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淄川方言词汇看地域文化特色

2013-01-22 04:27赵志国
关键词:聊斋蒲松龄方言

赵志国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地域文化的研究有着许多的空白,越是局部的、狭小的或是偏远的地域,越是缺乏研究。也正因为如此,文化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而这个时代也为开展方言和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便是笔者选取淄川这个方言点探讨其地域文化特色的出发点。以往针对淄川方言和文化的研究并不多见,仅有的几篇文献也多集中在该地清朝初年的一些现存文献的研究上,对于现实的生活语言和文化触及不多。为此本文拟从现代淄川方言词汇入手,选取部分词汇作样例分析,以此为视角探讨淄川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淄川概述

淄川是淄博市辖区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有淄河、孝妇河和范阳河纵贯南北。这里矿产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建材、陶瓷、商业等都比较发达,是著名的鲁中商城。全区人口包括汉、回、蒙、藏、壮、满等9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回族次之。境内人口都使用淄川话进行交际。①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 页。②任相宏、张光明、刘德宝:《淄川考古:北沈马遗址发掘报告暨淄川考古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 页。

淄川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夏、商为青州之域,周代属青州齐国,秦属齐郡。西汉初设般阳县,元嘉五年改般阳县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改贝丘县为淄川县。此后,一直为县建制。1955年,淄川县撤销,原县境划为杨寨区、昆仑区和洪山区,属淄博市。1956年,撤销昆仑区和杨寨区,设淄川区。1958年,洪山区撤销,并入淄川区。从此,淄川区为淄博市辖区之一。③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淄博市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5 页。

淄川方言属于汉语官话大区冀鲁官话区石(家庄)济(南)片聊(城)泰(安)小片。就山东全省方言的分区而言,淄川方言处于西区的西齐片的偏东地带。淄川话在山东方言乃至官话中都具有一定地位。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1640—1715年,今洪山镇蒲家庄人)的《聊斋俚曲》等作品,便是用地地道道的淄川话写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蒲氏的作品为我们保存了淄川话三百年前的丰富材料,这使我们研究淄川话从清初到现在三百年间的发展变化成为可能。

二、方言词汇的界定

李小凡等指出:方言词汇是特定方言的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同时,各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①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6 页。据此,本文确定的淄川方言词汇实际上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淄川方言特有的词汇;一部分是淄川区使用,山东其他地区也有使用的情况,但这些词还没有进入到普通话;另一部分则是淄川话和普通话共有的词汇。笔者主要对前两部分词汇展开讨论。

本文的语料以《聊斋俚曲集》②蒲松龄:《聊斋俚曲集》,邹宗良校注,蒲先明整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和《醒世姻缘传》③西周生:《醒世姻缘传》,齐鲁书社1993年版。中的方言词为主要参照,以孟庆泰等④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54 -223 页。所收集的词汇为基础,筛选出其中具有典型文化特色并沿用至今的词语作为分析样例。笔者将这些词汇分为四大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二是伦理道德方面的,三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四是民族融合方面的。这四个方面即是本文观察淄川区文化特色的四个视角。

三、衣食住行方面的方言词及其文化特色

(一)方言词与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吃饭了没有”“吃了吗”等表述至今仍广泛出现在淄川方言的问候语中。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所不同,这会折射在相应地区的食物种类、食品加工、饮食习惯和饮食心理等方面,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些都会在语言词汇上烙下深深的印迹。

淄川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该区居民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食物,这是因为该区少雨,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地瓜为主,谷子、豆类等为辅。小麦和玉米跟水稻不同,除去表皮之后还有一层皮,并且直接煮食不易食用和消化,所以人们就把小麦、玉米磨成面粉,再进行加工,做成馒头、窝头、烙饼和煎饼之类的干粮,形成了以面食为主的生活方式。同时,这类食物还容易储存、携带和二次加热。粥类主要是玉米和小米熬的粥。此外,还有用面粉做成的各种小吃,如火烧、油饼、油条、蜜食、蒸包、水饺与馄饨等。因为淄川不种水稻,所以大米和米饭价格相对较高,日常食用的次数要少很多。下面是例词分析:

