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啦啦操运动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给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尤其是舞蹈啦啦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尤其好,而随着新竞赛规则的出台,舞蹈啦啦操呈现着新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新竞赛规则下的舞蹈啦啦操的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对舞蹈啦啦操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竞赛规则;舞蹈啦啦操;特征
啦啦操,是现当代以来出现、发展和兴起的新型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无限冲击,更是集竞技、表演、娱乐和健身功能于一体,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自2000年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出现至今,它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我国不同行业范围内发展壮大,其青少年喜爱程度和群众普及度令人惊叹。《2006~2009年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以下简称旧规则)和《2010-2013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的出台使我国啦啦操运动迅速发展并不断走向正轨,并由两广地区发展辐射至全国,其中以校园啦啦操发展最为迅速。根据新竞赛规则,舞蹈啦啦操总分100分,其中编排分为50分,这就意味着艺术编排在舞蹈啦啦操比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鉴于此,笔者对新规则下的舞蹈啦啦操的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为今后的舞蹈啦啦操编排提供参考,为舞蹈啦啦操编排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
一、舞蹈啦啦操的定义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多种舞蹈元素的动作组合,结合转体、跳步、平衡与柔韧等难度动作以及舞蹈的过渡连接技巧,通过时间、空间、方向、造型与队形的变化,表现出速度、力度与运动负荷,展示运动舞蹈技能以及团队风采的竞赛项目。
二、舞蹈啦啦操运动的特征
(一)外显性特征
1.舞蹈啦啦操表演形象的动感活力性。从外观上来看,舞蹈啦啦操运动融功能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突出体现着一种健康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因此表演竞赛要求队员必须有一个青春靓丽的外形,明快抢眼。男运动员需要体形均匀,拥有显著的肌肉线条;女运动员要具备明快的肌肉曲线美,皮肤润滑,有比例匀称的上下肢。所有的队员要求具备当今青少年的健康美与青春美,五官端正、青春靓丽,具有相当的动感活力性。
2.啦啦操表演技术的风格突出性。技术特点即技术风格。舞蹈啦啦操运动对应的技术特点与舞蹈和健美操相异,是全部肢体类动作在运动过程中经由短暂加速与定位制动来达到其特别具备的“激情力度感”,适当的慢板动作只能够当做过渡的动作呈现。
3.舞蹈啦啦操表演组织的团结协作性。啦啦操运动以集体形式开展活动。团队精神是最显著的特征。新竞赛规则规定:参赛人员性别不限,人数可以是8至24人。只有人数达到一定量后,才能编排更多的创造性、复杂技巧的动作及更多层次的造型,完成更多的空间转换及队形变换,使造型构图饱满,才能真正体现啦啦队运动的魅力。舞蹈啦啦操运动为实现技能的配合与实施的默契,要求在技能上需要队员间的配合技术、经验交流。舞蹈啦啦操在队形变换中彰显成员的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团队的整体机能发挥最大的限度,强调队员之间的互相激励与配合,从而争取实现团队的目标。舞蹈啦啦操运动满足了社会、市场及学校背景下多种角色的需求,多样化地适应于校园的竞赛以及职业体育的娱乐功能。
(二)内隐性特征
1.集中体现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精神。国外的人们把啦啦操称作smile sports“欢笑运动”。啦啦操运动从最初体育赛事的附属品逐渐发展为一项独立的竞技赛事,有世界杯、锦标赛等。舞蹈啦啦操队员身上蕴含着无限的热情和魅力,不管队员的外部形象或者内在品质都会表现出青春美丽、蓬勃向上的气息。
2.强调通力合作、集体至上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由协作精神、服务精神与大局意识三者统一来表现的。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基础是尊重个体的成就与兴趣,全体队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最高境界。舞蹈啦啦操是通过团队竞赛的形式来开展的,因此团队精神在运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是啦啦操运动最重要的因素。
3.凸显奋斗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在舞蹈啦啦操运动中,不同的手势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例如团结、拼搏、力量、胜利、自信、勇往直前等。“一手叉腰,一手握拳,向身体前上方冲起”代表勇往直前; “握拳,翘起大拇指”代表加油,你很棒。
4.培养个人综合能力、提升领导能力。啦啦操队员cheerleader,可译作“欢呼的领导者”。能够成为一名勇敢的“啦啦操队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最有价值的经历之一。作为职业或者是公众生活的头衔,它仅次于橄榄球四分卫的角色。此荣誉等同于高校体育运动中的英雄以及其他学生中的领导者。欢呼引领者具有超凡魅力,是高大的领导者,他们由于良好的声望与品性,有目共睹的领导能力被选中。橄榄球四分卫和啦啦操队员都是大学生活中领导阶层的象征,这也将有助于转换为日后的职业成功。许多企业都乐意雇佣有啦啦操运动经历的员工,因为他们懂得顾客心理、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有坚守目标和迎接挑战的勇气。当今美国社会的许多名流,比如前总统小布什、好莱坞影星桑德拉、布洛克等,都有过参加啦啦操运动的经历。
参考文献:
[1]庄培厚,魏锦龙等.对中国啦啦操运动的研究[M].延安大学学报,2009(6).
[2]张小龙,王静.论啦啦操在我国高校的推广[M].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10).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