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势下,高校管理面对诸多新问题,要使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面貌迈上一个新台阶,就需要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管理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滞后,已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改革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及管理创新的研究,不断将高等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良性发展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良心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够加快培养和谐社会的主体。同时,可以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为准则,切实把握学校的发展建设方向,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工作。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利于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力量和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行政化现象严重
在很多高校内,学术领域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多干涉,管理者以官本位态度对待工作,降低了科研人员的话语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行政管理结构不恰当
由于高校管理机构大量参照了政府机构的设置情况,造成学校管理机构人员臃肿、效率下降。同时,监管和激励机制的缺乏,也影响了管理的效果。
(三)行政管理权责不明确
很多高校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忽视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也不认真进行调查分析,管理者总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或经验,对决策进行确定,这使得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欠佳。
(四)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领导将专业不对口、岗位素质不达标的人员安排在了重要工作岗位上,使得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影响了学校行政管理水平。
三、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对策
(一)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果。管理人员应该主动掌握现代管理学知识,用先进的行政管理方法,对学校工作进行管理。必须强化管理者的服务精神,履行自身使命和任务。同时,学校应该积极吸引高素质管理人才,并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切实有效的岗位技能培训。此外,高校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自身的工作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果。
(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高校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是以学生为重点而开展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主动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放在首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管理者还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广大教职员工办实事、解难题,激发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学校也应该主动作为,满足管理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为管理者创造良好的个人进步环境,树立工作好坏决定自身前途的用人机制,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热情。
(三)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高校领导者应该以现代管理学为抓手,实现学校管理的正规化、科学化和决策的民主化、法制化。这就要求,在行政管理人员具体工作中,必须树立管理的服务意识,坚持法律规章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促进学校行政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四)加强行政管理部门权责对接
随着我国高等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行政管理机构日渐庞大。人员臃肿、权责不清的问题日益突出。行政管理相关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发生交叉,造成相互间发生推诿的现象比较明显。同时,部门与部门间没有做好工作的有序对接,也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因此,必须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做好工作间的良好对接,从而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运行在正确的秩序下。
(五)创造性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
高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提倡创造性的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采用诸如自动化办公、网络办公等现代化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四、结语
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行政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学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采取增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加强行政管理部门权责对接、创造性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等方式,使学校行政管理工作面貌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万冬,金丽莹. 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建设[J].中国市场,2011.
[2]朱德林. 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南都学坛, 2009(09).
[3]晏玉霞.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J].管理观察,2010(07).
(作者简介: 吴红飞(1972-),女,浙江天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浙江大学安全保卫处,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