〖干粮〗

淄川的干粮一般指馒头、烙饼之类的水分较少的面食,与粥类相对,老派说,新派已基本不说,但交流没有隔阂。这类食物是北方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而发明的。食物做起来比较容易,也便于储存和携带。《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有:又怕老头脾胃寒,吃了干粮消化难,孝顺儿革了他的面。⑤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 页。

〖馍馍〗

一种把面粉加水等调匀,发酵后和面加工,通过蒸笼蒸熟而成的食物。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条状,简称“馍”,又叫馒头。《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二回有:那屋里一把斧子,(臧姑) 便说:“二成! 你拿了去,换俩馍馍来我吃!”⑥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二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2 页。

〖煎饼〗

现在都称粗粮了,在整个山东地区都很普遍,但具体做法和面粉会有不同。一般的做法即将玉米面或小米面泡涨磨细后用鏊子烙制而成。煎饼做起来省时省力,薄薄一层很快就熟,而且凉了以后,加热时间也不长,特别节能。此外,煎饼水分少,晾晒之后,不易变馊,保存时间可长达三个月以上。蒲松龄的《煎饼赋》在开头有记述:煎饼之制,何代斯与? 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淜,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①蒲松龄的《煎饼赋》及序:http://www.zbinfo.net/dczb/dcms/385814.shtml。

〖油条〗

一种油炸的长条形面食,常用作早点,老派称油炸果子,简称果子。《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二回有:隔了一日,又送了果子来。②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二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5 页。油炸果相传是“油炸(秦)桧”的谐音,古人恨秦桧卖国陷害岳飞,做面食炸之而后食之,以解心头之恨。油条是新派的叫法,显然已失去了其文化特色。

(二)方言词与居住文化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与人们密切相关的词汇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剩下来的词汇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缩影,更是一种精华的延续。在这些词汇中,“炕”就是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词,不独淄川区有,山东其他地方以及东北某些地方也有,甚至在一些现代化的楼房中仍有这种物件的存在,只不过融入了一些高科技的元素。

〖炕〗

最初是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醒世姻缘传》第二回有:一面叫丫头扫了炕,铺了被褥,晁大舍与珍哥也都上炕睡了。③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第二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3 页。

炕跟北方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北方房屋多是长方体的,至少有两个房间,多半是东西走向,门窗朝南向阳,顶部起脊,冬天保暖,夏天隔热。东西两间靠南窗的地方垒上炕(宽度一般是接近屋子宽度的一半)。中间一间是厨房兼餐厅,在西南角和东南角垒上灶,跟炕相通,进而跟东西墙内的烟囱相通。这样用灶烧水做饭的时候,烟就会飘进炕洞,使炕变暖后又从烟囱冒出去。这是北方人在冬季气候严寒的时候,结合居住条件,将灶和炕完美结合的发明创造,既方便了生活又节约了能源。

(三)方言词与农耕文化

城镇化的过程使原先跟农耕有关的词汇数量急剧减少,部分词汇也只在农村留守人口中使用。这些词汇记录了该地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特点。

〖出粪〗

把栏里的牲畜粪便清理掉,实际是一个积肥的过程。

〖垫栏〗

把新土扬撒在牲畜栏里,既可以使牲畜生活得舒服些,也可以积累更多的肥料。《蒲松龄集·戏三出·闹馆》有:放了学饭不熟我把栏垫。④蒲松龄:《蒲松龄集》(全二册),路大荒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16 页。

现在,淄川农村圈养的牲畜以猪为主,牛、羊等很少,至于用牛犁地的情况已完全不存在了。圈养牲畜的目的以食肉和积肥居多,因为现在农民也都有文化、有知识,知道化肥和激素对人体不好,所以自己圈养一来自己享用放心,二来用牲畜肥料而非化肥助长的农作物也更为绿色环保一些。

〖踹栏〗

猪在猪圈里的粪和土上来回走动,起搅拌粪土的作用。这个词跟上面的“出粪”和“垫栏”有着相同的文化特色,都是北方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生活条件而创造的农耕与饲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四、伦理道德方面的方言词及其文化特色

