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向荣,吕 莹,郑艳萍,周万里
(通化师范学院 化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2003~2004年M.J.Rosseinsky,Susumu Kitagawa等发展了一种采用桥联羧酸和线性含氮配体如4,4'-联吡啶混合构筑的稳定多孔的柱支撑型MOF的方法[1-2].这类框架中,羧基单元彼此联接构成稳定的二维框架,中性的联吡啶配体象柱子一样,连接二维框架的轴向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三维框架.这类框架也可具有很大的孔道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合成了一种中性桥连的含氮配体BPA.BPA,结构特征类似于4,4'-联吡啶,也是很好的柱支撑单元并且具有更突出的特点.首先,BPA的配体的尺度大于4,4'-联吡啶,从而可能得到更大的支持型孔道;其次,BPA配体中含有共轭双键结构,可以进行S-顺式-反式构型转换从而得到更加灵活的框架;最后,这种共轭结构可能会使得到的材料具有分子开关和分子马达的特性,从而可能成为某种智能型孔道材料[3-4]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进一步纯化.Perkin-Elmer 2400LS II型元素分析仪;Bruker APEX II CCD X射线衍射仪.
称取H2BPDC 0.120g(0.50mmol),Cd(NO3)2·4H2O0.061g(0.20mmol)和BPA 0.096 g(0.4mmol)溶于10mL N, N'-二甲基乙酰胺(DMA)中,搅拌后将溶液装入24 mL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20°C下加热晶化三天,然后以每小时10℃的速度缓慢降到室温,得到红色柱状晶体.经DMA溶剂清洗三次后过滤收集.产率约为12%(按Cd (NO3)2·6H2O计算).元素分析(%):理论值:C,57.45;H,5.14;N,9.89;实际值:C,60.64;H,4.92;N,9.32.
表1 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
化合物的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是在SMART APEX II CCD单晶衍射仪上收集,石墨单色器,Mo-Kα射线,测试温度293K. 晶体结构均采用SHELXTL程序以直接法解析,并且用最小二乘法F2精修[5].化合物中的所有非氢原子进行了各项异性修正,其中碳原子被理论加氢.孔道内的溶剂高度无序,用SQUEEZE程序进行了结构修正[6].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见表1.
单晶X-射线研究表明该化合物是一个具有三维的框架孔道结构[6-7].其不对称单元如图1所示,包含一个镉(II)中心,一个BPDC,一个BPA.溶剂DMA高度无序,未标出.在这个化合物中,镉(II)中心采用六配位模式,分别与来自三个不同的BPDC配体上的羧基的四个氧原子和二个BPA上的氮原子配位.BPDC配体上的羧基分别采用双单齿和双齿螯合的配位模式,从而构成一个的二核镉簇.每个二核镉簇与四个BPDC相连,构成了螺旋桨状的平面排列模式.空余的四个轴向配位点被四个BPA占据.相应的配位原子的键长、键角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图1 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球棍部分表示不对称单元)
图2 化合物空间堆积方式、孔道结构 图3 PCU拓扑结构及三重互穿
从空间堆积方式来看,每个镉簇连接四个BPDC,构成一个无限的平面四方状的格子(图2,图3).BPA连接格子节点轴向位置,从而形成柱撑型结构.有意思的是轴向的BPA配体是二个而不是一个,成两两平行的排列方式,从而形成了双柱撑的结构,这样形成的框架更稳定.整个框架形成长方体型的三维孔道开放结构.化合物沿三个方向均有孔道.以每个平面长方格子的对角线金属原子的距离计算,孔径的最大尺寸为28Å,最小尺寸为21.0.如果按照长方体对角线计算,则距离为28.5Å.DMA溶剂客体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填满了整个孔道并稳定了整个三维结构.框架的拓扑分析表明.每个镉簇可以看成一个六连接的节点,而每两个BPDC看成是线性的连接器,从而构成了一个类似MOF-5型的pcu网络拓扑结构的三维框架.该框架为互穿型的结构,也就是三个PCU网络框架彼此互穿.如此的连接方式使得框架出现了沿三个方向的一维孔道变得很小.
采用标准PLATON程序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剂可填充的有效体积为501.5Å3,化合物单胞体积1650.0Å3,有效孔积率为33.1%(假设DMA溶剂客体已被移除).这意味着互穿结构降低了孔积率.该化合物是一个潜在的孔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物和我们已经报道的一个结构式同构.二者的区别在于孔道中的溶剂客体不同,另外二者的晶胞参数和部分键长键角有所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框架具有某种动态性质.
图4 化合物1的XRD分析
晶胞参数的不同意味着化合物框架可能是动态的.为了进一步调查多孔框架特性,我们对样品在不同溶剂中的PXRD数据进行了分析.样品在室温下不溶于丙酮溶剂.参照我们以前报道的方法,将样品丙酮浸泡3天使孔道中的溶剂DMA与丙酮交换.此时晶体变得不透明,但其结晶却仍然保持.PXRD分析显示主要的衍射峰位置发生了移动(图4,b和c),这表明,框架发生了某种转换.将丙酮交换后的样品在DMA中浸泡2天,DMA与丙酮再交换,再生后的样品的PXRD衍射峰与原始样品的PXRD衍射峰基本一致.因此,框架转换在丙酮/客体DMA溶剂分子系统是可逆的.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BPH配体具有灵活的结构,因而晶体主体结构是一种动态框架.在和客体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框架和孔道产生了收缩或扩张.化合物框架的这种在室温下丙酮/DMA溶剂中发生可逆的转换能力,提供了对分子选择性吸附和分离的可能.
我们利用刚性桥连的羧酸配体,BPA作为中性桥连含氮配体,与金属Cd反应,合成了一个柱撑型的孔道结构.由于BPA配体的灵活性,在不同的溶剂下往往会得到动态的孔道框架,XRD分析表明化合物的孔道具有某种动态特性.这种动态框架可能用于分子识别或药物缓释.
参考文献:
[1]Eddaoudi M,Kim J,Rosi N,et al.Systematic design of pore size and functionality in isoreticular MOF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ethane storage[J].Science,2002,295(5554):469-472.
[2]Vodak D T,Braun M E,Kim J,et al.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structed from pentagonal antiprismatic and cuboctahedral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J].Chem Commun,2001,(24):2534-2535.
[3]Ferey G,Mellot-Draznieks C,Serre C,et al.Crystallized frameworks with giant pores:Are there limits to the possible?[J].Acc Chem Res,2005,38(4):217-225.
[4]Ferey G,Serre C.Large breathing effects in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hybrid matter:facts,analyses,rules and consequences[J].Chem Soc Rev,2009,38(5):1380-1399.
[5]Sheldrick G.A short history of SHELX[J].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2008,64(1):112-122.
[6]Spek A L.Single-crystal structure validation with the program PLATON[J].J Appl Crystallogr,2003,3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