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帅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论语境因素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
王 帅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通过对中国人在英语学习,尤其是词汇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是词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实例进行分析,从词义、文化、能力三个层面揭示了语境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词汇、篇章及文化三个角度提出了利用语境进行词汇学习的几种方法。
英语;词汇学习;语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构筑都离不开单词,而词汇即是语言中所有单词的集成。英语是当今全球最通用的语言之一,它被广泛用于国际政治洽谈及贸易交流等。英语学习入门容易,但是要学得精、学得好确非易事。当前,中国有大批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人才却仍然紧缺就是鲜明的例证。本文将结合自身英语学习实例,分析当前中国式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语境因素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影响,论证更为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
作为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英语和任何语言一样,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词汇学习的终极奥义就体现在能够帮助说者向听者顺畅地表达意图方面。中国式英语词汇学习主要通过单词表记忆方法,对照着汉语意思来背诵单词,甚至有些初学者会将音标用汉语表示并依此练习单词读法。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省时、便捷的办法,且到目前为止都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快速有效掌握大量生词的办法。
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说,死记硬背对外语学习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任何两种语言,意义完全对等的单词数量都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起源语系不同的英语和汉语,只有部分高度专业词汇存在意义对等。相对于单词表中备注的汉语来说,对应的英语单词可能含有几十个隐形的其他含义,而且还包括词的形式、搭配等等。
比如说“cold”和“catch”,单词表中对应的词义分别为“寒冷的,寒冷、感冒”“赶上、抓住、了解,捕获物”。我们来看例句“He is cold”和“He catches a cold”,这里该怎样判断“cold”及“catch”的词性和含义呢?仅仅依靠词义的死记硬背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句子进行分析才能发现,“cold”在第一个句子中是形容词,在第二个句子中是名词;“catch”是动词。那么第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他是寒冷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是“他抓住了感冒”吗?显然,这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需要进一步根据句意推断第一个句子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他是个冷酷的人”,第二个句子是“他感冒了”。
关联词汇记忆是将相互关联的词汇放在一起,并采取生动的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以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加深对词汇含义及单词关系的理解,帮助实现多个词汇的长久记忆,也是种便捷的好办法,对比单词表记忆也要更为科学[3]。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单纯从词的关联性来记忆单词,没有具体语言环境的介入,却容易引起词义混淆。比如说,“lie, lied, lay, laid, lying”:“lie”可以做不及物动词,“躺、说谎”的意思,现在分词是“lying”。作为“躺”时,过去式是“lay”;作为“撒谎”时,过去式是“lied”。而“lay”本身可以做及物动词,“躺下、产卵、搁放”的意思,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laid”,现在分词是“laying”。不结合具体的语境,这几个词的用法是很难区分的。
随着英语学习的盛行,各种有关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言论甚嚣尘上,增加了学术讨论,督促人们思考怎样才能进行有效英语学习思考的同时,也让部分学习者“乱花渐欲迷人眼”:开始放弃枯燥的单词表背诵,不再注意复杂的关联词汇有意识记忆,转而开始打着“语境式”学习的旗号把目标投向各种厚的、薄的外文书籍,妄图粗粗浏览两篇文章英语学习便能一蹴而就。我不能说这种学习方法是错误的,但如果只是粗粗阅读,遇到生词汇也不去查阅字典,或是像汉语里“生字读半边”那样简单依靠猜测判断意思而不去对照字典核对,对于英语词汇学习是没有丝毫帮助,且极其不利的。
表面上来看,这样是运用了语境学习法,实际上却只是懒惰的做法。英语词汇的拼写远远没有汉字那么复杂,但更需要我们花费心思去结合语音、语义等进行记忆。没有基本的词汇积累,阅读本身就不容易坚持,很多杂志、图书也都仅仅是被主人带回家后便遭遗弃。通过上下语境判断词义不是朝夕的功夫,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练习,尤其是初期,更需要我们通过查阅字典等进行核实,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方法。
所谓“语境”,顾名思义,即是语言使用时的环境。这一概念最早是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前者指话语表达所依托的语言方面前后环境,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和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后者指交流过程中话语结构表达特定意义时依赖的除却语言本身环境外的其他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目的等等,还包括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姿势、手势等[5]。