(一)夫妻称谓

淄川区老派夫妻间在家中说话时,一般用“哎”或“我说”来招呼对方,有时用“您爹”“您娘”这类称呼语来代替夫妻间的称谓。在外面,夫妻之间多从儿女的角度来称呼对方,如“孩子(或孩子名字)他爹(或爸)”、“孩子(或孩子名字)他娘(或妈)”。对外人称呼对方时,男的称妻子为“俺家里”、“他娘”等,女的称丈夫为“当家的”、“掌柜的”、“他爹(或爸)”等。当然,新派夫妻间直呼姓名已经很自然了。

老派夫妻间的这种表现有着很强的时代印记,即上世纪80年代前,自由恋爱还不盛行,婚姻的组建多依赖媒妁之言,因而缺乏婚前的恋爱交往相互熟悉的过程,没有相互称呼的条件,也就没有称谓。婚后,他们之间既熟悉又陌生,相处情形之尴尬也使夫妻间找不到合适的称谓。这样一直到孩子出生,夫妻双方有了共同的参照物,他们才有了明确的身份和称谓,成了“孩子他爹”或“孩子他娘”。夫妻之间的这种称呼反映了男女双方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

〖俺家里〗〖您娘〗

丈夫对妻子的称谓,老派用得较多,新派基本不用。这两个词都有历史渊源,《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四回有:书修多添两吊钱,您娘呀,着他两个也好做伴。①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四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4 页。《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一回有:俺家里一行好好的,拿倒地就害不好,自己来不的。②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七十一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48 页。

以上两个词虽然都是称呼自己的妻子,但针对的听话人不同,“俺家里”是相对于外人(非家庭成员)来说的,而“您娘”则是相对于自己的儿女来说的。

〖当家的〗

妻子对丈夫的称谓,仍流行在老派中。这个词早在《醒世姻缘传》中就出现过几次,如第六十九回有:那夫人问道:“那戴着巾的替你牵驴的小伙子是谁呢?”素姐道:“是俺当家的。”③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七十一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6 页。

该词现在的意义已失掉了最初的意义,新派偶尔的使用也是戏谑多于实际意义。词的最初义暗含,虽然家是夫妻双方共同组建,共同拥有的,但妻子称丈夫为“当家的”,即说明家庭的一切事物都由丈夫说了算,丈夫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如今,虽然该词新派已基本不说,但原有的文化意义影响是深远的,这可以从某些影视作品中看出,即通常将山东地区的男性塑造为“大男子主义”颇为浓厚的典型。

的确,称谓语是人们在社会中的身份标志,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关系。虽然现在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淡化殆尽,但是其最初产生的某些说法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比如说,女性也是有名有姓的,可是婚后就会从其丈夫的角度得到一个新的称谓,其原本的姓名因不再使用而逐渐被人遗忘,像“栓柱老婆”、“二狗媳妇”这样的称谓就是典型的例证,词中“栓柱”、“二狗”都是丈夫的名字。

(二)从方言词看婚庆文化

方言既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是地域方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方言词汇最能反映民俗文化的内容,研究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内涵有助于民俗语言学和民俗文化的研究。

〖毛相〗

说法比较俗,大体是初次或粗略相亲的意思。媒人说亲以后,或是男女自由恋爱一段时间后,双方有了确立关系的意思,男方备办宴席,邀请女方至亲来认识男方及其至亲,男方父母送给女方初次见面礼金。这个礼节类似《醒世姻缘传》中的“下茶”一词,如该书第九十五回有:做官的京里娶我,三媒六证,过聘下茶,没说家里还有老婆。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九十五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335 页。但是,现在即便是老派也不说“下茶”这个词了。

〖定亲〗

定亲是毛相过了一段之后的礼节,男女双方关系真正确立并稳固,双方亲人再次相聚,规模较之毛相要大很多,男方父母会给女方更多的礼金,即定金。男方本人也会将戒指、耳环等首饰献给女方。

〖看日子〗

看日子就是选一个良辰吉日,并不局限于婚礼,而是北方许多地方的风俗,近年来虽有淡化,但仍有不少人遵循。尤其是一段时间以来易学研究的兴旺发展也使这类过去的所谓老风俗有复兴的趋势。《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一回有用例:不如看个好日子,粜上几石粮食做被窝,纵然小些也不错。⑤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5 页。此外,《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五回也有:明日送个定礼过去,再看日子送个些微聘礼合姑娘的衣服之类。⑥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七十五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06 页。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300年前,该词的义域也较宽泛,但凡遇到婚娶、搬迁、破土动工等事,都要预先挑选吉日,这就叫“看日子”或“查日子”。结婚是人生大事,当然日子更为重要,随便不得。这个日子要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而选定,并且不能与双方家长的生辰八字相冲。所以,俗话有“八字还没一撇”的说法。

