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关系谈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2012-12-31 00:00:00张小敏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教师和学生、教和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当前的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改善师生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关系;独立性
  王策三在《教学论稿》中提到,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那么,教和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传统的教学关系中,以教为中心,学跟随教;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教师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教的意识,最终导致了对学的控制。但是,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是指很多东西要靠学生独立学习的。如果我们一直以教为主,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这样的教学关系,可以说是完全把学生定位在依赖性上。从而无视、低估了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独立要求,最后致使学生的独立性不断丧失。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是不断从依赖走向独立的。
  一、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性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和人之间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包括类型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等。即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的智力也不尽相同。所以,教育不能一刀切,应当帮助学生扬长补短,充分挖掘个人的潜力。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智力获得了发展,个性也在不断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因人施教;根据不同的人格特质,因势利导。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他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指出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学生的前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教学活动因人施教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此外,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的提高,也适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学生的更高的发展要求。
  二、关于学生独立性的解析
  关于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本文主要是指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包含学生独立生活等其他独立能力的论述。因此,我们要明确独立学习的含义、特点等内容。独立学习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独自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不借助他人的帮助,凭借自己拥有的经验、能力、知识等,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首先,自主性是独立学习的第一个特征。自主性是指学生对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习结果预期等问题有自觉的反应和意识。它突出表现在学生针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改变、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上。此外,在学习活动之中,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进行观察和调整。自主性的强弱对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的好坏,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单独性是独立学习的第二个特征。单独性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只靠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习者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自己单独的思考,使自己能够最大程度地单独完成学习。单独性是衡量学习者单独学习的能力与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独立学习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教师如何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教学关系不是一种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新课标中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够准确,事实上,教和学的关系是变化的、动态的。这里的变化是说,教学过程是“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将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生着由小到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教师的作用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在量上由大到小,最终学生能够完全独立,教师的作用也就达到了。这种过程可以这样描述: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来阅读教材、理解和分析教材、评价教材,并把这种能力和素养不断地转化给学生,学生最终可以独自看教材,能阅读和思考了,也就不需要教师来教了,学生也就走向独立了。这便是教和学的最本质的关系。
  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他根据教和学是一种动态的、变动的观点,把教学分为几个阶段。阶段的划分既可以从大的方面来进行,也可以从小的方面进行。大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小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甚至更小的学习过程。不管如何划分,都得经过这样五个阶段,包括: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基本依靠教师、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和完全独立阶段。
  四、学生如何学,提高自身的独立性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习任务不需要和他人合作,只要自己独自努力就可以完成,这时就应独立学习。在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自主选择、自主提问、自主思考、自主领悟,如果可以经过个人的思考领悟知识和既能,就该只依靠个人的能力解决,尽量不借助外力。这已经不仅仅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更是有关一个人的精神品质的培养。
  五、结语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培养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学方法和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制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鼓励独立学习,发挥他们的独立性。教学是否促进学生发展,就体现在能否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上。
  (作者简介:张小敏,女,江苏扬州人,赣南师范学院2010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