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谐社区”的内涵与创新

2012-12-31 00:00:00唐继志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同质性特征异常突出,人们的社区意识较为淡薄。国家如同全能的家长,主要通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配置社会资源,掌管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由于“国家”基本覆盖和等同于“社会”,社区不仅缺乏独立自主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而且甚至没有形成基本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结构性变化,国家与社区、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开始“浮出水面”,并且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政策的核心议题。19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与城市社区服务的蓬勃发展,直接导致了市场和社区概念的日趋流行。此后的十年间,社区服务进入千家万户,社区概念由学术性用语变为日常生活用语,城市居民社区意识普遍增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开始在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日趋重要的角色。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社区、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最终形成,并成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内容和尺度。
  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谐社区”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创建和谐的社区文化,成为一部分社区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什么是和谐社区?什么是和谐的社区文化?文章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2005年年初,胡锦涛首次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我们知道,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在一个具体的社区中,各种矛盾和冲突总是客观存在的,而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就是社区自我调节,由不和谐迈向和谐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一个过程结束了,一个过程又开始了,不断向更高形态迈进。“和谐社区”概念本身包含着判断标准,或者说参照系。社区和谐与否,取决于社区自身演进的客观状况与人们的对社区的主观印象。而作为一种对社区的审美诉求,和谐社区也具有层次性,即可将和谐社区区分为低度和谐的社区、中度和谐的社区和高度和谐的社区。在很大程度上,社区和谐与否取决于社区需求的满足程度,在社区需求的彰显与满足的循环中,社区不断实现自我升级,达到新的和谐度,展现新气象与新面貌。
  二、“和谐社区”要求社区体制的双重创新
  对于社区建设来说,行政力量自上而下的推动,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政府主导和推进的和谐社区建设,应当在体制创新的背景下进行。这种体制创新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体制内改革,就是要理顺条块的关系,提高社区建设的效力。这主要是指从街道管理逐渐过渡到社区管理,完成管理体制的转变。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可以概括为“街道管理”,而新型的“社区管理”,则应该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从街道管理转向社区管理,意味着管理主体从相对单一走向相对多元;管理目标从“眼睛向上看”转变为“眼睛向下看”;管理对象面从比较狭小到全面覆盖;管理方式从命令与服从到协商、讨论、沟通、理解、共识,并采取共同行动;管理机制从行政机制到包含行政机制、法律机制、社团机制、伦理道德机制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机制;管理的内容从上级单位交派的任务到居民需要与供给这一系列转变。
  二是体制外的探索,就是要明确政府、企业或单位、社区居民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与职责定位,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成效。当前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社区需求的外界供给过程。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社会福利服务资源的发送过程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福利服务的资金募集和授权;二是服务资源的实际配送。以这两种活动为核心可以得出四种模式:(1)政府支配模式,即通过税收制度募集资金、通过政府雇员传送服务;(2)非营利组织支配模式,即因为宗教意识或者对于政府的不信任,非营利组织全面负责发送社会福利资源;(3)双重模式,即非营利组织给国家力量没有传达到的顾客传送服务或者提供政府没有提供的服务;(40合作模式,即政府提供资金,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彼此是合作的伙伴或者委托与代理的关系。我们当前的“和谐社区”建设,就是要因地制宜地拓展这些模式,开辟它们的良性运行空间。
  三、“和谐社区”指引区内和谐的三个层面
  “和谐社区”体现着作为社区主体的居民以及关注社区的各界人士对于社区形态的一种期盼和追求。“和谐社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单个社区的和谐,这种和谐是指组成社区的各种要素比较协调,结构合理、关系融洽,从主要方面来看,有三个层次:一是“人生和谐”与“文明社区”建设。和谐社区的微观细胞是组成这个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和谐。实际上,人也是一个系统,人的生活方式、道德信念、理想追求、现实自我是组成人的各种层面和要素,人生和谐是指人的身心健康,时间安排妥当,社会生活和个人空间搭配、各种需求结构合理,现实状况与生活目标对接等等。文明社区建设为人生和谐提供了温床,比如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就是要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载体和榜样,促成社区居民个人的学习动力,以自我完善。
  二是“人际和谐”与“活力社区”建设。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本身就是社区的要义之一。人际和谐有不同的表现层面,比如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新老居民融洽相处,各种社区团体和社区组织内外部交流状况良好等等。人际关系有三种状态:漠不关心、彼此冲突与和谐相处。人际和谐就是要能够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困境、用合理的方式化解社区的矛盾和冲突,使得社区的人际关系达到一种互动频繁、关系融洽的状态。活力社区建设就是要通过各种组织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吸引社区居民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商量社区事务,并通过协商有效地化解社区冲突,完成社区的自我调节。
  三是“人区和谐”与“绿色社区”建设。无论是“天人合一”的古老生命这些,还是可持续的现代发展观,都呼唤着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当前的生态社区或者绿色社区的建设正是符合这样的环境伦理和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关爱。实际上,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也是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当前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已经到了新的关键时期,绿色社区建设将进一步激励公众关注、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建立公众参与环保的新机制;让环保走入社区,贴近公众,创建环境保护的社会细胞,以带动全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推动环保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四、“和谐社区”寻求区际和谐的四种策略
  广义的“和谐社区”概念包含了社区与社区之间的和谐,是一种区域范围内社区建设的和谐,甚至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一种全社会范围内社区建设的整体和谐。这种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关系的全局意义上的社区建设的和谐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中去超越。就目前情况看,存在以下的问题,需要相应的突破。
  一是普遍存在“封闭化”,需要进行社区网络普及。当前的“社区”概念主要是从行政区划的地理边界上来认识的,从管理上看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社区建设中却也有一种封闭化建设的取向,这对于“区际和谐”是很不利的。主要表现有:第一,以街道、居委会辖区为封闭化的地理环境,各自进行社区建设的全部内容,追求“小而全”;第二,赋予社区内的单位组织为专属于本社区的成员身份,以“共驻共建”的名义来实现“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三,封闭式小区大行其道,在意象和心理上人为地强化社区内外的分隔。封闭化的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开放、流动等特征是一种矛盾。对封闭化困境的超越,要求社区的数字化建设与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现代科技,实现居民需求与周边甚至更远社区资源供给的便捷对接,最终达成全社会社区建设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二是普遍存在“同质化”,需要张扬社区个性。社区建设标准的推广有可能导致社区的同质化,即社区由参差不齐到千篇一律,特别是当前的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我们容易看到新型社区之间的“复制”现象。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即社区的个性培养。“和谐社区”中的“区际和谐”不是要求社区一模一样,而是百花齐放,前面提到的社区标准旨在实现社区的基础建设的达标,而那些融合在社区传统、社区老建筑、社区习俗中的文化成分恰是社区个性的直接来源。为此,要重视政府部门拆迁以及开发商新建商品住宅区过程中对于社区传统的保护工作。
  总之,和谐社区的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作者简介:唐继志(1954.5-),男,江西安远人,本科,副研究馆员,安徽省淮北市文化馆 ,公共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