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道德失范行为:道德功利性明显,价值取向扭曲;道德权利与义务相分离,社会公德意识淡漠;道德冲突及困惑加剧,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对此笔者从多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伦理价值链断裂;西方思潮及网络传媒冲击;学校德育体制缺陷;大学生自身成长特点等。并提出政府唤起社会记忆,重构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高校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等干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
一、大学生道德失范概述
道德,是人们借助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生活习惯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托,也是社会意识转型的敏感地带。道德规范就是对道德关系、品德等提出的行为要求。而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笔者认为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个体或群体在道德形成中出现的各种程度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和行为。大学生历来被视为“天之骄子”,理应有理想、有追求、有素养,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然而由于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时期,复杂、多元的社会图景及诸多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大学生缺失崇尚道德、信守良知、勇担责任的担当等且形势愈演愈烈。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表现
(一)道德功利性明显,价值取向扭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协调甚至是畸形发展使当代大学生面对职业理想和现实社会需要的矛盾、生活理想与现实经济条件的差距时,对优秀的传统道德产生了强烈抵触情绪,加上富二代、官二代、房奴等冲击与震荡下,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与倾斜,判断事物的价值不在于精神层面而取决于物质层面,模范人物已不再值得崇拜,而有权有是有钱的阶层成为心中的偶像,出现了正义与邪恶的错位及“学习无用论”“一切向钱看”的极端理念,表现出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倾向。
(二)道德权利与义务相分离,社会公德意识淡漠
当前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膨胀及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过于强调自我在道德生活中的权利,推崇“人人为我”的自私主义,拒绝履行甚至漠视道德的义务。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甚至缺乏。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课堂上,逃课、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发短信打电话、在课桌上乱写乱画、在教室吸烟吃零食;图书馆中,高谈论阔、谈天说地任意讲话、随意撕毁折叠公共图书、馆内占座现象屡禁不止。日常生活中,在网上发布不健康消息、随地吐痰扔垃圾、在公共场所举止不得体等。
(三)道德冲突及困惑加剧,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
纵观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实践,道德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存在着诸多的的冲突和矛盾,令当代大学生甚至是当代所有青年无所适从,一方面社会市场经济中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信条,另一方面在社会道德领域内却主张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方面社会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商品的流通,鼓励社会大众参与消费,而另一方面在道德领域却提倡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实际的生活与社会的道德规范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加剧了高校大学生的角色混乱及道德困惑。于是在高校校园里大学生比吃比穿,不顾窘迫的家庭条件把自己佯装为阔小姐、公子哥;班干部、党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过程中存在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老师等一系列不该有的诚信缺失现象。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
1.社会转型时期伦理价值链断裂。我国进入改革深化的转型期后,道德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同步,各种新型的社会的关系还没得到相应规定,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随之而来的伦理价值链断裂精神家园逐渐丢失、德性伦理逐渐沦丧、道德冷漠继而引发道德失范。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信息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耳濡目染这些社会负面现象,与之前通过学校、家庭、媒介等途径获得的道德价值观念存在明显冲突和碰撞,强烈的对比不适感充斥着内心,进而渐渐开始怀疑、动摇甚至排斥社会主流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
2.西方文化思潮及网络传媒发展对大学生的冲击。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西方文化思潮也随之传入中国。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其强大的科技优势,大肆宣传西方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文化选择能力薄弱,批判鉴别能力不强,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趁虚而入。
同时,当代网络传媒多元化及开放性也是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因素之一。网络的虚拟性削弱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使部分大学生很容易摒弃道德约束力和规范要求,产生人格的异化;网络的自由性弱化了道德责任感,使大学生个人主义滋长,自由意识泛滥,甚至将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的技术高超的表现。
(二)学校层面——德育体制缺陷
德育体制虚无主义和包办主义突出。应试教育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中虚无主义和包办主义盛行,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包办主义则是指学校扮演规训者和权威者的形象,忽略学生德育的真实情景,以简单机械教条化的方式传递道德知识。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不会去做的尴尬教育结果。另外,德育内容层次脱节,顺序倒置。在中小学大呼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在大学却强调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等社会公德。这种倒置问题也使学校德育始终处于无序状态。
(三)大学生主体自身的成长特点
一方面,缺乏信仰,精神家园匮乏。信仰是指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儒家、佛家、道家三大主流信仰,让处于各个阶层、各种遭遇的青年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属与寄托。然而流传至今,受多方因素冲击,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普遍没有信仰,精神家园找不到共鸣。很容易陷入举足无措的迷茫。
另一方面,易受物欲侵蚀,价值选择失衡。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而独立能力却还不强,很容易受到物欲侵蚀,价值选择失衡。为了买iPad手机,17岁的小男孩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为赚零花钱,个别女大学生不惜出卖身体,并将这种“致富”之道推荐给同学好友……“金钱至上,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逐渐成为当下很多女大学生的处事准则。
道德失范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将有可能导致社会公德水平的滑坡。因此,必须对此现象进行干预。
四、干预对策及建议
(一)唤起社会记忆,重构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形成并非大学校园自我产生的,也不是书本上传承的,这与社会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因此政府要通过唤起社会记忆,重构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管理,加大精神道德文明建设模式,帮助当代青年明确社会责任,找准社会定位,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效的融合。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社会道德风气,使社会成员形成较为一致的愿景,用真实真切真情的社会热点事件来消解相互之间的隔阂感、陌生感和不信任感。对不到的行为给予重罚,对优秀道德行为进行表彰宣传,在社会中掀起学正气、讲道德的风尚,创造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的基地,应该意识到目前德育体制的缺陷。通过德育目的理念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明确德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生活,要多用案例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德育的内容要源于学生生活,即要从生活中树立榜样;德育的方式要贴近学生生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辩论会、主题班会等;同时还要亲历学生生活进行德育活动,这就要求辅导员及班主任关心学生,融入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近况,进而真正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形成道德共同体。
(三)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
“解铃还须系铃人”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生个体和群体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觉悟了,才有可能做到道德规范。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具体而言。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观点,首先,高校大学生要全面认知自我,悦纳自我的优缺点,明白自我价值之所在,坦然面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差距;其次,明晰自我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明白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相互的团结合作,在沟通和交往中诚信待人;再次,从盲目自发走向自由自觉。对各种思潮及现象理性客观归因完善并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
参考文献:
[1]谢晖.当代青年的道德表现与体系重构[J].当代青年研究,2012(04).
[2]郑敬斌,王立仁.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研究,2012(04).
[3]靖国平.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9(3B).
[4]甘彩红,陈科屹,查竞龙.当代大学生学习师范行为的现实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2011).
(作者简介:谭 平(1990-),女,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