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 帅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钓鱼岛问题①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围绕着钓鱼岛列屿的归属问题,中国民间社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②中国民间保钓运动的产生及发展对钓鱼岛问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学界对保钓运动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民间保钓运动的诸多学术问题还有待深化。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要加强对保钓运动原始资料的利用、并把其置于宏大的历史场景中进行系统研究。
保钓运动;钓鱼岛问题;研究论述
自钓鱼岛争端缘起以来,学术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类涉及钓鱼岛列屿本身,其主要内容包括钓鱼岛列屿的归属问题;钓鱼岛列屿对中日东海划界的重要影响;钓鱼岛问题对中日关系、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战略格局问题的影响等。第二个方面主要是策略研究,即从国际政治、外交策略、地缘政治角度向中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③第三个方面是对两岸三地和海外同胞共同参与的中国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④
在这些研究中,关于钓鱼岛本身问题研究成果最多,尤其是对钓鱼岛列屿归属问题研究的最为深入,涌现出众多研究成果。中国学者在论述钓鱼岛归属问题时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史料学角度论证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不是日本所宣称的“无主地”,也不属于琉球管辖。⑤二是从自然地理角度论述钓鱼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钓鱼岛和琉球群岛之间的“冲绳海槽”是中国大陆架同深海的划界处,也是历史上中国与琉球的天然边界。⑥三是从国际法角度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该角度的论证主要集中于研究国际法法理或者借鉴他国领海争端划界案例为中日解决钓鱼岛问题提供参考。⑦当然,很多著作从这三个方面综合论证,学界出现了一批资料翔实、论证充分的作品。⑧
然而,关于钓鱼岛问题研究的第三个方面,即对两岸三地和海外同胞共同参与的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学术界的关注还较为有限。保钓运动是兴起于1970年代的中国人民保卫钓鱼岛列屿领土主权的一场社会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系列爱国运动的继承和延续,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爱国的传统,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外来压力面前的坚强不屈。本文在整理、分析保钓运动研究取得的诸多成果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关于该问题研究还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总结成果、指出缺陷,希冀以此能够推动学界对中国民间保钓运动更加深入地研究。
学术界对保钓运动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有关保钓运动的回忆录、资料集、研究论著等,并且开始探讨涉及民间保钓运动的多个具体方面,这些具体问题包括保钓运动的起点、保钓运动的分期、保钓运动的特点、保钓运动的意义等。
(一)近年来关于保钓运动的著作
自保钓运动开展以来,港台和海外华人学者最早对保钓运动给予关注,他们之中很多人亲身参与了保钓运动。港台学者对保钓运动的研究以回忆录、论文集为主要形式,其中台湾在纪念保钓运动三十周年(2001年)和三十五周年(2006年)的时候都出了回忆录和资料集。港台学界对保钓运动的研究中尤以对1970年代的海外保钓运动研究最为全面、深刻。
《钓鱼台列屿问题》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收录有保钓运动资料的资料,该书是在海外保钓运动正处高潮时候完成的,书中收录的《旅美学人上蒋总统书》、《张秘书长代表总统答复旅美学人书》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保钓运动原始资料。⑨王小波的《尚未完成的历史——保钓二十五年》收录有保钓运动的大量翔实资料,该书总结保钓运动二十年的经验教训,字里行间体现出保钓运动对台湾的乡土文学、社会意识、历史意识和民族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影响。⑩郑海麟的《中日钓鱼台之争与东海划界问题——海外保钓十年记录》收集了加拿大华侨和留学生参与保钓运动的内容,这对于研究1970年代美国以外的地区的保钓运动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邵玉铭主编的《风云的年代——保钓运动及留学生涯之回忆》中收集了马英九、郁慕明等人的回忆文章,透过他们亲身经历以及后来的反思,能使后人更加详尽的了解保钓运动,以及这一事件对台湾历史进程的影响。
《春雷声声——保钓运动三十周年文献选辑》和《春雷之后——保钓运动三十五周年文献选辑》是纪念保钓运动30周年和35周年时的论文集。这两部资料是目前可见的关于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最为详尽的资料集。《春雷声声——保钓运动三十周年文献选辑》主要讨论的是海外保钓运动的内容。《春雷之后——保钓运动三十五周年文献选辑》不仅涉及保钓运动,还包括保钓运动对台湾的深远影响,讨论保钓运动与中国统一运动的关系。该选辑内容不仅包括保钓运动,还涵盖保沙运动,并且开始分析民间保钓运动、中国统一运动走向低潮的深层次问题。
