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之特效赏析

2012-12-31 00:00:00陈爽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多年前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时我还是个孩子,那时是在家里电视上看的,看了好几遍,虽然不懂什么事爱情。如今的我们长大了,回想起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画面在脑中依旧能清晰浮现。现在再重温这部电影的时候又有了很多新的感触。每次看的时候都是感觉身临其境,感觉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不像其他一些特效电影一看就是假的都是特效做的。我对特效好的一大感受就是看不出假,感觉这是最难达到的。最好的特效就是你发现不了的特效。这种看不见的特效的目标就是让观众认为看到的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实际场景,一点都意识不到在这普通的场景背后有大量的特效工作,也意识不到这个镜头实际上是不可能用实拍来完成的。只有这种真是的特效才会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视听感数字电影特效在这部影片的成功应用是这部影片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受,有更强的冲击力。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中共有500多个特效镜头,就其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以前所有的特效电影,这是我们无法想像的。
  在当时对于每一个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来说,如何将泰坦尼克号这个庞然大物在海上航行的场面逼真的表现出来,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当时的技术和物理所提供的手段,利用很小的模型船和人工水池来模仿巨轮在大海中航行,这种拍摄效果当然是很不理想的。
  卡梅隆在开始考虑如何拍摄时设想让上千名乘客搭乘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航行,就像1912年一样,然后架直升机从船头一直飞到船尾,用一个镜头拍出整个泰坦尼克号以及甲板上的所有乘客。这样的镜头对于观众是很熟悉的,因为显得真实,让观众感觉他们就在泰坦尼克那艘船上。但是他们并没有泰坦尼克号,也不可能造出这么一艘巨轮专门用来拍摄,但是这样的真实镜头又是他们所需要的。视觉效果总监里卡多也设计了多种方案,但都因既耗工又费时让人难以接受。
  就在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好莱坞著名的一个数字特效公司的艺术家提出他们在计算机的实验表明可以用计算机制造出大海来拍片,这样不仅能获得真实的海洋效果,还能把场景建在陆地上,使用各种辅助工具也更加方便,还能节省大量费用。经过大量的实验,他们向卡梅隆展示了一个方案:在一片海滨上建立一个全尺寸的加班模型用于近景拍摄,一个缩小的模型用于全景拍摄,海水和甲板上的乘客由计算机动画产生,最后再在计算机中把这几部分图像合并在一起。当卡梅隆看到他们的实验结果,尤其是计算机生成的海洋效果和数字乘客之后,他们决定开始行动了。
  卡梅隆想要观众看到泰坦尼克号首航时的全部风采,感受到它的外观和它的精美,为此,他要求从场景的尺寸、外观和他的各种细节都要酷似真正的泰坦尼克号。单就其船的模型而言,就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工程。拍摄近距离场景时大都拍的实体模型,但计算机中的三维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使用三维数字化仪在计算机中得到物体的轮廓,从而得到了船的造型。得到大致轮廓并不难,难的是细节部分,加上细节部分,工作量会成倍的增加。经过他们的努力,数字船的效果出来了,而且看起来非常真实。数字船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于补充全尺寸模型未完成的部分。其他拍摄是根据模型设定的,虽然制作了那么多不同船体部分的模型,但观众的眼睛始终看不出这些模型之间的区别,对观众来说,银幕上只有一艘泰坦尼克号。
  如果说船的制作还属于传统特技,那供这些船航行的海则是数字特效的重头戏了。想用模型船拍出在海上的全景可是令人头疼的事情。于是他们开始为泰坦尼克设计数字海,他们研究了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等许多因素对海的影响,还要考虑不同天气里海的不同的样子。为此他们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研究开发工作。当他们把生成的结果给制片人看时,制片人都好奇的问他们在哪儿拍的。
  数字海成功了,但他们还决心要创造一个完美无缺、富于变幻的海洋,于是他们开始增加各种细节。他们把海豚加上游泳跳跃的动作,再合成到数字海中,还可以通过复制得到一个镜头中的好多条海豚。除了海豚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如飞翔的海鸥、漂浮的冰山、闪烁的星空等都是由计算机造出来的。
