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录音教育

2012-12-31 00:00:00赵雪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增加,使得数字化的音频制作得以迅速普及。数字设备与技术在影视录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影视艺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影视录音教学当中对教学观念与方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给影视录音教育提出了新的方法与思考,并为其拓展了新的空间。
  关键词:媒体;影视录音;教育
  在影视中,“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怎样录制声音是影视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许多院校的影视专业在教学中都安排了影视录音的课程,比如影视录音、影视录音技术、影视声音精品读解、影视录音基础等课程。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在影视方面的运用,使影视艺术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影视录音教学中,数字技术与数字设备的运用,给影视录音提出了新的方法与思考,并为其拓展了新的空间。
  一、声音录制
  从音频技术角度来讲,影视录音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即模拟录音与数字录音。这两个过程中的声音制作理念以及制作方法存在较大差别。在初期的影视制作中,我们采用的是模拟录音方式,使用的是实实在在的录音设备,诸如调音台、效果器等等。在这个阶段,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把现场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与画面“贴上”。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即更多强调的是如何使用设备、操作设备,从而录制下所需要的声音。由于受技术与设备的限制,在进行实践创作练习时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创作题材和声音设计空间受限制
  在进行实践时,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怎样操作那些复杂、昂贵的录音设备,或者是怎样把现场声音录制下来,怎样使后期制作时声音与画面相匹配。因此在进行声音设计时,更多的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或者是对现场声音的忠实记录与还原,几乎没有声音创造的空间。所以学生多数情况下是用声音记录下一段爱情故事、亲情故事或者具有戏剧冲突的场景。
  (二)设备操作较复杂,实践时存在心理障碍
  由于在模拟录音阶段所使用的设备都是单独成一系列:拾音设备、调音设备、周边设备、后期编辑设备等每一种设备都有许多技术操作要领,并且要考虑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很多学生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差错,经常是手忙脚乱。因此这样的实践方式使部分非专业的有心理负担。
  (三)未能有效达到艺术想象的最佳效果
  在模拟制作初期,因为技术的限制使画面和声音的制作都是线性的编辑过程。在后期制作阶段,常常把精力放在了如何精确地声画同步,而无法更好地进行创作性的思考。甚至有的学生怕录像带来回倒几次之后,声音与画面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不敢过多地进行试验性的尝试。
  在模拟录音初期,制作时因为看不到声音的波形,如果要编辑就必须不断地往返进退磁带,凭听力寻找编辑点,这样既费事又费时,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到最准确的编辑点,有时还会破坏掉整个素材片段。因此,影视录音的训练在这一段时期里只是达到了“录制”声音,给画面“贴上”声音,不能有效达成声音设计的构想。
  二、声音创作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数字音频制作得以迅速普及。同时,在影视教育中,声音如何与其他创作要素匹配,如何利用数字音频设备,尤其是利用数字音频工作站进行声音的“制作”与“创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在录音过程中,我们已经能根据想象充分“制作”出所需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录下”现场所存在的声音了。利用数字录音设备与技术,我们获得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数字录音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常用采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数这两个参数来描述。今天,人们对于“48kHz采样频率、16bit量化”已不再陌生,且正在追求更高的模数/数模转换效果,以此得到最好的音效。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数字技术不能完全取代模拟技术,但人们公认数字录音制作的节目有着模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音频教学
  数字技术与设备的利用使人的想象空间被拓展,这样作品的题材也会扩展。利用数字设备和数字技术,能使人的想象空间得以充分拓展,作品题材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作品也不再仅仅局限在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记录一个事件。在非线性音频工作站上利用声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内容,这样在“制作”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数字录音技术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会偶尔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音频信号信噪比太小、噪声很大、录音电平过低,或者出现过载导致数字噪声的现象。这些原因主要是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 LEVEL)设置不当造成的,我们要注意在数字录音中的参考基准电平为-20dBfs,即-20dBfs=0VU。为了防止过载,在实际录音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一次同时录制两条声轨的方法来控制录音电平。这样就有了一条不易过载的备份,可录制出优良的数字声音节目。
  总之,在影视艺术教育中,数字技术已不可避免地涉足到了声音教学以及画面教学的领域,并且担当了重要角色,它为影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姜燕.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J].现代传播,2009(2).
  [2] 罗子明.企业广告人才素质研究[J].现代传播,2009(2).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