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调整尝试

2012-12-31 00:00:00虞素霞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新疆的高中政治课有很多新的变化,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从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出发,适应这些新的变化,适应新课改潮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最终使教师自身专业获得成长,使学生能够通过政治课学习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进步。
  关键词:新课程 ;改变;调整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疆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学科有以下改变,第一,教材由原来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哲学常识》上下册、《政治学常识》全一册改为现在的必修四本教材,分别是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考试名称由把原来的高中政治会考改为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和民族团结教育考试。第三,考试时间由原来的高三第一学期末提前到高二第二学期末。第四,由原来单一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学习状况改为课程模块的学分认定。第五,课程评价由过去注重结果改为更多的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于理科班学生而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是高考的科目,学生从高二开始尽管还要学习一年的政治,但是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对付省级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自然降低了许多,因此,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致也大大降低。今年,我和高二年级另一政治教师对我校十个理科班六百多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平时花多少时间学习思想政治”一栏中,百分之八十多的同学选择了除了上课业余基本不花时间,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同学选择了稍微化一些时间应付作业;在“喜欢怎样的政治课”一栏中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选择了内容生动丰富,形式多种多样,轻松无压力的课。
  从这次调查,可以看出当前的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很强,面对高考的诸多任务和压力,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该重点学什么,不该重视什么;他们也知道应该怎样安排所谓的主课和副课的时间,况且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难度不大,对绝大多数的同学而言通过考试基本没有问题,即使有个别同学通不过政治考试,对他参加高考也没有什么影响,对自己的前途也根本无关紧要,这些现实情况会让大多数理科生轻视政治课,让他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必要在政治课上认真听课,更没有必要在课下浪费时间学习政治。他们对待政治课普遍是应付态度,如果老师讲得生动一点,他们还稍微听听,如果老师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他们就会觉得无趣无味,或做理科作业,或呼呼大睡了。针对这种现状,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想要在理科班正常上课,尤其是尽量少些折磨的上课,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办法和策略。
  我在几年的理科班教学实践中,根据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如下调整,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很不错。
  第一,由原来的从教材出发调整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材的内容,从根本上说,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些理论可以说相对都是固定的,而我们面临的高中学生却是活动的,尤其是高中学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从书本出发,进行“本本主义”的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变化实际,那么政治学科就会离学生越来越远,政治学科的内容也会失去吸引力,让学生不爱上政治课,逃避上政治课。教师必须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对于教材知识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进行讲解,少讲那些既抽象又离生活较远,让学生难学难懂且又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知识,多讲一些具体的、学生又感兴趣的知识。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上好政治课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上好这一课,就无法很好地立足社会,无法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探索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位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和不断反思的问题。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心理及发展规律。诸如老师教授《生活与哲学》时,应该首先充分了解对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用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通过教学一定让使学生认识到学好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可以受益终身。如《生活与哲学》教材,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哲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来讲,比如如何辩证的看待学习成绩和早恋等话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必修四个模块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需要,老师应该帮助学生重点把握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不要给学生施加额外的压力,但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政治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会更好地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诸多挫折和困难,学会许多在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每年高考的各学科都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在一起,命题围绕着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当年的有关热点通过政治课才能更深的了解和理解。
  第二,由原来的注重知识讲授调整为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的政治课,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又要进行思想教育,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只要教师讲解知识清楚,分析理论透彻,学生就会被知识所吸引,自然而然的会有学习兴趣,从而热爱学习。近几年我却发现,现在的学生非常急功近利,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文科班学生会自觉自愿的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是真正的对学科知识本身会培养兴趣,感兴趣,而理科班的学生多数对待政治课的态度是无所谓,无关紧要。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任何一个政治教师,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内容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的吸引力的,那么久而久之学生选择漠视和轻视政治课了。我在教学中,越来越发现,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和接受知识。对于理科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和感染力。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是学习的主导者,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上课状态的影响。如果任课教师上课时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注意调整语速语调,采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学生的积极情绪会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围绕着老师的讲课。如果任课教师缺乏激情,语言平淡,学生不由自主会深受感染,产生疲倦感,对老师的讲课逐渐失去兴趣。
  其次,教师要适当采用新型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运用课本知识结合现实的社会现象,再辅助以新型的教育方法,一定能吸引学生。《文化生活》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集体看电影、参观文化宫、科技馆等,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理解课本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多采用一些讨论课或者辩论课,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收集一些成语或谚语来证实和丰富课堂知识,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容易让大脑产生疲劳,让人的注意力变得迟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避免学生感觉单一、枯燥,否则,学生的注意力会不断下降,时间久了还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比如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增加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还会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识记、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觉上政治课有事可干,让大家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简单的坐着听。
  比如在《文化塑造人生》一课中我让学生品读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感受诗的韵味,从中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实践证明,我所采取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调整尝试,是有益地有效地,近几年我所带的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有强烈的认同感,兴趣越来越浓厚,也越来越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他们取得的考试成绩也很优异,这些变化是我所预期的,我很欣慰也在继续摸索实践,一届一届的学生会有新的变化,我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与学生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第七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