  与船和海的制作相比,人的制作是更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在以前的电影中没有先例。泰坦尼克号上有两千多名乘客,他们要走动、交谈、游戏,就像在一艘游轮一样。这么大的场景雇佣真人表演,在这部影片中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拍摄的场景只是一艘十几米长的模型船,谁也没办法把那么多人放到这样的船上去。只能用复制的办法,把一小群人复制成成千上万人来制造大场面,可以把人物缩小放到模型船上去,但是拍摄场景时镜头的运动和拍摄人物时的运动必须完全吻合,否则人物的透视关系就会发生偏差,可是没有任何运动控制设备能保证这两次拍摄时的镜头的运动能吻合,只有在计算机里的数字空间才能让摄影机的运动非常精确。于是他们需要制作数字演员来当船上的乘客。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要观众看的时候感觉那不是模型,只不过是普通的人而已就困难了。人物的模型的制作不算很困难,加上完美的贴图就OK了,但是这些人都是静止的。人体的动作才是一大难题,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使用关键帧来调动作,用关键帧可以制定物体在开始时的位置,然后再指定物体在一定时间以后的位置,计算机就会自动计算出这段时间中每个时刻物体应该在什么位置。但是对于人的细微动作,计算机生成的动作显得过于机械化了,一点都不生动。在计算机上也可以逐帧调动作,但是那样的工作量就相当巨大了!新兴的运动传感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在人体的重要关节上贴上传感器,记录各个关节在空中的运动轨迹,这些关节的轨迹可以描述出整个人的运动。三维的动画软件可以在模型上利用这些运动的数据让模型做出相同的动作。于是他们就开始作为演员协助采集各种动作,有平时的行走、奔跑、交谈这样的一般动作,也有经过特别的设计的动作。不仅要采集人物的动作,还要采集人物身上服装的动作,因为衣服运动不像人物的关节那么有规律,所以动作采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许多。动作采集可以通过复制使这个动作不停的重复,这样即便只采集的动作只走了一两步,也能使人物走很长一段距离。还可以将不同的动作组和连接起来,这样能用有限的动作组合出更加丰富的表演。这些动作使数字乘客有了生命。一些常见的动作可以在同一个镜头中反复使用,只要修改一下方向、速度等就会使人们看不出其实那么多人做的是同一个动作。当然,船上的近景都还是真人在模型上拍摄的,港口上的人群也是用群众演员和复制完成的。数字乘客主要用在较小的模型上,虽然观众不会注意到,但实际上影片中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比如起锚时船上挥手告别的人群、航行中甲板上漫步的乘客、沉船时从高空坠落的人等等,没有人愿意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而我看了影片那么多遍竟然都没有察觉到一丝破绽。据统计,在所有镜头中一共出现了上万名数字人,更甚的是有一个镜头中有将近一千个数字人,还有在另一个镜头中一名数字乘客的高度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数字技术真可怕,没有一个观众看得出来!从技术上说,这项工作可是一个突破。
  光有船、海、人这些重要元素还是不够的,每一个特效镜头都是由各种元素合成得到的,而这种合成的过程却是相当的复杂。在一些镜头中为了满足照明和景深的效果,摄影师需要对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大家看到的一个镜头实际上拍摄了许多遍,每一遍都换用不同的照明、光圈和快门组合,他们还必须十分小心的调灯光,确保每一遍的阴影相吻合。然后再输入计算机进行合成处理。还有拍摄演员时又不可能让演员站到模型上表演,所以演员要单独拍摄,然后再合成到船的画面中。这就用上了我们常说的蓝屏技术。摄影组在摄影棚里搭起船头的一小部分供演员表演,用绿色的屏幕为背景进行拍摄。因为摄影棚不够大,不能容纳整个镜头中的摄影机运动,所以实际拍摄的演员镜头只占整个镜头前面的一小部分,当镜头向后拉远后,两个演员就被变形成了两个数字人,这个转变做的非常精巧,以至于就算知道是怎么做的也没有人能看出其中的破绽。
  要把近景中的实拍镜头跟海洋合起来仍然要把阳光、天空、云层、风速等诸多因素考虑周全,要对各项参数进行精细的调节。海水调好以后,再把海水挖一个洞出来把泰坦尼克号放在大海中。再把实拍的航船尾迹合成到镜头中。然后再用动画系统的粒子功能制作船头和船身产生的水花,再用其他软件制作出烟囱冒出的黑烟。当一切都完成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生成过程,把一幅幅画导出……这真的是一项很费时间的工程,简单的一幅画面都要渲染一个小时左右。
  泰坦尼克号中的特效是用来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面,而不是制造出一个场面让观众惊呼这个特效做的真好。即使现在知道了哪些地方是用特效制作的,我们再去仔细看影片也发现不了一点痕迹。做得越多就越像是什么也没做,好像这个场景本来就是这样的,就像是简简单单的把它拍下来了一样。这就是数字技术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