(二)涉及保钓运动的具体问题研究
1、民间保钓运动的性质与参与主体研究
保钓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次社会运动,但是学术界并没有在社会运动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社会运动是指由多个个体参与、有一定组织和领导,在主观动机或在客观后果上使社会和政治现状沿自由、平等、公正、和平和民主的方向发生改变的制度外群体政治行为。[1](P3-8)笔者认为,保钓运动是一场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经历了由保国保土到支持祖国统一、由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民间保钓人士参与其中并非是出自个人利益的物质诉求,更大程度上源于公民的责任担当意识。保钓运动也并非是对制度和政府的反抗,而是以运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最多是试图对政府施加影响而已。因此中国民间的保钓运动不属于抗争政治的内容,而是一种呼吁和请愿运动。
关于保钓运动的参与主体问题,一般认为保钓运动不同阶段的参与主体是变化的。1970年代的海外保钓运动以中国留美学生为参与主体;1990年代的港台保钓运动以港台民众为参与主体;进入21世纪之后,大陆人士成为民间保钓运动的参与主体。就每一个阶段的保钓主体而言,学术界的认识存在分歧。例如在海外保钓运动阶段,虽然大家都认同中国留美学生为参与主体,但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海外留学生又有香港和台湾之分。邵玮楠认为是以台湾留学生为主的海外华人掀起了保钓运动。[2]而《伯克莱战报》的内容则显示是在美的香港同学是保钓的主力军,《战报》的编写人员就认为“……也听说台湾同乡会的讨论,结果是奉劝大家冷眼旁观,拒绝介入……台湾省籍的同学,背负着沉重、悲痛的历史重担……”,“值得注意的地方也不少,例如就很少有台湾省籍的同学前来参加”。[3](P26)
2、民间保钓运动的起点研究
关于保钓运动的起点研究,学术界很少涉及,更没有做严格的学术考察。孔德明认为保钓运动首先于香港发起,继而在旅美华人及世界各地华人中展开,1971年2月,香港同胞举行第一次保钓示威。[4]贾莎莎也持保钓运动始于香港的观点,她认为海外保卫钓鱼岛运动于1970年9、10月间发起于香港,1971年元月美国华人留学生首次发起反对美军把中国钓鱼岛的“施政权”交给日本的波澜壮阔的全球华人“保钓运动”。[5]朱素梅认为保钓运动首先在留美的中国台湾、香港学生中展开。1970年11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集会讨论钓鱼岛问题,全美各地的中国留学生纷纷成立“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6]卢明辉也认为自1970年底开始,美国、加拿大等地的中国留学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列岛的运动。[7]汤加玉、孙茂庆则认为1970年9月1日,台湾的“中国时报社”记者等12人登上钓鱼岛,把“青天白日旗”插上了钓鱼岛,拉开保钓运动的序幕。[8]笔者更认同最后一种说法,因为在此之前的6月17日,日本和美国签署了《归还冲绳协定》将钓鱼岛列屿移交日本,8月31日冲绳立法机构通过法律,确认钓鱼岛列屿归属属冲绳县石垣市。在日本地方立法机构以法律形式通过行政归属后,台湾记者登上钓鱼岛,并且表明钓鱼岛列屿是中国的领土。这一行动也鼓舞了后来的保钓运动的展开,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之作为民间保钓运动的起点。
3、民间保钓运动的分期研究
自1970年代初期海外保钓运动兴起以来,民间保钓活动一直持续发展。民间保钓运动在1970—1972、1990、1996、2003—2004、2010年之后出现几次高潮,这些高潮的出现都是对日本政府、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回应。保钓运动从197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张锦文认为保钓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9、10月间,香港、台湾学生兴起保卫钓鱼岛运动;第二阶段是1996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把钓鱼岛包括在内引发了华人世界保钓运动;第三阶段的标志是2003年6月,冯锦华、张立昆等15名人士组成中国民间保钓团从浙江出发,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9]张秀明的学位论文同意张锦文的三阶段论划分。[10](P13-41)张植荣则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海内外发生了三次反对日本侵占钓鱼台的保钓运动。比较于张锦文的观点,他认为1990年10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准备承认1988年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上建立的灯塔为正式航线标志,遭到了台湾朝野的抗议,因此爆发了第二次保钓运动。1996年7月之后的是第三次保钓运动。[11]王逸峰也赞同张植荣的观点,他也认同1990年10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准备承认1988年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上建立的灯塔为正式航线标志,因此爆发了第二次保钓运动。[12]
两种划分方法的不同在于对1990年10月份台湾地区保钓活动的认识。1990年代的民间保钓运动经历了1990年和1996年两个高潮。1996年的保钓运动规模超过1990年的台湾地区的民间保钓活动。1990年代民间保钓运动的参与主体是港台地区的民众和学生,因此把1990年代的保钓运动合并为一个阶段是可行的。张植荣的论文发表于2003年7月,当时大陆民间保钓运动刚刚升温,如果算上审稿时间,可以推测他在投稿之时,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保钓运动还未兴起。