〖送日子〗

即男方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告知结婚的日期和时辰。过去叫“婚启”,现在该词已不用了。《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六回有用例:媒人就借重二位先生罢。我把婚启带去,却也极便;后日是吉辰,我在家专候。①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六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72 页。送了日子,意味着结婚的序幕就要开始,所以说,古人“婚启”一词更有文化意蕴。

〖做头〗

新娘子娶进门之前,要由新郎陪着去较好的美发店将自己的头发修饰一番,做个新娘头。这个程序类似过去的“上头”,即由婆婆给未来的儿媳妇开脸梳头,以示成年。《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有用例:谁知他另收拾了一所房子,里头收拾的齐齐整整,买了的丫头小厮,家人媳妇,调了个湾子,把小荷香弄到那里,上上头,彻底换了绸帛。②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第四十四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26 页。

〖迎亲〗

男家在婚娶的当日清晨,甚至是凌晨,派出由新郎为首的迎娶队伍,主要包括两位新郎的弟弟或堂弟,手执灯笼(比较讲究的用煤油灯笼,一般就用电池灯,但外形酷似灯笼);另有新郎的两位妹妹或堂妹,负责搀扶护佑新娘;再就是车队,由新郎的哥哥或叔叔组成,主要是为了“叫门”,并负责托运新娘的嫁妆。“叫门”其实是过去风俗的延续,今人更为图个热闹。执灯笼的涵义就是为了寻路和认准门户,接下来就是叫新娘家的门,意味“抢亲”。新娘的弟弟妹妹们会守在门内“把门”,提一些刁难新郎的问题。门外的新郎答不对就开不了门,于是就会将红包(里面装有面额不等的现金)从门缝塞进去,直到打动了把门人,才算叫门成功。门开后,新娘家会备有热腾腾的“喜面”(面条),款待迎亲队伍,意味“天长地久,长长远远”。相较于古代,如今的迎亲过程已大为减缩,这不仅缘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更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改变。这个过程过去要在婚前一两天就开始了,至少包括“妆奁”和“催妆”两个程序。《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七回有用例:我的日子你知道,大小妆奁一点无,大小妆奁一点无。③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七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88 页。另外《聊斋俚曲集·琴瑟乐》也有用例:他家来催妆,倒惹得心缭乱。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琴瑟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35 页。

〖铺床〗

迎亲队伍去迎娶的路上,男方的亲朋好友要把新婚用的床铺整理好,即“铺床”。然后,要请新郎的堂兄,一般是年龄最长的那位来“踩床”。《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有多处用例,这是其中之一:四月十三日姜宅铺床,那衣饰器皿,床帐鲜明,不必絮聒。⑤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第四十九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81 页。

铺床过程中,亲朋好友口中都念念有词,如铺床的祝福语有:“现在铺床开始,明天的日子真是强,公公婆婆来铺床,填上芝麻秸,生个儿来当大官。铺秫秸,铺豆秸,儿女上学中秀才。”“铺上豆秸暖和和,放上栗子、枣一颗,铺得香,人才旺,金银财宝堆一炕。”新婚忌让寡妇或未生育过的已婚妇女做被褥、铺床、搀扶新娘,不准其坐新娘的床,认为这是不吉利的。整个铺床过程会撒上许多大枣、花生和栗子,这些物品连读谐音,象征“立子”、“早生贵子”等吉祥意蕴,是老一代人早生早育、多子多福的民俗观和生育观的延续。尽管现代人已不相信这些近乎迷信的说法,但作为风俗,年轻一代都会按照老一辈的嘱咐去做。

〖坐帐〗〖撒帐〗

前者指新娘坐床,后者指亲朋好友向新郎新娘抛撒吉祥物诉说赞美祝福之辞。也是一种习俗的延续,《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八回有用例:火烛连天,那撒帐先生口里胡厮念。⑥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八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90 页。