比如说电影《Missing》中,法国情报机关长对CIA探员Dax Miller说,“Nice try, my friend, or you’ll just be another star on the wall at Langley…”,单词都很简单,但如果读者对语境没有很好的理解,不知道片中CIA探员牺牲后照片会出现在中央情报局本部的纪念堂,就不能判断情报机关长实际上是在威胁说“否则你就等着殉职吧”。
语境学习是借助语言表达特定意义时所依托的语言性或非语言性环境对词汇乃至语句意思进行有根据判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让我们在学习生单词时不仅学会死板的意思,更能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体会某个单词,也许只是如“You are too public”“你被暴露了”中简单词汇的生动用法,掌握词汇用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1.掌握词汇意义
语境学习有利于词汇意义的长久识记。比如说,“blue”,初学时,我们只知道它是描述颜色的词汇,但我们通过学习诸如“Everybody has blue days”“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日子”,蓝色是种冷色调,在表达其“忧郁”意思的句子里,也加深了对原始意义的理解。继而,“This issue could driven an even bigger wedge between the red and blue states”“这个问题可能会进一步造成红色选区和蓝色选区之间的不和”,“blue”还有“蓝色阵营”的意思,这是美国总统大选时民主党的主要选区。
三层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各自独立,语义层面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如此,利用不同语境进行词汇学习,不仅记忆了单词,更学会了单词的具体用法,及其多个语义间的联系,有利于记忆的长久保持。
2. 理解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重要部分,利用文化语境的差异,我们能更多体会不同民族间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差异特征。从“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中,我们寻找两种语言的相通之处;而“What am I speaking,Sanskrit?”“我说得有那么难懂吗?像天书?”——对于英语国家,“梵文”就是我们口中的“天书”;“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这里我们体会到的则是两种语言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通过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表达方法及词汇乃至句子意思。
3. 提高词汇学习能力
通过语境开展词汇学习还有助于训练我们寻找单词与其前后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关联,推敲词义,提高我们的猜词能力及学习能力。比如,“Peter was not frugal since he spent money so freely”, 我们通过前后句子关系可轻松判断“frugal”和后面的“spent money so freely”“花钱如流水”形成因果关系,应该是“节俭”的意思;“She is studying glaucoma and other diseases of the eye”,这句话虽然不能告诉我们“glaucoma”的准确意思,但是根据后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猜测这是一种眼病,尔后通过查证,我们得出它的词义是“青光眼”。
1.词汇层面的语境
这里,笔者所理解的词汇层面的语境包括目标单词与句子中前后单词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同根词、同义/反义词等的关系。首先,为目标单词创设语境,通过判断目标单词在句子中的词性及与前后单词的联系学习词义。比如学习“stick”,我们参考例句“Some have put up ‘dream walls’ on which students can stick notes describing their visions of the future.”中的“stick”,判断其在句中是个动词后,根据后面紧跟的“notes便条”和前面较远的“dream walls”,我们便可猜出来“stick”是“粘贴”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制作‘梦想墙’,让学生在上面粘贴各种描述未来梦想的便条”。
另外,英语词汇中有众多多词素单词,通过前缀、后缀及词根的学习,进而猜测陌生单词词义并加以核实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很多长单词。比如“counter-”表示相反、相对之义,“counterpart”就是“对应方、副本”的意思;“bene-”表示“好、善”,“benevolent”表示“乐善好施的”。类似的还有“un-”用于形容词前,表示“不”,动词前,表示“做出相反动作”,“bi-”表示“有二的,双边的”,“cor-”表示“和、共同”。
我们看例句“He fell into a ditch and lay there,semiconscious, for a few minutes.” 根 据 词 根“conscious”“清醒的,有意识的”,结合前缀“semi-”“半,部分的,不完全的”可以猜出“semiconscious”词义是“半清醒的,半昏迷的”。“Insecticide is applied where it is needed.”后缀“-cide”表示“杀……者,杀灭剂”,结合大家熟悉的词根“insect”“昆虫”,不难猜出“insecticide”是“杀虫剂”的意思。
2.文章层面的语境
通过文章层面的语境来判断单词意思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词汇功底,如果有经常阅读的习惯,哪怕是中文书籍,也可以扩宽我们知识面,对快速理解英语文章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依存于语境又受之影响。英语存在着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只有依靠具体的语境才能掌握其确切意义,并灵活地进行语言交际。另外,很多词汇不单有其客观的词义,作为人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下还体现着人们这样那样的感情色彩,即所谓词汇的内涵意义。依靠具体的上下文理解单词对我们更好地把握词汇的内涵意义至关重要。
例如,“amaze”和“astound”这两个词都是表示“使惊讶”的意思,但是我们看句子,“A teacher was amazed to find that a lazy student had gained a mark of 100 in an important test.”“A woman may be astounded to learn that has been spreading malicious gossip about her”,很明显后者的惊讶程度要比前者高,且内涵意义也存在些微差别。通过把握文章的整体语言环境及语气基调,我们可以对词汇的具体词义做出判断。