笔者主张保钓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以三次保钓高潮为标志,以不同时段保钓运动的参与主体为划分依据。一、1970年代是以留美学生为参与主体的海外保钓运动阶段,此阶段香港、台湾、澳门同胞也积极参与;二、1990年代是以港澳台同胞为参与主体的港台保钓运动阶段,海外同胞也广泛参与其中,在此期间中国民间人士开始参与到保钓运动中来;三、进入新世纪之后,保钓运动的参与主体从海外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民间人士成为保钓运动的主体。 2010年9月7日的撞船事件、2012年4月16日石原慎太郎宣布购买钓鱼岛国有化的言论都引起了中国民间社会的强烈反应。
4、民间保钓运动的特点研究
关于民间保钓运动的特点研究,孔德明的观点很有参考价值。他认为1970年代保钓运动的特点主要有:一、运动虽以“保卫钓鱼台群岛”为目的,以抗议美、日政府为主要活动,但已表现出对台湾当局的不满。二、各地运动几乎全部由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并充当领导者和主力军。三、参加运动的有亚欧美各洲爱国华人和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影响了整个华人世界,其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四、运动的进展由自发到有组织,到建立“联合阵线”,运动水平、力量不断提高。[4](P99)民间保钓运动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又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诸如互联网、民族主义思潮对保钓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之下,民间保钓运动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5、民间保钓运动的意义研究
关于民间保钓运动的意义,学术界的意见较为统一。保钓运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保钓运动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保疆卫土的声音。二、保钓运动对两岸关系的沟通发挥积极影响,参加保钓学生首先冲破政治禁忌,重新架起两岸阻隔的联系渠道,推动历史发展,将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联系起来。三、保钓运动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对台湾当局合法性的批判促进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四、保钓运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保钓运动虽然源于保卫国土之爱国运动,然而其所涉及之范围,则远不止于单纯的爱国情愫,引发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保钓运动在港台促进了人文思潮的觉醒,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3]除此之外,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大陆成为联系两岸三地和海外同胞共同保钓的枢纽,保钓运动还是自两岸政治分裂之后中华民族为共同的利益而第一次紧密团结起来维护民族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6、民间保钓运动的参与者研究
目前学界开始关注对民间保钓人士的研究。研究保钓人士的代表作品当属南京师范大学范国平的毕业论文《中国大陆民间保钓运动群体研究》。范国平认为保钓群体的变化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是典型的民族主义团体。保钓群体本身具有复杂性,并且认为在各种压力和利益冲突面前,保钓群体也不断发生变化。难能可贵的是,范国平还做了大量的口述历史调查,他采用典型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关注保钓人士个体的心理特征。
(一)原始资料运用不足
民间保钓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原始资料,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们对保钓运动一手资料的运用有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相关资料大部分保存在海外和港台地区,国内很少能够看到。据周大计、刘培宝不完全统计,保钓刊物有四五十份,主要有《伯克莱战报》、纽约保钓分会的《钓鱼台简讯》、芝加哥大学保钓会《钓鱼台快讯》、旧金山保钓联盟的《畅言》等。[14]根据林国迥等主编的《春雷声声——保钓运动三十周年文献选辑》统计,仅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时期美国出现的保钓刊物就有129种,有关保钓运动的特刊与专辑最少有25种。台湾地区保钓刊物最少4种,香港地区保钓刊物最少17种,澳大利亚保钓刊物最少7种,加拿大保钓刊物最少4种。此外,中国留日学生编写《火炬》,留学联邦德国的学生编写《欧讯》、《欧洲通讯》,留学比利时的学生编写《钓鱼台激流》等。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对保钓运动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有限。
(二)研究中存在史实错误
目前关于保钓运动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史实错误,这些错误包括时间点的统计失误、事件本身的叙事错误等。例如在述及日本冲绳地方政府在钓鱼岛修建水泥标注的问题方面,不同的学者给出的时间认定是不同的。根据资料综合整理,笔者认为日方修建标记是在1969年5月9日。2001年12月,美国负责情报和调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弗德曾经在华盛顿的一个演讲中暗示如果钓鱼岛一旦受到攻击,美国可能向日本提供支持。有关弗德演讲的具体时间,学术界至少存在三种判断,分别认为是在12月的10日、11日和12日。以上细节表明关于保钓运动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尚欠深入。