撒帐以婚床上的新郎和新娘为对象,抛撒的吉祥物包括大枣、花生、栗子、核桃等。这类干果在传统文化中意味生产顺利、生殖力旺盛等。撒帐的工作一般会选取亲属长辈中儿孙满堂、夫妻子女齐全的人来做,边撒边唱“撒帐歌”:一把栗,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其中“栗”引申为“立子”,“枣”引申为“早生贵子”。除此之外,花生、大豆、瓜子等均以其结实繁多而被选为吉祥物。各种干果混合在一起,异彩纷呈,不但寄托了亲人们对婚姻的美好祝愿,也增加了婚礼的喜庆气氛。

〖回门〗

结婚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拜见岳父母,然后一对新人到女方的直系亲属家叩头致谢,俗称“回门”。这个风俗由来已久,《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六回有用例:寄姐三日回门,也不带他回去,没奈何叫他端递茶水、倒马桶、铺炕叠被,寄姐别转了头,正眼也不看他。①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七十六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07 页。

回门是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目的在于让女方亲属确认双方的姻亲关系,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等意义。该过程,女方家会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

从“看日子”到“回门”,我们可以看出淄川及其邻近地域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一是推崇易学,般配与否要看男女双方的八字;二是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男女双方还承担着传宗接代、光大门户的重任。

五、思想观念方面的方言词及其文化特色

(一)姓氏传承的思想观念

儒家思想萌发于山东曲阜,然后向周围辐射扩散,对山东各地都有着深远影响,淄川当然也不例外,这个可以从方言例词中找到证据,如下所示。

〖绝户〗

没有儿子的人家。《聊斋俚曲集》中可以找到许多该词的用例,如《慈悲曲》第五回有:好哀伤,小的死了大的亡,撇下这绝户人,成一个什么样!②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五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7 页。

一户人家只要没有儿子就叫绝户,即便有女儿也不算。中国自周秦以来,人的姓氏只能受之父亲,又只能由儿子传承。因此,说“绝户”,“绝”的并非父亲的血缘,而是父亲的姓氏。女儿因为没有继承父亲传承姓氏的权利,也就不能算作传承姓氏的后代。于是,过去有女无子就意味着“绝后”、“断子绝孙”。近年来,这种观念有所改观,不少人开始随母姓,但大局势并没有扭转。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的“后”指的就是能够传承姓氏的后代,即男孩。这种极其看重姓氏传承的思想观念,沉淀在了包括淄川在内的中国许多地方百姓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默默地延续着,冲击着中国的基本国策。

〖过继〗

把自己的儿子送给没有儿子的兄弟、堂兄弟或亲戚做儿子;没有儿子的人将兄弟、堂兄弟或亲戚家的儿子认作自己的儿子。《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三回有用例:不如将兄弟晁为仁的儿子过继一个罢。③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第五十三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227 页。

这里的“继”,就是延续祖宗的香火、祖宗的姓氏。过去人们把姓氏传承看得很重,所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只要没有儿子就会想办法过继一个。与此接近的现象便是招“上门女婿”,甚至从黑市购买男孩做自己的儿子。由此让人不免怀疑,所谓传宗接代,传的可能不是血缘,而是姓氏。总体来看,绝户和过继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折射了血缘延续,尤其是姓氏传承的思想观念。当然,近几十年来,这种观念转变很快,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的孩子至多不过两个,各家都分外珍爱,“过继”不太可能发生。此外,养育成本的提高也使相当一部分人丢掉了超生的想法,“过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总之,多种类似原因促使该词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在局部地区不重生女重生男的思想依然顽固,与之相伴的“上门女婿”现象依然盛行,且要求子女随母姓,可见观念的调整的确任重而道远。

(二)忌讳死亡的思想观念

少有人不认为死亡是一种不幸和灾难的,但死亡又的确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于是人们常常在无奈中感受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对此讳莫如深,想方设法予以避讳。比如从用词上避讳,称老人去世了为“老”“没了”“不在了”“不好了”等。从语音来看,我们在普通话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与“死”读音相同的字了。此外,人们对与死亡有关的事物也不直接说,比如棺材,常常被称为“材”或“寿材”。棺材做成后,如一时用不着,会在里面放置咸菜,谐音“贤才”,寓意后世贤达人才辈出。以下是例词分析。

