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雕塑的形成与其所采用的材料是密切相关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材料是作为一种媒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人们对材料的探索、加工、制作的过程也是雕塑得以形成的一个过程。当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原有材料的一个探索和创新过程。文章主要是探讨当代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材料观的变化。
关键词:雕塑;材料观;变化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人们在观赏到优秀的雕塑作品时不仅会注意到其自身所表达出来的形式美,而且也会注意到雕塑所使用的特定材料,材料虽然作为一种媒介,但也可以传达出某种特定的精神内涵及语言。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雕塑审美过程中,材料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存在的。没有它,雕塑就失去了形象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所以材料的选择已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类智慧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泥土、木头、青铜、金属等材料,而是转向一种创新,材料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观念。下面笔者就从材料是如何从一种形式转化为一种观念来探讨当代雕塑在发展过程的变化。
一、材料仅仅作为一种媒介而使用,人们所能够看到的只是材料的形式
在早期的雕塑中,人们使用的多是木头、天然石材、泥土、陶瓷等材料,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传统材料在艺术家的手中经过打磨、加工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如布朗库西的《吻》、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他们对雕塑材料自身的质地以及其在处理加工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细腻而又复杂的美非常重视,但并不打算通过材料来传达作品的精神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并不具备任何的象征意义。
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雕塑创作。然而金属雕塑也仅仅是重视材料自身的价值意义,尤其是金、银等贵重物,因为金、银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地位和财富。金属雕塑的艺术拥有者通常是上流权贵,他们只是需要一种能够象征他们地位的物品,这个时候的金属材料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金属雕塑也只存在一种形式美。
二、材料开始作为一种观念使用
从亨利·摩尔到戴维·史密斯、托尼·史密斯,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美学意义。然而马塞尔·杜尚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他的观念与方式将极少主义的雕塑转向一个非材料的方向,他认为,对于艺术品而言,最重要的只是观念而已。下面就通过一些例子来阐释这个观点。
1.现成品的出现。从二十世纪的法国艺术家毕加索开始,雕塑家们不断地对雕塑的表现形式进行探索,他们对以后的雕塑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现成品”和“拼贴”这两个概念。而毕加索是最早提出材料概念以及材料方面研究的艺术家,他的雕塑作品《牛头》是将一个自行车车座与车把拼贴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牛头的形象。在“拼贴式”的创作中,毕加索又提出了“拾来的材料”的这一概念,并在他以后的创作中运用拾来的材料创造出一系列神奇的作品。而杜尚则是直接把“现成品”做为一个艺术品拿上了展厅。在他们之后,雕塑艺术又出现了许多的技术手法,如借用、复制、挪用等,也正是他们这种对雕塑、对材料的新概念和新态度,促使材料在现代雕塑中越来越被重视。这种材料观的变化,说明了雕塑创作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逐渐转型,也为雕塑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2.对材料原有的视觉效果进行再创作,使材料具有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在当代雕塑创作中,雕塑家不仅仅只是关注雕塑材料,而更加重视发掘材料的特殊意蕴,寻找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语言。中国雕塑家也受到西方现代雕塑、后现代雕塑的影响,对雕塑创作也进行了改造和创新。例如隋建国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他的雕塑语言逐渐转变为了材料的语言。他企图通过木头、金属、石头等基本材料的并置发现一种沉重、厚实的观念。他的作品《结构》主要是用铁与石头之间的对抗和连接,《结构》包含了一系列的作品。这些作品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更加具有鲜明的文学指向性,材料金属与石头的对抗反映了现实中压抑与反压抑、冲突与反冲突之间的关系。
3.通过材料之间的置换,使作品具有情感。波普艺术的核心概念是“复制”,在波普艺术家的雕塑创作中,他们是在用复制的手段来解这个不断在复制的世界。在雕塑材料上,波普艺术家所使用的材料是来自生活当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材料,即是“复制手段”的产生。如雕塑家克莱斯?奥登伯格,他早期作品的材料就是用泡沫、软塑胶、帆布等来复制日常生活的用品。在这些材料的转化下,原来生活用品的属性在视觉上就发生了改变,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英国的波普艺术家阿伦·琼斯则是用玻璃钢创作成穿着皮内衣的女人,阿尔曼利用物体之间的聚集,形成一种几何秩序来反映现代的工业文明。这些作品是与艺术家的生活、个人情感是有很大关联的,艺术家通过对材料之间的置换,把材料的表现力与现实的文化背景恰当地连接起来,使得雕塑产生一种的新的情感。
结语:从当代的雕塑作品来看,艺术家们对雕塑材料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媒介,更是一种能够表达自己观念的物质。这种材料观的改变,使材料从物理性上升到了非物理性,材料也在雕塑创作中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
参考文献:
[1]赵农著.艺术概论[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皮力著.国外后现代雕塑[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