(三)对民间保钓运动研究的深度不够
民间保钓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众保疆护土的爱国运动,这场群众运动沿着维护民族利益的轨道行进中涉及到诸多问题,其中保钓运动所引发的中国统一运动是其中显著一例。
在海外保钓运动的过程中,中国留学生开始注意到钓鱼岛的确保,只有依靠中国的富强统一。[15]1971年9月底“海外保钓第零团”访问大陆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一般认为,中国统一运动是保钓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观察,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保钓刊物《战报》最早涉及到中国统一问题。[7](P54)《战报》第二期刊登了李同厚的文章《也谈中国统一问题》,李同厚在讨论祖国统一问题时说“(1971年)四月十日的晚上,在华盛顿的保钓大示威以后,各地行动委员会的代表及同学来宾共二、三百人开了一个讨论大会,谈得最起劲的问题竟然是中国统一的问题。这一阵子,各地的朋友,不论是个人或社团,也都纷纷在谈如何促进中国统一的问题,而大家所谈的中国统一,当然并不是反攻大陆的统一。国民党政府反攻无望是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我认为大家的这种意念不是突然而起的,它来自两个事实:一、盲目的反共症与恐共症的消失。二、民族意识的觉醒。”[16](P50-51)1971年8月,保钓人士在美国东部布朗大学召开讨论会,这次讨论会开始涉及祖国统一运动。1971年9月3日到5日的安娜堡国是讨论会议题从单纯的爱国保土上升到促进两岸统一。通过了反对两个中国,反对一中一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的会议内容。1971年11月,加州伯克莱和洛杉矶保钓分会,提出了中国统一四点方案。1972年11月,13位旅美华人在纽约的华文刊物联合发表《国共谈判是时候了》,提出了关于国共和谈的五点建议。
李水旺这样评价中国统一运动:“中国统一运动,同中国近代史上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一脉相承,并将留学生的爱国感情提升到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统一而奋斗的更高层次,这是一百多年来留学生爱国运动的持续和发展。”[17]虽然中国统一运动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学术界研究不足实为一件憾事。
(四)对民间保钓组织研究不足
关于保钓组织,张秀明的硕士学位论文《两岸四地和海外华人世界民间“保钓运动”的历史考察与思考》做过初步的研究,但是仅限于中国大陆的民间保钓组织。[10](P36)然而,大陆的民间保钓组织是2000年之后才发展起来,香港、台湾、澳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民间保钓组织的活动均早于中国大陆。
从现有的资料看,1970年12月6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留学生首先成立“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接着纽约、芝加哥、华盛顿、耶鲁、宾夕法尼亚、康奈尔等美国各大学中国留学生相继成立“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简称保钓会),或“保卫中国领土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分会”(简称保钓分会)。[15](P221)“从1971年纽约华人兴起保钓运动以来,高潮时曾达200余个,全球华人的保钓运动渐成燎原之势。”[18]1996年9月2日,香港成立“保钓行动委员会”。1996年9月8日,17位民间保钓人士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2003年12月27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筹)在厦门正式成立。目前学界对这些保钓组织的研究学术界涉及不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五)比较视域下的保钓运动研究不足
目前学术界对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还停留在整体的认知框架结构内,没有对构成保钓运动这一大概念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研究,对保钓运动的研究也缺乏时间和空间的对比。民间保钓运动分为不同的阶段,1970年代的海外保钓运动同1990年代的港台保钓运动、2003年之后的大陆保钓运动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参与主体、斗争目标、斗争方式等各个方面。同样,美国华人华侨、留学生的保钓运动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保钓运动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学术界还未注意这些差异,更没有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对保钓运动研究的展望是同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相对应的。解决目前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会促使保钓运动的研究更加的深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四个层面加强保钓运动的科学研究。一是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第一手资料和外国资料。例如保钓运动过程中创办的各种刊物,保钓组织创办的专门刊物,专门的保钓组织网站等等。