通过对具有感情色彩的英语文章进行解读,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词汇的内涵意义,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这样在记住单词词义的同时增加了深层次理解,还通过对整个语言环境的把控进而了解了单词的运用规律,这样不仅有利于单词意思的理解记忆,还能学习单词用法,比单纯的词汇识记更有利于英语学习。
3.文化层面的语境
英语国家与中国在政治制度、地理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彼此反映客观事物的角度、方法及联想也会有所差别,这些通常表现在表达方式的差异上。我们常说的“天哪!”和英语中常见的“Oh, my God!”就能反映出两种表达方式在宗教文化上的差异。
一些含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英语句子有时也会使得没有相应语境知识的我们一头雾水,例如,“You cannot make a Mercury of every log” “Mercury”是风神,在英语文化中,他的神像必须用黄杨木才能雕成,其他木材则不行,整句话的意思是“你不能把任何木材都雕成风神像(非其才不能成器)”,如果不知道这么一层背景知识,我们是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图的。
再看,因为中英两种文化之间存在不对等,同样的意思在表达方面也会存在不对等的情况。例如,“说曹操到,曹操就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杀鸡取卵”“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一败涂地”“meet one’s Waterloo”,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及表达习惯,就可能会不知英语所云,也不知怎样用英语表达我们的意思。
英语中还有些词的表面意思看上去是一样的,但因为特殊的文化因素,在感情色彩方面却有所区别。比如说“statesman”和“politician”都是“政治家”的意思,但后者往往含有贬义,表示“政客”。只有具备必须的英语文化基础,在词汇学习时,我们才能对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有所理解,否则,即便是所有单词都认识,也不见得就能理解句意及说话者的意图。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必要的单词背诵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利于帮助我们快速积累词汇量从而进行简单阅读,但是词汇学习不能就局限于此。我们还必须还原语言学习的本来价值,即用于交际,它决定了词汇学习不管进行到哪里,最后都要实践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包括词汇学习在内的任何语言习得都应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要想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必要的词汇基础是顺利阅读或表达的前提条件,同时,应该通过科学的阅读结合语境进行学习,扩大词汇面的同时提升猜词能力,并通过积极的查询等方法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71-73.
[2] 朱永生.语境的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24.
[3] 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173-178.
[4] Bronislaw Malinowski.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M].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44:36-42.
[5] Sandra N. Elbaum. Grammar in Context,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5-97,118-110.
[6] 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32-34.
[7] 甘 莉,邹 辉,邓跃平.英语词汇复述简化方案及实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5-87.
[8] 陈 倩.语境创设下的英语词汇学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7-78.
The Impacts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WANG Shuai
(The Oriental Technical Colleg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official language in the world and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of English learners.Varieties of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especially in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force us to find out a more scientific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vocabulary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communicative characteristic of languag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niversal phenomena and problems in vocabulary learning, using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example analysis. It reveals the impacts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in three layers- meaning, culture and capacity. Combining the views from vocabulary, text and culture, this study proposes several methods to learn English vocabulary through context.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context
H319
A
1673-9272(2013)04-0123-04
2013-03-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词汇量广度测试研究与实践” (编号:XJK12YYB017)。
王 帅(1980-),男,辽宁鞍山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