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鹏,翁艾罕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武汉430060;2.海南医学院检验系,海南海口570100)
尿液渗透压的测定有助于准确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但因其测定需特殊的仪器且操作繁琐。日本Sysmex公司建议用UF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电导率结果来作为尿渗透压和肾脏利尿作用的替代指标[1]。目前新一代UF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UF-1000i)更能够分级报告尿电导率结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参数最为临床忽略,为探索这一参数在临床上的适用性,现将UF-1000i测定出的电导率与渗透压值进行比对分析,以期可在日常的尿常规检查中估算出渗透压值,使电导率参数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日本Sysmex公司的UF-1000i及配套试剂,测试前经过校准。先进公司3300型微渗透压仪,测试前用高低两种配套参考液校正。
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要求近1个月无服药史及发热,无泌尿系统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风湿病等全身性疾病,无泌尿系统疾病的家族史、泌尿道外科手术史及泌尿道结石史,无浮肿症状,女性在非月经期内。统计有效人数为1 064名,其中男473名,女591名,年龄(45.3±36.7)岁。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11月因泌尿系统疾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13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其中男78例,女59例,年龄(44.2±34.8)岁。所有标本均在2 h内完成测定。
1.参考区间计算 检测健康人群1 064名晨尿尿液电导率,计算出均值、标准差、P值、Z值和95%可信区间,得出正常人群电导率参考区间。
2.相关性分析 随机选取来本院就诊的13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晨尿标本分别测定其电导率和渗透压,然后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正常人群参考区间计算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建议使用统计学方法[2],以检测健康人群0~95%为参考区间,95%上限的数值为基准界限值计算值。将测定的137例尿电导率和渗透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直线回归分析。所有的统计处理均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中完成(包括正态性检验、均值、95%上限等)。
尿液电导率检测结果为(17.9±6.3)ms/cm,95%可信区间为(5.56~30.29)ms/cm,经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 Z值为 0.906,P值为0.385,呈正态分布见图1。
在这137例尿标本中,电导率在参考区间内(5.56~30.29 ms/cm)的有83例,其电导率与渗透压经相关性分析r=0.852,两者有直线关系,冰点渗透压对电导率的回归方程为Y=34.18X-42.29[见图1(a)];电导率超出参考区间的有54例,其中低于参考区间23例,高于参考区间31例,其电导率与渗透压经相关性分析r=0.985,两者有直线关系,冰点渗透压对电导率的回归方程为Y=32.34X+4.12[见图 1(b)]。见表 2所示。
表1 正常组和超出参考区间组相关性分析
图1 参考区间内及超出参考区间的电导率与渗透压的相关性
渗透压代表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渗透活力粒子)数量,与质点的种类、大小及所带的电荷无关[3],尿渗透压是传统监测肾脏浓缩功能指标之一,其测定值主要决定于尿中电解质及尿素的含量,影响尿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晶体性溶质,特别是离子化的溶质微粒,不能离子化的物质及大分子物质影响小,可忽略不计[4-5],与电导率既有相关但又有差异。在一般检验科及基层医院中,常用到测定渗透压的方法是折射法,其通过测定尿液的比重和折射率,直接查表得出的对应的尿渗量和固体量,而在肾病专科研究中常用到的测定尿渗透压的方法是冰点渗透压法,即通过冰点渗透压仪直接测定尿液的渗透压值。但这2种测定渗透压的方法均需要特定的仪器且操作繁琐,随着UF-1000i在检验医学领域上的应用,电导率的检测比原有方法更便捷,该分析仪测出的电导率单位为ms/cm,表示长度为1 cm尿液标本有多少个毫西门子的电阻。其原理采用的是电极法,操作过程是样品进入流动池之前,在样品两侧各有1个电极传导性感受器,它接收尿液样品中的电导率信号,并将电信号放大直接送到微处理器,通过处理将结果计算出来[1]。其检测可在日常的尿沉渣常规检查中完成。
鉴于UF-1000i电导率的参考区间少见报道,所以我们先进行了其参考区间的调查,如表1所示1 064名体检人群尿液电导率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其参考区间是5.56~30.29 ms/cm,与文献[6]报道差异不大。另外,从表2中不难看出尿电导率无论是正常区间内结果或超出正常区间的结果均和渗透压之间呈高度相关性,尤其是超出正常区间的电导率,其结果与渗透压之间相关系数更是达到0.979。我们认为超出正常区间结果的相关性要好于正常区间内结果相关性可能与异常区间范围小和入围病例数较少有关,下一步我们将收集更多病例再进行研究。上述结果表明,临床上使用尿电导率指标也能作为评价肾浓缩功能的良好指标。由于电导率是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点电荷,主要反映的是尿液中离子的浓度,导电能力的强弱和溶液所含的电解质的浓度和电荷数量成正比,因此,电导率参数不仅对糖尿病、尿崩症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通过电导率监控、预防某些结石病的发生,有利于结石病的治疗[7]。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电导率结果与渗透压之间有密切关系,而UF-1000i的使用使尿电导率结果能在常规的尿液检查中获取,具有方便、灵敏的特性,所以用尿液电导率来代替渗透压测定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新途径,甚至可以作为体检普查项目,早期发现并预防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相关的疾病,这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提供依据。
[1]Gazinsky E,Boege F.Urine screening with the UF-series analysers:the use of urine conductivity as a surrogate marker of urine osmolality and renal diuresis[J].Sysmex J Int,2002,12(2):76-79.
[2]Solberg HE.A guide to IFCC recommendations on reference values[J].J Int Fed Clin Chem,1993,5(4):162-165.
[3]丛玉隆,马骏龙.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
[4]Lord RC.Osmosis,osmometry,and osmoregulation[J].Postgrad Med J,1999,75(880):67-73.
[5] 寇丽筠,陈宏础.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1-102.
[6]顾可梁.尿电导率测定及应用现状[J].检验医学,2008,23(4):442-443.
[7]Devuyst O.Dietary salt and renal stone disease [J].Lancet,1997,349(90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