这些资料对研究保钓运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是要注重科学的方法。保钓运动是一场社会运动,它牵扯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该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各种分析框架进行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三是要把民间保钓运动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将保钓运动放置于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方能更好的把握其历史内涵。四是要注意保钓运动中的一些特殊因素,例如美国因素对保钓运动的影响、民族主义对保钓运动的影响、网络化时代的社会动员机制对保钓运动的影响等。如果在研究中注意这些问题,则会促使保钓运动的研究提升一个层次。加强对中国民间保钓运动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两岸四地、海外同胞的联系、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等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注释:
① 这里使用“钓鱼岛问题”是为适应习惯说法,“钓鱼岛问题”是指钓鱼岛列屿归属所引发的中日两国领土争端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钓鱼岛列屿由五个无人居住的岛屿(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三个无植物覆盖的小礁(冲南岩、冲北岩、飞濑)组成,总面积约6.32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19平方公里。钓鱼岛列屿的准确地理坐标是:北纬25度44分(南小岛南端)至25度56分(黄尾屿北端)、东经123度30分(钓鱼岛西端)至124度34分(赤尾屿东端)。中国大陆称其为“钓鱼岛列屿”,海外华人华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同胞则称其为“钓鱼台列屿”。钓鱼岛列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明朝永乐年间《顺风相送》一书。19世纪末期,英国人最先对钓鱼岛进行科学测量,并被英国海军编入实测海军海图,英国人见钓鱼岛宛如教堂的小尖顶,因而称之为“Pinnacle Islands”, “Pinnacle”意为“教堂上的尖顶”。日本人借来一用,将其翻译为“尖阁列岛”,而“尖阁”被日本人读作“Senkaku”,所以日本的钓鱼岛英译名为“Senkaku Islands”。 鉴于中日之间的争议,英文媒体一般将钓鱼岛描述为:“……有争议的岛屿,中国称之为Diaoyu Islands,日本称之为Senkaku Islands。”2012年3月3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标准名称,名单中共列出71个岛礁的名称,内容详见《国家海洋局公布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标准名称》,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3/03/12931902_0.shtml。
② 关于中国民间开展的保卫钓鱼岛列屿运动的称呼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使用“保钓运动”来描述,并且使用引号。作者认为,保钓运动应该作为一个专用名词来使用,应像五四运动的称谓一样。周总理曾称“保钓运动是海外的五四运动”,见吴国祯:《“保钓”运动二十五周年有感》,《海峡评论》1995年7月。
③ 关于该问题的相关论述可以参看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的相关内容,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④ 近几年来有关保钓运动的文章有:郭慧毅:《20世纪90年代保钓运动研究》,《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6月;林磊:《回忆中国首批赴美“民间”访问学者团》,《科学文化评论》,2010年第2期;刘玉山:《试论19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刘玉山:《中国留美学生保钓统一运动几个问题再探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
⑤ 从历史角度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著作有: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鞠德源著:《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郑海麟:《钓鱼台列屿相关地图考释》,见郑海麟著:《中日钓鱼台之争与东海划界问题——海外保钓十年记录》(中篇),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郑海麟:《从中日史籍看钓鱼岛列屿的主权归属》,见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日]井上清著:《钓鱼台列屿——历史与主权问题的剖析》,台北,日本现代评论社,1972年等。代表性论文有戚其章:《钓鱼岛主权归属之争及相关问题——日本明治政府的南扩战略与战后处置》,《学术月刊》,2010年1月。
⑥ 从自然地理角度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的有:司徒尚纪:《关于钓鱼岛群岛历史地理的若干思考》,《岭南文史》,1997年第1期;马英九《钓鱼台列屿的自然环境与石油蕴藏》,见马英九《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等。
