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奕
(西安航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由光大“乌龙指”事件引发的思考
班 奕
(西安航空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通过对光大事件原因的分析,提出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风控机制,交易所应建立异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修改交易制度等对策,使得制度创新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对国内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的影响意义深远。
乌龙指事件;交易制度;金融市场
2013年8月16日11时05分左右,上证综指突然上涨,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权重股均触及涨停。11时05分至11时07分,上证综指短时间内上涨5.96%(相比前收盘),最高冲至2198.85点,在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成分股中,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11时07分至11时15分,股指从2198点回落至2103点,涨幅收窄至1.01%。11时15分至11时30分,股指从2103点上涨至2148点,涨幅3.19%。下午开盘后,光大证券因有重要事项未公告午后停牌。14时22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称其策略投资部门使用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从13时至14时22分光大证券发布公告,股指从2148点回落至2082点,涨幅收窄至0.01%[1]。
当日股指期货市场在11时06分也突然大幅飙升,2分钟内上涨70点,主力合约最高上冲至2390.00点,但在随后十多分钟内将大部分涨幅回吐。
据证监会的通报,经查,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自营业务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包括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均存在严重的程序设计错误。订单生成系统中ETF套利模块的“重下”功能(用于未成交股票的重新申报),在设计时错误地将“买入个股函数”写成“买入ETF一篮子股票函数”。订单执行系统的主要错误是将市价委托订单的股票买入价格默认为“0”,系统对市价委托订单是否超出账户授信额度不能进行正确校验。2013年8月16日上午,交易员进行了三组180ETF申赎套利,前两组顺利完成。11时02分,交易员发起第三组交易。11时05分08秒,交易员想尝试使用“重下”功能对第三组交易涉及的171只权重股票买入订单中未能成交的24只股票进行自动补单,便向程序员请教,程序员在交易员的电脑上演示并按下“重下”按钮,存在严重错误的程序被启动,补单买入24只股票被执行为“买入24组ETF一篮子股票”,并报送至订单执行系统。事后根据上交所的核实:2013年8月16日11时05分至07分,光大证券自营账户共申报市价买入订单数千笔,单笔申报数量从100股至99.69万股不等,系统报单规模达到686亿的交易,由于交易所五档交易模式,挡回了一部分申报,实际到达交易所的申报是234亿元,最终成交72.7亿元。
光大证券的量化投资部门由于软件设计错误,极大地放大了买入ETF基金的份额,导致ETF基金自动按照权重同时买入蓝筹股,蓝筹的瞬间放巨量暴涨,同时推动了其他实行程序化交易的机构的自动或半自动买入流程,形成猛烈的市场同步共振。光大证券相当于在股票市场打响了第一枪,其他机构投资者在听见枪响之后并没有意识到是擦枪走火,认为是市场发出了重大利好的信号。在触发机制下,许多机构投资者的程序化交易迅速反应并大量买入跟进,最终引发蝴蝶效应,导致70多只大盘蓝筹股全线涨停。这是技术操作层面最可能接近事件真相的推测[2]。
(一)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风控机制
1.市场参与者应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
根据光大证券的公告,2013年8月16日,公司策略投资部按计划开展ETF套利交易,部门核定的交易员当日现货交易额度为8000万元,而系统报单规模达到686亿元,而事后光大证券在核查中发现,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这反应出光大证券的内部风控形同虚设。这款系统既然存在重大缺陷,那么光大证券为何在实盘运行之前没有发现?究其根源,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光大证券的策略投资部长期没有纳入公司的风控体系”(证监会通报)[3],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说,大规模资金的调用和调拨必须要有明确的内部授权和内部监管,否则,很难保证下次其他机构不会再发生类似问题。
另一方面,程序化交易逐渐成为现在金融市场交易的主流模式,由于该交易模式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采用高频率大杠杆运行策略和自动交易功能,然而,正是因为计算机控制的高度固定程序性,某一偶发性失误操作可能会触发同类投资机构的自动买卖和止损指令,从而产生远远大于实际市场资金运作的巨大价格变动[4]。所以在程序化交易软件的设计上,也应注意加入一些设置,防止类似低级错误的发生。
2.市场监管者应加强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对监管者来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现行的交易结算制度,存在明显的问题。该制度要求证券公司缴存结算备付金,并在交易结束后的次日缴足结算资金,以完成交易的交收。这就导致证券公司的自营账户可以“超额买入”,进行信用交易。但对于类似72.7亿元这样的巨额交易,交易所系统怎么进行风险控制?如果光大证券账面上没有这么多钱,交易次日又补不上钱怎么办?券商自营享有特权,可以超额下单,上交所纵容券商透支,这本身就是对广大中小投资者的不公平,是明显的违反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制度缺陷。所以,交易所应该改革现有的交易结算制度,加强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
另外,监管者也有必要对一定规模以上的资金异动实行实时监控,要搞清楚资金的来龙去脉[5],可以考虑设立个股和整个市场的“熔断机制”。
