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的现实意义

2012-12-31 00:00:00郑红梅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个党风问题,是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风;党建
  学风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和原则的体现,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精髓和灵魂,是我们的事业得以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学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风问题,是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毛泽东同志把它称为党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对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问题落实论述。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完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乃至指导思想的确立,都是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产物。以端正学风促进党的建设,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每当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都十分强调要以端正学风促进党的建设。
  1941年,我们党在延安创造性地开展了整风运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的纲领性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内涵,为全党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础。他告诫全党同志必须重视学风问题,“如不纠正这类缺点,就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互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96页)整顿学风被提到搞好党的建设的高度,要求全党务必抓紧抓好。通过抓学风、促党风,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建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一贯重视学风建设。1978年,我们党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党牢固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端正了学风,明确了党的思想路线,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扫清了思想障碍。以后,邓小平又多次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堪称全党的楷模。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贯思想,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把学风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尖锐地指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1998年7月17日《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就形势下如何端正学风,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由其是最近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马克思主义党政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集中体现。
  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端正学风,促进党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学风,已经被提到能否保持执政党地位、能否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行动纲领和完成新时期目标任务的高度。为此,党中央郑重要求“全党必须在学风上有一个明显进步”。只有学风端正了,党的建设才有正确的前提,现代化建设事业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新形势下我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许多是与学风紧密相连的。学风上存在的问题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与党的性质、宗旨不相符合,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党的建设。
  当前,在学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的放矢”或“有的无矢”,理论不能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有了新的做法也不能及时把它上升为理论,在更高的层次上加以认识,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行;有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唯书唯上,搞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僵化的教条,凡事都要到马列的本本、上级的指示中寻找现成的答案,因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当他们在本本中、上级的文件中找不到现成答案时,就觉得无所适从;有的沉湎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严重,喜欢“刮风”、“跟风”,一个口号接着一个口号,工作虚报浮夸,摆花架子,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哗众取宠,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做文章,这些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武装自己,而是为了包装自己甚至是伪装自己,言行不一,搞“双重人格”;有的学习不扎实,浅尝辄止,深入不进去,满足于背几个名词、提几个口号,懂得一星半点就自以为是;还有的是以干代学,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片面地强调“干”,认为工作干好了自然就能说明理论学习好了,等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那么,为什么会导致学风如此不正呢?细究起来,其原由主要有三:
  认识模糊,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用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变味了”,不愿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发生动摇,是造成学风不正的症结之一。
  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个人主义作怪,党性观念弱化,是造成学风不正的症结之二。
  制度不健全、评估不科学,学与不学、用与不用一个样,没有真正把学风情况列入干部使用考核的重要内容,缺乏应有的激励、制约机制,是造成学风不正的症结之三。
  学风不正,严重影响和危害了党的事业,直接干扰了党的建设,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我们的时代需要好的学风,党的事业需要好的学风,好的学风需要从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党员自身做起。要在全党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改革和建设的伟大任务。”
  三、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根本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深刻揭示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科学内涵,是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党建工作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注重在学懂通用上下功夫是新时期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前提
  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要在学懂通用、掌握马克思主义真谛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但是,对此有些同志发生了动摇,他们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思想上迷茫;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存有种种疑虑,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任危机”。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带来行动上的懈怠,导致对理论学习的放松。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排除干扰,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信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信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不动摇,不断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重要论述的坚定性、自觉性。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才能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从而进一步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二)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注重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新时期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关键
  创新是始于现实,现实推动创新。衡量一级党委、一个领导干部学风是否端正的显著标志就要看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创新,是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最本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8页)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正在做的事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勇于开拓创新,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实际,既要依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又不拘泥于个别具体结论,善于打开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新办法、新对策;既要大胆实践、敢为人先又不忽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实践。
  (三)贯彻整风精神,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有效途径
  学风问题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和每个党员的思想作风、个人品质密切相关。学风是世界观的反映,学风问题也是个世界观的问题。端正学风,必须从加强世界观改造入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借鉴“三讲”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继续深入进行思想作风整顿,切实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以“整”促“学”,以“整”促“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搞好经常性的思想作风整顿,促进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现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人格发生严重扭曲,因而导致学风上出现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对此,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搞好经常性的思想作风整顿,围绕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剖析,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
  强化党性意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内化为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言论与行动相一致,把握好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党性观念,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
  (四)完善和学风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营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保证
  如何使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在端正学风上,做到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切实把学风建设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健全和学风紧密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靠制度把学习与实践联系起来,把上下监督结合起来,把检查考核与奖优罚劣配合起来,使学风建设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只有把学风建设和单位、个人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建立健全学风考评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风建设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泰.马克思主义学风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郑红梅(1977-),女,安徽淮南人,安徽省淮南市禹王排涝站,安徽省委党校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法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