⑦ 从国际法角度论证钓鱼岛列屿属于中国的著作有:马英九:《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罗国强、叶泉:《争议岛屿在海洋划界中的法律效力——兼析钓鱼岛作为争议岛屿的法律效力》,《当代法学》,2011年第1期;吴慧:《国际海洋法争端解决机制对钓鱼岛争端的影响》,《国际关系学院院报》2007年第4期;孙伶伶:《从国际法角度分析钓鱼群岛主权问题》,《日本学刊》,2004年第2期等。
⑧ 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综合研究著作有:鞠德源著:《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吴天颖著:《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郑海麟著:《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郑海麟著:《从历史与国际法看钓鱼台主权归属》,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3年;浦野起央、刘甦朝、植荣边吉主编《钓鱼台群岛(尖阁诸岛)问题研究资料汇编》,香港:励志出版社,东京:刀水书房,2001年;另外还有《日本侵华研究(26)》之《海外台港保钓运动专辑》,1997年等。
⑨ 《钓鱼台列屿问题》,台北:海外出版社,1972年。
⑩ 王晓波著:《尚未完成的历史——保钓二十五年》,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1996年。
[1] 李文、赵自勇等.东亚社会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邵玮楠.试析七十年代台湾的第一次保钓运动[J].改革与开放,2009,(10):24-25.
[3] 伯克莱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战报——一二九示威专号[Z].伯克莱:1971-02-15(28-34).
[4] 孔德明.70年代“保钓运动”简介[J].台湾研究集刊,1991,(1):98-104.
[5] 贾莎莎.历次保钓情况统计及钓鱼岛问题之我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4):80-84.
[6] 朱素梅.钓鱼岛问题与台湾的“保钓运动”[J].台湾研究,1997,(1):68-92.
[7] 卢明辉.留美学生的“保钓运动”与祖国和平统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4):52-60.
[8] 汤加玉、孙茂庆.钓鱼岛百年风云[J].党史纵览,2003,(7):12-19.
[9] 张锦文.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前沿,2008,(2):159-161.
[10] 张秀明.两岸四地和海外华人世界民间“保钓运动”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1] 张植荣.蜕变——钓鱼岛问题在台湾[J].国际论坛,2003,(4):44-50.
[12] 王逸峰.风云钓鱼岛——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美国角力钓鱼岛剖析[J].舰载武器,2004,(5):12-19.
[13] 吴国祯.保钓运动二十五周年有感[J].台声.1995,(5):21-22.
[14] 周大计、刘培宝.20世纪7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保钓运动”论述[J].抗日战研究,2006,(3):215-249.
[15] 王光华.从钓运到统运[A].林国迥.春雷生生——保钓运动三十周年文献选集[C].台北:人间出版社,2001.173-174.
[16] 伯克莱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战报[Z],伯克莱:1971-06-01(50-51).
[17] 李水旺.关于海外“统运”的历史评价[J].台湾研究辑刊.1986,(4):42-47.
[18] 东方铭.民间保钓运动连绵不断[J].侨园.2004,(2):13.
ResearchontheNon-GovernmentalMovementtoProtectDiaoyuIslands:StatusandProspects
Zhang Shua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From now on dispute over the Diaoyu Islands is and will be one of the uncertain issues that influenc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Centering around the ownership of the Diaoyu Islands, Chinese civil society launched a vigorous Movement to Protect Diaoyu Islands (MP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campaign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iaoyu Islands issue. Academic research into MPD is in its initial stage, and many academic issues about MPD have yet to be studied. In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more systematic study by using the raw data on MPD in a grand historical context.
Movement to Protect Diaoyu Islands (MPD); issue of Diaoyu Islands; research review
D815.3
A
1672-335X(2013)01-0082-07
责任编辑:鞠德峰
2012-02-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保钓运动研究(09YJAGJW012)”
张帅(1986- ),男,山东平原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