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关系

2012-12-31 00:00:00赵周娣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稳定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前提和基础。而群众文化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是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关系
  基于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作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一员,就必需佐证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当前的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提出建设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方法和建议。通过笔者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一线的工作经历,结合对其他地市群众文化工作的调研及日常对这方面的工作积累和体会,对目前我们青岛地区群众文化工作作出以下的分析: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总体现状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群众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人民的群众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但人民对当前群众文化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并经历着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并且这种矛盾在不断的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在我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就青岛地区,这种群众文化建设的不均衡和贫乏现象也普遍存在。
  2、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倒退。很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困于保持现状,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进展缓慢或不能启动,在乡镇文化站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许多都是“四—式”空壳站。
  3、许多地方未把群众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忽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只注重短期效应,不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使这种“做秀”的工作给基层群众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二、对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一)基层群众文化与和谐社会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几年来,各地政府相继举办了具有地域特色浓郁的各种节日,以青岛为例,青岛市的“青岛国际啤酒节”、胶州市的“秧歌节”、平度市的“葡萄节”、红岛的“蛤蜊节”等等,为传统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添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因此,做好当前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起着繁荣社会,稳定民心,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方面都产生积极的效能。主要体现在娱乐效能、宣泄效能、审美效能三个方面。通过良好积极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的调剂和积极的休息,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满足人们宣泄情感的需要,从而达到精神愉悦,心理满足,人际和睦,社会和谐的境界。
  (三)建设基层群众文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问题
  基层群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并且决定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因此,群众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我们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就是要把基层群众文化朝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文化人工作的最终目标,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和根本利益。因此,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要经常组织专业人员编排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下乡演出,同时要大力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为最基层的群众文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
  三、构建和谐社会,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群众文化发展问题,进行文化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把全社会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文化资源整合成一个为推进和谐社会的文化系统,优化群众文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根据各地区基层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现状,对相关的资源进行交互配置,形成地区优势,以达到本地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文化资金投入达到文化整体的相对最佳状态。找准定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群众文化是文化范畴上占据主流地位,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物质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与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要使群众文化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刻不容缓,当然,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对文化工作者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这是确保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大人事改革的力度,拓展思路,搞活文化管理机制,把培养文化业务骨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增强各文化队伍间的经验和业务交流,建立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赵周娣(1972.7-),女,馆员,大学本科,山东省胶州市文艺创作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