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倡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它能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课堂讨论则是实现高效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将课堂讨论与学生主动性学习结合起来,将能实现更有效的英语语言学习。本文针对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讨论中的主动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不同学生的课堂表现的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主动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英语课堂讨论;主动性学习;英语语言学习
一、引言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语言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动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只有通过主动学习,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向,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习资源的效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心理学层面上,根据卡尔-罗杰斯的观点:“主动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创造性,使学生更多的享受成功与独立的快乐,获得尊重与自我满足;它能加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提升交际能力”。主动性学习是实现有效的课堂讨论,促进英语语言学习效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主动性现状及分析
本次调查以作者所在大学英语专业10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主动性表现分为两部分:第一,参与的主动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第二,思考的主动性,包括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其中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自己在课堂讨论上的表现做出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课堂讨论所持的观点态度。课堂观察中,作者作为助教参与调查对象的英语写作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通过数据分析与观察总结,结果表明,在课堂讨论中,主要出现两种情况:一,少数固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部分同学会在讨论中保持沉默;原因主要有:英语水平低而产生的自信心缺乏,害怕丢脸;对讨论话题不感兴趣等。二,对于他人观点流于附和,墨守成规。其中问卷数据表明,73.7%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趋向于保持沉默,而这些想学生中71.4%的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与勇气,其他学生是由于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68.4%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会在课前搜集资料为将要讨论的题目做准备,只有10.5%的学生表示在讨论中他们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只有15.8%的学生愿意与同学进行辩论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课堂讨论存在许多问题,但它仍然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很好的方式。78.9%的同学表示在讨论中他们能从别人学到许多知识,得到不同的观点从而完善他们的思维,同时,通过讨论也能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总结与建议
课堂讨论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它能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能提高学习兴趣,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升个人素质。但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主动性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营造和谐,舒适的讨论氛围。课堂讨论内容的难度应适宜,以激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作为学生,应该加强自主学习,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增强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丰富知识等。
参考文献:
[1]乔春华. 论外语课堂中学生的沉默[D].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