(二)交易所应建立异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2013年8月16日11时07分,上交所实时监控人员在分析处理时发现,当日市场异动涉及的股票最大买方是光大证券的一个自营账户,随即问询光大证券,要求其报告说明。在上交所监察部门向光大证券询问情况之后,上交所会员管理、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也分别根据监管职责,要求其尽快查明情况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在此后反复进行督促。11时59分左右,光大证券董事会秘书梅键在对事件情况和原因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轻率地向记者否认市场上“光大证券自营盘70亿元乌龙指”的传闻,误导信息在12时47分发布并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直到14时22分,光大证券才发布公告。13时至14时22分,光大证券卖空IF1309、IF1312股指期货合约共6240张,获利7414万元。同时,转换并卖出180ETF基金2.63亿份、50ETF基金6.89亿份,规避损失1307万元。以上两项交易获利和避损合计8721万元。中国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在内幕信息依法披露前即着手反向交易,明显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构成内幕交易行为。
我们假设此次乌龙事件并非光大证券所为,而是一个大型私募基金的错单行为,那么这个市场大户在发现自己的错单行为之后马上反手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建立空仓是完全合理并完全没有义务进行披露的。退一步讲,如果此次乌龙事件是一个非上市券商所为,那么同样的行为依然合理并没有义务进行披露。今后如果再碰到类似情况,交易所就有义务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而不是任由谣言满天飞。上交所在11时07分就已发现问题出在光大证券身上,如果随后能及时发布消息,就可以避免投资者对权重股票、ETF和股指期货的错误决策。所以交易所应尽快建立异常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即建立、加强交易所直接在盘中对异常交易和大幅波动的提示性公告制度。
(三)交易所应修改交易制度
光大证券在8月16日公开披露错单前,转化卖出ETF、卖空股指期货共获利7414万元,披露后,继续卖空避险,获利1307万元,获利共计8721万元。而当日追高的散户要想获利,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个交易日股票的上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当日买入的股票不能“T+0”卖出;而期货市场主要是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当日买入的期货合约当日可以卖出。这就意味着,当股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股指大幅下滑时,广大个人投资者无法将当天买入的股票卖出,无法规避风险;而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所承担的风险却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对冲。
另一方面,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上通过ETF申购赎回机制,间接实现“T+0”。具有资金实力的大户和机构投资者,可以用一篮子股票换取ETF的方式,卖出自己手中错误买进的股票;而个人散户因资金门槛等原因,缺乏“T+0”的风险对冲工具,在跟风买进后难以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体现市场公平性的角度,有必要进一步抓紧研究论证股票“T+0”交易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领域的创新也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设计也更加复杂,隐藏的风险也更加隐秘。近年来,境外市场“乌龙”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都对金融监管机构提出新的要求,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有效性的监管。
[1] 新浪财经.上交所就光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R/OL].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y/20130825/140316554733.shtml.
[2] 陆成渊. 聚焦本次乌龙指事件的帮凶:“程序化量化对冲交易”[N].钱江晚报,2013-8-17(5).
[3] 王砚丹. 光大证券被罚5亿 “乌龙指”三大谜团待解[R/OL].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09-02/770226.html.
[4] 胡俞越,朱鹤.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敲响风控警钟[N].期货日报,2013-8-20(2).
[责任编辑、校对:周千]
Thinkingon"FatFingerIncident"ofEverbrightSecurities
BANYi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
Through analysis on reasons for fat finger incident of Everbright Securities, the article brings forth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supervisor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various risk control mechanism, establish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abnormal transactions, and modify tactics such as trading system so as to keep system innovation in step with financial innovation.
fat finger incident; incident; trading system
2013-09-03
班奕(1972—),男,河北固安人,副教授,经济学硕士,从事物流管理及金融研究。
F270
A
1008-9233(2013)06-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