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一直是一个国家关注的大事,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生长环境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管教等也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影响着孩子对人生的认识,对其价值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本文主要是通过一小习语来看中国人的家庭教育现状,同时,也将其与美国人进行对比,一次来反映中国人在家庭教育方面问题。
关键字:小习语;中国人;家庭教育现状;美国人;问题
正文: 即将升入大学选择专业,即将从大学毕业选择工作类型……这些都是我们会遇到的问题,当有人问你的选择时,我们的回答是怎样呢?
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发现中国的孩子比较倾向于这样回答:“我爸说”,“我妈说”,“我爷爷认为”,“我爸妈希望”,“我爸妈认为"……,这些小习语的共同特点很明显,主语都不是说话人自己,全是说话人的长辈,基本上为其父母。听见这些回答,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孩子的家庭教育时候出现偏差,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的依赖长辈,即使已成年也是依靠长辈来为其做决定呢。
事实上,从这些回答中,我们的确看见了中国人家庭教育的问题。现在的中国家庭太过溺爱孩子,将孩子完全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让其完全依赖自己,不能独立,所以在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时,他们会听从父母的安排,失去自己的主见。现今,中国的GDP持续上升,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这也是现今中国孩子受到溺爱的条件之一,父母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而逐渐转好的经济条件无疑是为其宠爱孩子提供了条件。也正是父母(长辈)的这种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过度依赖,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管做了任何事,闯了任何祸,一切都有父母(长辈)在后为其善后”的思想。父母(长辈)的教育方式出现偏差,该管教的时候却放任孩子的行为,总跟在孩子后面为其解决问题,这就自然而然的教给孩子依赖,不能独立行动,也因此没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凡事都依靠父母,只要按着父母给其指定的计划走,自己失去主见,没有自己的目标,又怎么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呢。同时,凡事依赖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怎么能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生存下去呢!
反观美国,当美国人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却偏向于:“I think”,“I believe”,“I want to”,“I hope”……等习语。很明显美国人的回答主语都偏向于自己,这也就看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区别,美国人独立,在面临选择时能够自己作出决定,根据分析,这可能是与美国人的信仰有关,美国人信仰自由(Liberty),崇尚自主(Democracy),所以在美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参与的成分不大,为了能让孩子保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这也就造就了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家庭教育的好坏更是决定了孩子以后未来的路,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适时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后果,让孩子学会独立。过度的将孩子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下之后让孩子失去能够让他们飞翔的翅膀,在独自面临险境时只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作者简介:陈青云(1991.07-),女 ,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09级学生,研究方向:英语;李 婕(1991.04-),女 ,湖北武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09级学生,研究方向: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