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例老年人口腔进食性损伤的临床分析

2013-01-21 15:02:49王津惠冯永强赵忱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食性异物牙齿

王津惠 张 伟 冯永强 赵忱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老年人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已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主题。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脏器的衰老和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存在,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伤害和痛苦。由于牙齿疾病的增多;唾液分泌的减少;咀嚼力量的减弱;脑萎缩引发的吞咽障碍等都会引发口腔进食性损伤[1]。如:咀嚼不慎咬伤、食物硌伤、食物划伤、口腔黏膜烫灼伤等。轻者患者忍耐自愈,重者到口腔急诊科就诊,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了比较严重的威胁。本文对近3 年来天津市口腔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06 例老年人口腔进食性损伤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6 例老年人口腔进食性损伤患者是2009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其中男性62 例,女性44 例;年龄65- 86 岁,平均年龄72.32 岁。本组病例中,基本健康者15 例(14.15%);高血压心血管病史32 例(30.19%);糖尿病史28 例(26.42%);脑血管病史31 例(29.25%)。

本组病例中,进食性损伤导致口腔软组织挫裂伤58 例,伤口长度为0.5cm- 2.5cm,深度均至肌层;黏膜擦伤36 例,擦伤面积为0.8cm2- 2.8cm2;牙齿硌伤12 例,其中牙釉质缺损7 例,牙冠劈裂5 例。

1.2 方法

(1)研究方法:通过对106 例口腔进食性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健康、饮食种类、损伤类型治疗方法进行分项登记。统计各分项的数据,得出结果。

(2)治疗方法:原则上清除异物后清创局部控制感染。对引发的创伤性血肿及时吸出积血,以防止发生窒息。

2. 结果

咬伤38 例(35.85%);食物硌伤30 例(28.30%);食物划伤22 例(18.87%);烫灼伤16 例(15.09%)。本组病例中,实施清创缝合术35 例;局部清洗涂消毒剂61 例;牙齿调12 例;拔除劈裂牙冠7例。本组病例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1 口腔进食性损伤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因素以及饮食结构和食物品种的原因,咀嚼食物时会使口腔内软硬组织发生咬伤、食物硌伤、食物划伤、口腔黏膜烫灼伤等,即称为口腔进食性损伤[1]。轻者患者可自行愈合,重者如不及时就医可引发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进食性损伤同样威胁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进食性损伤

(1)口腔生理改变:研究表明,65- 74 岁年龄组中,牙列缺失者占10.51%[2]。牙列缺失明显造成患者咀嚼功能的下降,进而影响口腔黏膜、颞颌关节、咀嚼肌及神经系统的改变。老年人随着常年牙釉质的磨耗使得牙体边缘锐利,特别是磨牙区咀嚼时易发生划伤和咬伤。老年人牙体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疾病没有及时治愈导致咀嚼功能下降;老年人唾液分泌量减少而使食团过于干燥,易发生食物划伤。

(2)老年人基础疾病的存在:随着人体的衰老,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器官功能的降低和病理改变,如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3]。由于视觉、听觉功能的衰退使其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同时动作的灵敏性降低,稳定性、灵活性下降,不能有效的分辨食物中的异物。脑萎缩的出现使得中枢和周围神经在吞咽过程中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减弱[4],对口腔中的食物温度和异物的判断能力减弱等都会引发口腔进食性损伤。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严重的口干,给食团吞咽造成困难,易发生黏膜下血肿。

3.3 老年人口腔进食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1)口腔软组织损伤:发生在颊、舌部位的以牙齿咬伤为主;发生在颊、软腭、咽部的以食物划伤为主;发生在牙龈、硬腭部的以挫伤、切割伤为主[1]。

(2)口腔硬组织损伤:牙齿硌伤主要为食物中的异物,特别是沙子和石子,临床表现为牙隐裂、牙折、牙松动;牙槽骨损伤轻者骨性渗血,严重者牙槽骨骨折。其原因多为动物肉食中的碎骨片,坚果类中的核和皮壳。

(3)黏膜下血肿:又称“抢食疯”,是由于食用过于干燥的脆饼干、硬酥饼、烧饼、油条等食物,加之用力过猛与口腔黏膜发生摩擦而发生的损伤。主要发生在颊、软腭、咽部的黏膜。

(4)口腔黏膜烫灼伤:主要因饮用超出口腔黏膜所耐受的温度(57℃)的食物,而使口腔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为黏膜剥脱、糜烂、甚至转化为溃疡。

3.4 口腔进食性损伤的治疗

(1)软组织损伤:轻度的局限于黏膜层的损伤应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局部涂擦安尔碘消毒液;重度的累及肌层的长度5mm 以上的伤口应进行清创缝合;对嵌入异物的伤口必须清除异物后再行缝合。术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硬组织损伤:牙齿隐裂无其他症状发生者可只做观察;对于牙体受损(后牙多发)中,牙冠釉质损伤,冷、热、酸、甜敏感,可调磨后脱敏治疗;对于牙体折断(多斜折)即劈掉颊或舌腭冠的某部分,应局麻下拔除后调磨光滑。损伤后穿髓的病例应行根管治疗后冠修复;对损伤后过于松动的牙齿应立即拔除,以免脱落后发生窒息。牙槽骨的损伤轻者压迫止血、伤口清创;牙槽骨骨折的病例应采用复位固定治疗[5]。

(3)黏膜下血肿:应立即进行冷敷,检查血肿的部位和范围,在局部麻醉下用粗针头抽吸血肿内的积血,严重者立即切开引流血肿。对咽喉部的血肿要严密观察,以防止窒息的发生。粘膜烫灼伤应保持口腔卫生,涂擦溃疡药物,自行愈合。

3.5 口腔进食损伤的预防

(1)基础疾病的治疗:由于老年人器官的衰竭和功能的减退,使得口腔咀嚼效率有所下降,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和身体的健康。据报道,老年人的吞咽功能较其他年龄组均有所下降,75 岁以上人群中有16%主诉吞咽障碍[4]。其原因与精神障碍、咀嚼肌退变、牙齿问题、下颌骨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因此,及时拔除口腔内的病灶牙进行义齿修复;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加强身心运动,延缓脑萎缩的发生等对预防老年人口腔进食损伤有着积极的作用。

(2)规范饮食结构:老年人为了身体的健康食用多样性的食品是应该的,但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由于运动量的减少和基础疾病的存在,尽量饮用好咀嚼、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特别忌讳爱吃刺激性和过热食物的不良习惯。禁用牙齿咬嗑坚硬食物,应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3)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随着生理功能的老化,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下降,但又不愿意给亲属添麻烦,这也是口腔进食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呼吁全社会要关爱老年人的生活,建立老年人的专用食谱,对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专人进行饮食护理。

[1] 薛 敏,陆东辉,陈 霞,等. 进食性口内损伤的临床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22(2):24- 25

[2] 申 岱,张连云,高 平,等. 口腔急诊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3- 286

[3] 易 鸿,鄢潮海,陈支国. 老年颌面外科病人并存心脑血管病的处理[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7(4):227- 229

[4] 时海波,程英升,殷善开. 老年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08,23(2):42- 44

[5] 谭繁胜,赵建江,谭海波,等. 老年口腔颌面部损伤救治320例临床分析[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3):146-149

猜你喜欢
食性异物牙齿
浅析小龙虾的食性、养殖生产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作用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1:02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49:56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淀粉基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0:56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6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褐藻胶提取及制备可食性膜工艺研究
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O2可食性膜的制备与性质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