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较严复与林语堂的翻译标准

2012-12-31 00:00:00啜春红刘锦芳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一、引言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也是翻译工作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严复作为中国翻译界的开山鼻祖,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提出了“信、达、雅”这一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完整的三字标准。这一标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翻译的主要特点与规律,且文字简练,通俗易懂,一经提出,即为翻译界所承认和推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标准是严复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神韵,积累了古代佛经翻译的丰富经验,以及从事了大量翻译实践而得出的结果。
  五四以后,中国翻译界百家争鸣。继严复之后,林语堂对于翻译理论所做的贡献最大。在中国译学史,林语堂最先明确地将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作为翻译理论的“学理剖析”基础,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翻译标准问题,于1932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翻译》中提了“忠实、通顺和美”三条翻译标准。他又从另一角度将这三条标准说成是译者的三种责任: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对中国读者的责任与对艺术的责任。
  二、严氏的“信、达”与林氏的“忠实、通顺”
  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原则很大程度上与严复的“信、达”是对位且等效的,但他们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
  严复认为,“信”最为重要,也最难达到。另外,在翻译单位的确定上,严复主张“句本位”而不是“章本位”。在《论翻译》中,林语堂对严复的观点做了补充。林语堂首先肯定了严复的观点,认为“信”是译者的首要责任,也就是说,译者必须首先对原文负责。林语堂主张翻译有“字译”和“句译”的不同,而不支持用“直译”或者“意译”的说法。他认为,最合理的翻译应该是“句译”而绝对不是“字译”。同时,他提出了“忠实”的三个层次,分别为“句译”“传神”和“绝对忠实之不可能性”。
  林语堂认为“忠实”远非字字对译,因为字意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在林语堂看来,“达意而不达神的作品,不能称之为翻译原文,只可说是暗杀原文”。因此,林语堂提倡一种灵活而连贯的翻译方式。他反复强调译者抓住“字神”,所谓字神,林语堂给出了如下解释:“字神”,就是一字之逻辑意义以外所夹带的感情上的色彩,即一字之暗示力;凡字必有神(即“传神达意”之神)。在林语堂之前,茅盾已明确提出翻译不可失去“神气句调”,即神韵。郭沫若也曾强调翻译必须不失原作的“风韵”,林语堂显然继承了他们的理论主张。可贵的是,林语堂并没有局限于茅盾和郭沫若的理论本身,而是为之做了学理的提升,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阐释传神问题,从而丰富了“传神”的翻译主张。林语堂的“字神”一说,跳出了翻译应该是“句本位”或“章本位”这一问题对于译者思想的禁锢,而对“忠实”标准作了质的提高和升华。
  三、严氏的“雅”与林氏的“美”
  严氏主张“信达而外,求其尔雅。”并认为,“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为雅,也即为所以达也。”可见,严复对“雅”的定位与“达”是无异的。严复有着深厚的古文修养,是清代重要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雅”是严复提倡古文风韵的反映。严复刻意模仿先秦文体,是想做敲门砖,以此破启禁闭,如其所言:“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之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试图让晚清顽固保守却附庸风雅的封建士大夫阶级乐于接受西方的先进学术理论。
  林语堂关于“美”的标准对严复的“雅”做了实质上的补充和发展。林语堂在《论翻译》中开篇即指出,“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术”。并指出:理想的翻译家应当将其工作做一种艺术。以爱艺术之心爱他,以对艺术谨慎不苟之心对他,使翻译成为美术的一种。林语堂赞成意大利美学家克罗斯的观点,即“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无法翻译的,只能重新创造。”他认为一项艺术的成功有赖于个人的天分以及技巧的足够训练,并明确指出译者应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此外,在《论翻译》中,林语堂进一步提出了文字“美”的五个层次,即为“声音之美,意义之美,传神之美,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这五种标准的精辟论断是林氏美学翻译理论的精华。还提出“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这充分体现了林语堂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美的不倦追求。林语堂将严复的翻译理论从纯文字的技巧提升到了文艺心理的高度,在向译者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严复和林语堂是二十世纪中国的著名翻译大家,为中国翻译理论奠定了基础。林语堂发展了严复的翻译标准观,为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而我国翻译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如杨自检指出“译学学科的发展,依赖于研究者在三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结合:一是对本国译学的继承性研究;二是对外国译学的借鉴性研究;三是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新问题的探索性研究。”
  参考文献:
  [1]赫胥黎.天演论[M].严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林语堂.论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 1948)[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3]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张东东.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的“给力”一词翻译现象[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
  (作者简介:啜春红(1985.8-),女,汉,河北枣强人,学士,助教,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刘锦芳(1985.8-),女,汉,江苏南京人,学士,助教,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