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对接文化事业的策略研究

2013-01-21 16:07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数据库图书馆信息

毛 倩

文化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和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化的地位体现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各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正在不断增强,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集散中心,是信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类知识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护、传承的重要职能,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法、服务途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大力开展多元服务,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产业繁荣,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一、依托特色资源,传承地域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下来,散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至今仍焕发出勃勃生机。丰富的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要素,承载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城市发展的奠基石,对文化资源的充分保护、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是城市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不会在文化交融中迷失自我,才能更进一步实现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文化和经济不再互相独立,文化已经成为经济的灵魂,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力量。近年来,随着地域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产业建设的影响日益增大,地方文献和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越来越为各高校图书馆所重视。

专题库、特色库的建设(如“学科导航库”“地域文化专题数据库”),可以使图书馆某一专题方向或某一学科领域的馆藏,在数量、品种、质量上达到一定的收藏规模和建设水平,与其他图书馆形成“优势互补”。高校图书馆要充分依托地方特色,利用自身馆藏优势,构建特色专题数据库,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还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自身建设的需要,进行有效规划、科学管理,构造富有特色的图书馆文化;更要适应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保护特有的优秀地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

科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深入研究、科学利用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献典籍、数字信息等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有效整合,进行信息化的汇集和整理,打造地域文化专题数据库,可以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陈出新、去粗取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浓郁丰厚的地方特色、多样化展示的数据库,呈现出城市文化的深厚内涵,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城市悠久历史、欣赏地方山水美景、领略民间风土人情,更好地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繁荣。

开发、建设特色专题数据库,整合、展示地域文化资源,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整合地方特色资源,近年来相继开发建设了“镇江旅游数据库”“沈括研究数据库”“镇江地方文化数据库”等专题数字化资源。在建库过程中,不断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积极筹建,不断完善。“镇江地方文化数据库”网站依托历史悠久的地域特色,融合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已经建立的“镇江旅游数据库”和“沈括研究数据库”基础上,从“风景名胜”“文物博览”“方物风情”“文化艺术”“人物剪影”“宗教文化”六个专题分别展示了醇厚浓郁的地域文化,各专题下又细分为若干分类子栏目,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当地的优秀传统、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特色馆藏、专题数据库等建设,均达到一定的规模。

二、加快资源整合,推进文化共享

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先哲们留下的厚重遗产,文献典籍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连接载体,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与重要传承,是城市文化的翔实内容反映,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服务业方面,国内外的高校越来越重视面向社会服务。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可以联手创立信息资源共享联合体,共同面向社会开放,加大服务社会力度,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文化服务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高校服务城市文化发展不仅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类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立足地方、面向基层,努力为当地社会服务。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倡导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启迪思想、增加智慧。

以镇江地区为例,早在2008年年底,由镇江公共图书馆牵头,联合镇江地区各高校图书馆以及区县图书馆,按照“统筹协调、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促进发展”的原则,启动了镇江市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区域范围内图书馆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为群众借阅图书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方便大家就近借阅参考资料,实现文献资源在地区范围内的共享共建。通用借书证的使用,使更多的社会读者能够共享图书馆的开放资源,提高了文献的使用效率。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合体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该联合体的问世,开通了一个不受地点限制、行业局限的文化传播通道,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提供了一个共享平台。

高校图书馆打破原来的固守壁垒,实施联合开放的发展战略,通过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实现了馆舍面积、馆藏资源、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充实和扩大,通过面向社会开放,加大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同时为知识的传播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成为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图书馆通过加强协作与共建,在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联合编目、数据库的合作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也从一馆封闭式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盟。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供信息服务

高等院校由于区域特点和行政隶属,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建设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地方特有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产业特点、社会环境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建设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面向基层产业、服务地方社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办学宗旨、功能定位和应有使命。“高校要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没有哪种学术性工作比能够服务国家利益、创造社会财富、给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带来实惠更高尚的了”[1]。高校的社会价值越来越体现在为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和能否有效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上来,除了地理区位上的对社会开放,也是科学文化的信息输出场所。

近年来,高校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了与当地企业单位的对接合作,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企业服务与锻炼,与当地的企业共建生产实践基地和创新平台体系,实现技术产业、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结合。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跟进,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拓宽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了解社会的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方式,提升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能力,积极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服务,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为调研决策提供参考咨询,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信息,为项目研究提供跟踪评估。图书馆学科馆员利用对学科领域信息资源的了解和掌握,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前沿信息,以及提供优质的信息导航和定题推送服务,并对学科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解跟踪,通过整理、分析将信息的潜在内涵和深层价值提供给用户。

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和技术人员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为城市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参考咨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职能作用,并借此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和提高。

四、跟进技术创新,提高信息素养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公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高校传统的文献典藏、服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迫切需要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品质来跟进信息化社会的更高要求。

针对于网络学习、媒体环境的研究一直是教育与应用的主流和热点,个性化服务是基于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行为、特点、喜好,向用户提供满足个性需求的特色服务。凭借创新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多元的运行模式,图书馆可以为用户建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平台。知识迁移服务[2],使用户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图书馆,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图书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等,推动知识沟通与文化交流。多样性和开放式的服务,打破了图书馆地理空间和服务时间的限制,实现“有读者需求的地方,就有图书馆服务”。

高校作为科学文化信息的收集者、散布者和传播者,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信息化进程密切相连。多元形态呈现的巨量信息,往往会使读者出项信息迷航现象。突破时空限制的人机互动界面,使用户对信息的检索和需求更具期待。图书馆定期进行专题培训、资源介绍、咨询导读,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在培养信息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图书馆的入馆教育,有利于读者对图书馆的职能、服务项目、使用方法等有感性的了解;新入职教职员工的上岗培训融入信息教育相关内容,有利于其在教学、科研中顺利、高效使用图书馆资源;与某一专业、学科领域紧密联系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对读者的辅导、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新的数据库、知识服务平台的培训,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操作检索技能。

五、拓宽传承渠道,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高校在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图书馆组织文化,积极拓宽思路,推进文化创新,联合区域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经常性地举办综合读书活动和知识讲座活动,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阅读品味、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文化传承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更重要的是文化信念、文化理想的培育和提升[3],文化自身的发展传承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要切实加强在文化自觉性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高等院校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信息载体,通过良好的文化氛围、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各门类的学科讲座、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将固有的文化积淀释放出来,将先进的文化理念传播出去,让用户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获取知识、提高素养。读书演讲赛、科技展示牌、书画摄影展的举办,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促进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文化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闪亮点,让读者能更直接获取来自不同领域学者专家的知识信息,在互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充分提高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强大的信息资源为后盾,以在线辅导、视频点播、文化论坛等形式进行传授知识的正迁徙,能大大激发受众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充分调查、全面了解、科学分析基础上开展文化培训,兼顾专题和综合、普遍与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方案[4],注重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培训对象根据需要选择受训内容,提高文化培训的实际推广效果和作用。

多学科的文献资料、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多种类的服务项目、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可以使广大读者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参与文化事业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主动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助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1] 张扬,龙斌.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探究[J].兰台世界,2012(17):76-77.

[2] 杨灵芝.泛在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情报科学,2012(3):347-351,386.

[3] 刘谦.学校育人过程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1(3):13-16,20.

[4] 沈光亮.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委托探索[J].图书馆,2012(1):81-84.

猜你喜欢
数据库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
订阅信息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