周晓琼 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 龙游 324400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周晓琼 浙江省龙游县中医院 龙游 324400
失眠 针刺 耳穴贴压
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矛盾日益增加,人们的精神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失眠发生率逐年增加。西医治疗失眠症以药物为主,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个性改变、情绪不稳等副作用。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失眠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男27例,女41例;年龄20~70岁,平均46.2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1.3年;轻度17例,中度37例,重度14例;对照组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8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2年,轻度20例,中度35例,重度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有关“不寐”的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如下: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6h。②失眠轻重分级标准: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中度:睡眠不足3h,但尚能坚持工作;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前述诊断标准;②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
1.4 排除标准 ①因躯体疾病、精神疾病所致失眠及酒精、药物(或毒品)依赖者。②晕针及其他不能耐受针灸治疗者。
2.1 治疗组 治则:宁心安神,调和阴阳。
2.1.1 体针 主穴:安眠、神门、三阴交、四神聪。配穴:劳伤心脾加心俞、脾俞;胃腑不和的加中脘、足三里、丰隆;阴虚火旺加心俞、肾俞、照海;梦扰不安加魄户、厉兑;头昏健忘加印堂、风池;耳鸣耳聋加听宫、中渚;肝火上扰加行间、大陵、肝俞。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阳陵泉。方法:每次主穴取2~3穴,配穴随症加减。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皮肤。针刺手法要根据辨证论治,补泻兼施。四神聪、安眠斜刺0.2~0.3寸,用平补平泻法;神门直刺0.3~0.5寸,行捻转补法;三阴交直刺0.5~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配穴虚证行补法,实证行泻法。1天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再继续下个疗程。
2.1.2 耳穴贴压 常用穴:皮质下、交感、心、脾、内分泌、肾、神门。每次取一侧耳穴2~3个,首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穴或耳廓,待消毒液干后,用镊子夹取黏有生王不留行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固定。每2天换另一侧耳穴。嘱患者每天按压耳穴3次,每次持续2~3min,使局部有痛、胀、热、感。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再继续下个疗程。
2.2 对照组 单用体针针刺方法进行治疗,治则及治法同治疗组。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χ2检验比较两组疗效差异。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增加至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至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
3.2 结 果 治疗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为6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3 复发情况 随访期原治疗有效患者疗效下降,睡眠状况至治疗前水平为复发。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11.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等。《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故失眠症在治疗上着重以调整内脏功能,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心藏神,主神明;故失眠的部位主要在心,调整内脏功能以宁心安神为主,再者遵“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之旨,故取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为主穴;失眠又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故取足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与神门相配,以益心健脾,柔肝益阴宁心,再配以四神聪镇静安神,可达宁心安神作用。安眠穴为经外奇穴,有平肝熄风、宁神镇静的作用,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
中医运用耳廓治疗失眠症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始于《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气上走于目,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明万历年间朝鲜许浚的《东医宝鉴》就有“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郭,补其肾气,以防聋聩,亦治不睡也”这样的记载。中药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络、通利血脉之功效,用胶布压于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枕等穴位上,借王不留行活血通络穿透之力,按压治疗能刺激耳穴达到宁心安神、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作用,从而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游璐[3]采用针灸配合耳穴贴压与口服思诺思治疗不寐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现代研究发现[4],针刺耳穴神门可明显增加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因此,按压耳穴可改善大脑血供,治疗多梦健忘、头昏头痛等症。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避免对人体组织的损害,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有研究表明[5],耳针的作用途径:①通过脊髓灰质后角的初级整合,完成脊髓节内或节间的反射;②通过脑干内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核的整合,完成“体表-内脏”相关反射;③通过脑干内网状结构中网状核之间的整合,完成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本组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耳压可能通过对“体表—内脏”相关反射的作用以及对某些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加强针刺对失眠的治疗效果,也弥补了针刺治疗不能长时间持续剌激的不足,不失为临床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188.
[3]游璐.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不寐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1):70-72.
[4]余芳,张唐法.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8):24-26.
[5]张诗兴,周坤福.耳穴对脑、脊神经节投射的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0,30(1):35-38.
修回日期:2013-05-29
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