〖老了〗〖归天了〗

“老了”本义是指人的年纪大了,引申为去世,因为年纪大到一定程度自然会离世。传统的说法是人死后会升天,所以“归天了”就是指已经去世了,甚至是入土了。这都是由死亡禁忌而创造的委婉说法。《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六回有:要奶奶舍不的,叫他且养活奶奶老了,可这话合我另讲。①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第四十六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47 页。此外,过去有些说法,如“没了”、“不在了”,现在仍在用。《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四回有两个用例,一是:银匠出来问:“是那个? 呀!原来是二位贤侄。令尊好吗?”张大说:“没了”。银匠说:“几时没得?”二是:张大说:“没什么大病,今日就不在了。”②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四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3 页。

过去有些说法,如“宾了天”,现在已不用了。《聊斋俚曲集·寒森曲》第一回有一个用例:赵恶虎听的传,商员外宾了天,心里着实费打算。③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寒森曲》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01 页。

(三)度量衡及方位的思想观念

计数单位词(Classifiers)和方位词(Localizers)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考察这类方言词汇,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该地区人的认知方式。许多词能流传至今,正说明了其超强的生命力和活力。《聊斋俚曲集》里有不少沿用至今的说法,如下所示。

《慈悲曲》第二回:

隔着您够一揸,一二年不到您家,就因那科子说那话。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二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6 页。

《慈悲曲》第一回:

从头上拔下个针来,给他拔出来,那棘针就有半指多长。⑤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4 页。

《琴瑟乐》:

哥哥今年二十一,娶了个嫂子才十七,年纪还比俺小一岁,身量比俺矮二指。⑥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琴瑟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33 页。

《墙头记》第一回:

老光棍最可怜,谁扣饥来谁知寒,一口屋剩下个老扯淡。⑦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 页。

《慈悲曲》第三回:

天生的贤,天生的贤,苦甜只在他心间,就是背地里,他也不曾怨。⑧蒲松龄:《聊斋俚曲集·慈悲曲》第三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1 页。

《蓬莱宴》第五回:

书童说:“从头里不爱去。我还待自己跟了师傅去,何况大叔跟去? 我待家去怎的?”⑨蒲松龄:《聊斋俚曲集·蓬莱宴》第五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49 页。

以上用例中包含如下数量词和方位词。

〖数量词:一揸、一二年、半指、二指、一口〗

〖方位词:背地后里、从头里〗

“一揸”是食指和拇指张开的距离。“一指”是一根手指的厚度,那么半指就是一指厚度的一半了;“二指”则是两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厚度。这些词都以人的部位手指为参照物,直观形象。嘴虽然也是人体部位,但口的用法与手指略为不同,是提喻(Synecdoche),以部分代整体,门口如同人的嘴,“一口屋”便是以门口来代替整个房屋了;类似的,我们也有“一口人”、“人口”的说法。即便有了厘米、米、尺、千米等概念,这些人体部位的直观衡量单位还一直沿用,应该说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倾向性的,即注重形象直观。身体是人自身的物质存在,人体部位是人开始认识世界的最先亲近的物体。人体部位也是有分工的,有使用方面的等级,手、口的使用频率较高,不断接受刺激,认知活动频繁,等级排名自然靠前。这种动作与认知的协调活动自然会反馈在人的大脑中,进而投射到话语里面,成为我们衡量外部事物的标准。这或许也是汉语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名词充当单位词、名词转化为单位词的语法现象的心智基础和主要原因。

“背地后里”指私下里、暗地里,在句中表示某种行为方式。“从头里”指一开始、想当初,表示时间。这两个词也是以人体部位为参照物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和描写。Heine 等认为,作为语法化的“输入”成分,空间词语还不是最原始的,人对自己身体部位的认识才是最基本的参照点。①Heine B,Claudi U,Hunnemeyer F,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例如“人心向背”、“门脸儿”、“报头”、“山脚”、“圆心”这样的词语表明,前后上下中这样的空间概念是从“脸、背、头、脚、心”这些身体部位引申出来的。这种学说可叫做“人类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及性质等。②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 期,第18 -19 页。

六、民族融合方面的方言词及其文化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的脚步从未停留过。淄川地处北方,历史上离蒙满两个少数民族构建的政治中心较近,虽然地域狭小,但所受影响明显。从《聊斋俚曲集》中,我们能找到许多词汇都留有蒙满语的印记。其中不少词汇都沿用至今,通过分析这些词汇,我们不难证明民族交流的事实。

