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伟,张 伟,邢玉伟
(1.繁峙县种子管理站,山西 忻州 034000;2.忻州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山西 忻州 034000)
马铃薯既是重要的粮饲兼用及工业原料作物,又是粮菜兼用,适宜作食品原料的经济作物。马铃薯营养丰富,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深受人们喜爱和重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每年种植面积266~333万hm2。山西省年平均种植面积为33万hm2左右,在全国排名第七位。忻州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省所占比重较大,以神池、五寨、静乐为主的晋西北几个县是马铃薯的主产区,每年总产量达100多万 t,平均单产 1049 kg。
沙壤土适合马铃薯生长,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植株生长势愈强,产量愈高,这对于前期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尤为重要。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
试验证明,耕层愈深,增产效果愈显著,一般耕深不浅于25 cm。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尤其是有机肥,因为有机肥既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又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一般667m2施有机肥 40~50 kg(或农家肥 1500 kg左右),并配合施入尿素20 kg,过磷酸钙5 kg,硫酸钾12 kg。播种前最好一次性施足底肥,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播前施入效果更好,因为磷钾肥与有机肥混施有利于提高磷钾肥的肥效,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以便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后,土壤能够不断地提供植株所需要的养分。氮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在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情况下,为避免植株徒长,可将全部氮肥的2/3作为基肥施入,留1/3做追肥用。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高产的关键。晋西北地区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偏低,在马铃薯栽培区划上属于中晚熟品种区,适宜种植的中熟品种有紫花白、东北白等,适宜种植的中晚熟品种有静石2号、克星1号、冀张薯8号等。
在马铃薯播种前20 d左右,将贮藏在窖内的种薯取出,放在室温条件下催芽,一般要求室内温度15~20℃,通风透光良好,催芽晒种10 d左右 。催芽至0.5~1 cm时,于播前1~2 d切块。经过催芽的种薯播种后接触湿润的土壤,就能迅速生长发育,这样有利于提高土壤早春的水分利用率,达到植株生长健壮,早结薯、多结薯、结大薯的目的。
为了减少芽块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首先要将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
其次要进行切刀消毒。因为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工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的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两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切刀轮流使用;或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 s,然后继续使用。当遇到病薯时及时去除,然后再换经过消毒的切薯刀,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
第三,切好的薯块最好用草木灰拌种,既有种肥作用,又有防病作用。
晋西北地区最佳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但是为了避免马铃薯块茎膨大盛期正好赶上夏季高温不利条件的影响,可以将正常播种期向后推迟10~15 d。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比较适宜。生产实践证明,适当晚播不仅块茎膨大期可以避开高温,而且可使马铃薯开花期和地下块茎膨大期与当地7、8、9月份雨季相吻合,实现水、肥、光、温、气等因素的最高效应,达到植株发育健壮,薯块个头大、整齐、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应在苗高6 cm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10 d后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合理深锄,高培土。现蕾初期进行第三次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锄。苗期3次中耕培土,可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4.2.1 病害防治
晋西北地区马铃薯病害主要为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等。
早疫病,一般发生在苗期,它具有随风随雨传播的特性,发病初期对植株喷洒百菌清、敌菌丹即可,危害程度不大。晚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性真菌病害,在植株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最常见的是叶子和块茎上的病斑,一般在8、9月份发生。
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并将附近植株上的病叶摘除,就地深埋,撒上石灰。然后对病株周围的植株用1∶100~200倍波尔多液喷雾封锁,隔10 d再喷1次,也可在发病前期用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锰锌、乙磷铝等大面积喷雾进行防治。
疮痂病是一种放线菌病害,发生在块茎上。土壤碱性、施不腐熟的有机肥料、与茄科作物连作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注意轮作倒茬,不要在碱性地块种植马铃薯,施用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宜选用酸性肥料或增施硫磺粉等,也可用对苯二酚(化学纯)配成0.1%水溶液,播种前浸种薯30 min,捞出晾干后播种。
4.2.2 虫害的防治
在田间发现蚜虫和菜青虫,可用5%抗芽威可湿性粉剂 1000~2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4000倍液,或用20%的氰成菌酯乳油 3300~5000倍液,或用10%氰菌脂乳油 2000~4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防治要首选犁地前或种植时撒药麸的防治办法,其次可在出苗后现蕾前的傍晚,将药敷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具体配制比例是用0.38%苦参碱乳油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000倍液,或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与炒熟的棉籽饼或菜籽饼拌匀,也可用麸皮拌药后在田间撒2~3次即可。
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时,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应该立即收获,或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上市。块茎应避免曝晒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马铃薯的贮藏以选择干净、通风、凉爽的地下窖为好。不要与农药、化肥、机油等油类或大葱、大蒜、洋葱等辛辣味产品共存。薯块应堆放于干净的沙土上,经常翻检,发现烂薯随时捡出。马铃薯应暗光保存,防止变绿,否则会降低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