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高菲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善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既对社会心理表征十分敏感,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还有许多特殊的问题需要面对,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研究表明: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性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具体有空虚、焦虑、恐惧、抑郁、神经衰弱等表现。为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采用数学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江苏南京10所高校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心理困扰最大的问题为人际关系(29.25%)、学业(7.25%)、爱情(45.75%)及就业(17.75),下面具体分析。
(1)情感恋爱困惑问题。根据有关统计显示,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常见的导火索是失恋,在笔者任兼职心理咨询师期间所接待的学生个案咨询中,最常见就是恋爱问题。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2 岁之间,处于青年中末期,产生了爱慕异性、追求异性的情感需要。大多数学生都是初次恋爱,未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人格到认知到行为都不够稳定和成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恋爱遇到挫折、中断或破裂时,无所适从又不敢向家人老师寻求帮助,于是当他们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时,情感思想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苦闷、痛苦、失落、抑郁甚至会产生报复、绝望或自杀的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障碍问题。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大学新生刚入学时由于缺乏与人交往的技巧和方法,一旦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无法与同学沟通交流,人际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同时感到焦躁不安、孤独压抑,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除了低年级的学生,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同一宿舍的同学随着彼此交往的加深,个人的生活缺点开始暴露,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引发争端,久而久之,部分学生拒绝参与集体活动,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3)学习就业压力问题。一方面,大学期间的学业负担虽然没有中学时代重,但是在人才济济的高校中,要想占据优势就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且还要各种证书来证明自己。当其努力后未得到回报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可能从此变得一蹶不振。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毕业即失业”的噩梦一直令大学生倍感压力。无论是考研面临的激烈竞争,还是找工作难的严峻形势,都给高年级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学生产生了迷茫、失落、压抑、坐立不安等情绪,若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调节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与一般心理问题相区别的就是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躁狂症、人格障碍等等。精神卫生法制定前,其中有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亿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而其中超过1600万为严重精神障碍。目前高校中不乏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由于一些小事产生杀人或自杀等的念头。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识、自我定位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浅薄,且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遇到问题时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或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大学生经历的都是学校的生活,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这些会导致大学生人格不完整,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心灰意冷,因此易产生偏激的思想和情绪;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抗挫能力差,不能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一旦面临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失衡;自我认知体系不健全,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当面临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一番分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急状态,从而导致心理障碍。[1]
(1)家庭成长环境的熏陶。家庭成长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专家认为,父母的自身素质对子女的思想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现在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过分呵护,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外面的任何风吹雨打,考入大学后,当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就会承受不了,很容易形成一些心理成长问题[2]。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对孩子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从而增加了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
(2)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虽说近些年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不断向素质教育转变,但转变是需要时间的,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校与家长仅仅关注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完全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会由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的突然变化而出现极大的不适应。例如,在中学优秀的学生在大学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优越感顿失造成心理上的较大压力;农村地区的贫困学生由于与城市学生的较大差距产生自卑心理,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不和谐的状况,最终上升为对他人社会的不满及对人生的绝望等不健康的情绪。
(3)社会大环境的瞬息万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选择机会增多,但竞争也随之增大且激烈。这种增多的选择机会加剧了大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网络信息的发达使得大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地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如“我爸是李刚”“李天一事件”等等,社会阴暗面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社会对正面人物宣传太少,反腐倡廉的反面教材宣传面太大,对正面人物的学习活动是形式主义走过场,没有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学习他们内在的高尚精神。学生虽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是内心缺乏信仰,精神上出现迷茫和困惑。
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和社会角色的特征,我国的一些专家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人际关系和谐;(4)人格健全;(5)意志品质积极;(6)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3]要培养大学生养成这些健康的心理,高校辅导员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学习工作、生活起居等多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
心理委员最早见于浙江海洋学院和天津大学,大约是2003至2004这两年间在这两所大学最早出现心理委员职务。随后迅速在各大学中普及,现在相当多的中学班级里也出了这个班委。班级心理委员属班委会重要成员,同时受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领导。心理委员的设立与培养是危机事件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用不同的形式给心理委员做系列知识普及,培养他们对身边陷入不良情绪的人的观察力以及对危机事件的洞察力,先让他们了解一些常识,慢慢地帮助他们澄清原认知中“疏导别人”的这个概念,防止引起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心理委员是学生中的一员,也是传播影响力的“舆论领袖”,做得好可以起到积极的朋辈作用,能让教师第一时间看到问题,也能让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知道哪里可以得到帮助。心理委员这个角色就是一盏蜡烛,第一束光量是传递给教师的,让教师来到需要关注的人物事件面前,这盏蜡烛的光也要能够照到校园的边边角角。最重要的是,这烛光可以将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带到可以帮助他们的地方。
除了班委外,辅导员还应适时主动地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方面通过与心理委员的沟通交流获取相关学生的近期想法与困惑等,及时予以帮助;另一方面通过人人、微博等网络渠道关注学生的动态,尤其关注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选择他们习惯使用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往往是学生情绪宣泄的地方,这是异常行为有迹可寻的方式。就像我们都了解的“一个不停刷微博更新状态说自己要看书的学生是必定没有进入复习状态”的道理一样,更新的签名状态至少能看出这个人在经历的事情给他带来的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对于上文提到的严重精神障碍而言,必须要做到及早发现、鉴别和转介。新生心理普查摸底是一项有效的手段。对于经心理普查摸底筛选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那种曾经有过轻生想法的学生,辅导员要找理由接近他们,最好是把自己置于求助者的角色。诸如让他们做一些统计整理之类的事情,而不是用以上对下的气势去面对他们。这样能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判断,尽早建立起与特殊学生的相互信任关系,便于沟通,也能给予适时的鼓励,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做到防范和促其发展。若是置之不管,这些学生就很容易游离到班级的边缘。因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比一般的学生悲观、不自信,内心也会比别人脆弱敏感或者是多疑,通常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是很难维持好的,他们会逐渐把自己封闭到自我的空间内,久而久之就成了真正高危学生。如果学生中出现了例如幻觉、妄想、没有缘由的强烈负罪感等严重精神障碍的症状时,必须第一时间转给精神科医生。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去治好严重精神障碍的,只有正规用药才可以控制病情。
一线学生工作者,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在每一个事件或案例结束之后,都应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每一个有困惑的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没有模式可以直接套用。学生工作者需要温习和重新学习很多知识,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向心理中心经验丰富的咨询师请教;参加团体辅导等等。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
[1] 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95-99.
[2] 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4-45.
[3] 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