(一)蒙汉民族交流的印证

〖扁食〗

老派说法,指饺子或馄饨。《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有用例:银匠说是卖扁食的王二。你待上城么?③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二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7 页。《醒世姻缘传》第九回有用例:年下蒸馍馍包扁食是俺的麦子,插补房子是俺的稻草。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第九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02 页。

方龄贵考证认为“扁食”对应蒙古语的banxi,而“水饺”可能首先是维吾尔人创造的,读作benxir。一般水饺的形状是扁的,而维吾尔语读音中有ben 音,于是音义结合,写作“扁”。“食”的汉语发音接近xri,本义又有食物的意味,这样“扁食”连读,形音兼备,顺口又好记,难怪流传久远。⑤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5 页。虽然现在单纯看这个词的表面,很难想到它会是一个来自蒙古语的词汇,但是借助蒙汉词典我们总能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类词反映了蒙汉两个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先行消化,然后吸收,这不仅是汉族人民的传统智慧,更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把势〗〖把式〗

行家里手的意思。《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有用例:四爷,你要肯拿,这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个卖私盐的都把势哩。⑥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中)第四十八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71 页。

据张清常⑦张清常:《漫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中国语文》1978年第3 期,第196 -198 页。和刘铭恕⑧刘铭恕:《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蒙古语——把式》,《郑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4 期,第119 -121 页。的考证,这个词来源于蒙古语的baqsi,在元代历史文献中译作“八合识、八哈失、巴合失、巴合赤、巴黑石”等。而这个蒙语词又是汉语中“博士”的音译。王国维认为:博士一官,置于六国之末,而秦因之,职在教授及课试。⑨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4 页。元代蒙古也设立博士,职在教授生徒,考校儒人著述等。这是“博士”可以引申为“教师、师傅”的理由。如果上述考证合理,那么“把式”的出现实际经历了一个蒙古族语借用汉语词,而后汉语又借用蒙语词的过程,是两族文化交流的缩影和最好印证。“把式”一词经过若干年的沉淀,字面义开始透露出“做某种事情或干某种活计的经典样子或模范样式”的意味,转而成为期待他人学习和效仿的好榜样。

〖扎裹〗〖扎挂〗

最常用的意思是打扮。《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一回有用例:白绫裙绿紬褂,传的影上的画,出得门支的架,扎裹起来爱煞人。⑩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禳妒咒》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74 页。此外,《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一回有用例:你扎挂的合妖精似的,你去给那病人看的,只顾在这里站嗄哩?⑪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姑妇曲》第一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6 页。

晁瑞认为《元朝秘史》中有一个词“扎合”跟“扎裹”有关。“扎合”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礼服披肩”,旁译为“领”。满语的“朝衣”读音为“jaha tu debel”,意思是“带扎合的衣服”。①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2 页。综上,晁瑞认为“扎裹”的“打扮”义是由“扎合”引申来的。如果以上这些分析合理,那么“扎裹”一词实际浓缩着蒙满汉三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历史,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民族的人在认知某些事物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心智处理机制。

除了上述义项外,“扎裹”还有“修理、修补”的意思。《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八回有用例:想当初咱俩说笑,扎挂屋望你勤劳,你还说是我胡叨,此时才知我虑的到。②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八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78 页。句中,“扎挂”即“扎裹”,我们认为其“修理”义项是在“打扮”的基础上推衍出的,类似于朱彦所说的语义类推。③朱彦:《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4 期,第507 -521 页。时至今日,淄川区的老百姓还经常用这个词,比如某人家铝锅烧透了底,家人就会拿去扎裹一下。

(二)满汉民族交流的印证

满汉两语间相互借词的情况比较复杂,满语大量从汉语借词,同时汉语词汇系统又吸纳了很多满语词。以下是样例分析。

〖胳肢〗

在别人身上抓挠,使发痒。《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五回提供了一个用例:狄希陈胳肢他的脖子,拉他的胳膊,只是不肯叫打。④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七十五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00 页。

晁瑞考证认为该词来源于满语gezhiheshembi,意思是“搔腋下”;⑤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2 页。现在北京土话里还引申为“使坏”,如:那小子是个坏骨头,老给人垫砖儿、使绊儿,专门胳肢人。“胳肢”一词创造得很巧妙,其读音接近gezhiheshembi,而其词义又与腋窝有联系,整个词简洁明快,易于识记,故该词一经产生就使用甚广,一直流传至今,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

〖搭喇〗

下垂义。《聊斋俚曲集·磨难曲》有用例:脖搭喇抬不起,眼皮肿闭也难睁,浑身晕不知是哪里病。⑥蒲松龄:《聊斋俚曲集·磨难曲》第二十八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76 页。晁瑞认为该词来源于满语dalajambi。⑦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3 页。笔者认为这个考证很有道理,因为至今淄川人在形容人没精打采时还经常说“提留头搭喇角”。该词构造颇有趣,一般来说,较软的东西才可以搭,如搭毛巾、搭床单等,而搭后的状态都是下垂的;喇是词缀。所以整个词既保留了所借词的音韵特征,又融合汉字文化的特点。

〖跛罗盖〗

膝盖。《醒世姻缘传》第十回有用例:这话长着哩,隔着层夏布裤子,垫的跛罗盖子慌!⑧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第十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11 页。

晁瑞认为这个词是一个满汉合璧词;前两个音节来源于满语名词buhi,意思是“大腿内侧、膝”的意思,而盖则是汉语本来就有的词。⑨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4 页。整个词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吉普车”这类译词。

〖邋遢〗

不整洁,不利落。《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四回有用例:凭你是个龚遂、黄霸这等的循良,也没处显你的善政,把那邋遢货荐尽了,也荐不到你跟前。⑩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下)第九十四回,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322 页。其实,“邋遢”这个词明代就出现了,梁辰鱼《红线女》第三折有:好笑那田家翁做人来真邋遢,困腾腾像半死的虾蟆。关于这个词的来源,明代朗瑛《七修类稿·辩证五·谚语解》云:“邋遢,《海篇》云:行歪貌。借为人鄙猥胡涂意也。”⑪转引自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4 页。满语中有lata,意思是“迟钝”。据此可以推断“邋遢”是汉语固有的词,被借入了满语,有了相应的满语书写形式。至于现在的“不整洁、不利落”的意义应该说是在语言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嬗变。

通过以上例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民族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其过程是自然的,谁能影响谁并不取决于谁是强权,而是现实生活的自然选择,其规律不见得是优胜劣汰,但一定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则。

本文从淄川方言中选取部分词汇,将其分类,并以此为视角探讨了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发现多数方言词都是有其造词理据的,而理据本身既有人的主观认知倾向,更反映了一个区域相对独立的文化意蕴。当然从方言词汇入手挖掘地域文化只是文化研究的一种途径,寻找文化探索路径,即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课题。比如,看似狭小的方言点其实还可以再分为许多次方言点,而历史的文献资料对于这些点来说既不丰富又不连续,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切口呢?再比如,城镇化进程中的空村、空镇已然不在少数,越是偏远、越是穷困的地方,被空出的时间越早,而这些地方又因其固有的困顿条件在文化方面只是口口相传而缺乏书面的记录,这给文化研究增加了许多困难。此外,文化探寻意识的淡薄,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素质的欠缺也客观上疏远了地域文化这片亟待开垦的沃土。为此,我们强烈呼吁更多的人投入方言和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

[1]孟庆泰,罗福腾.淄川方言志[M].北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2]任相宏,张光明,刘德宝.淄川考古:北沈马遗址发掘报告暨淄川考古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3]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淄博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5.

[4]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蒲松龄.聊斋俚曲集[M].邹宗良校注,蒲先明整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6]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3.

[7]蒲松龄.蒲松龄集(全二册)[M].路大荒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Heine B,Claudi U,Hunnemeyer F.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9]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0]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清常.漫谈汉语中的蒙语借词[J].中国语文,1978(3).

[12]刘铭恕.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蒙古语——把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13]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晁瑞.《醒世姻缘传》方言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5]朱彦.从语义类推的新类型看其认知本质、动因及其他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11(4).

猜你喜欢
聊斋蒲松龄方言
方严的方言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方言
“聊斋杯”精品石选登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