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的关系

2012-12-31 00:00:00刘继平
群文天地 2012年16期


  摘要:阳明心学美学提倡真性情真体验的审美与庄子美学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达到“物化”的审美,都是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觉观照来沟通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同属于体验美学,其审美主体在体验过程与结果中,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故在审美体验时其内涵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美学;庄子;道家美学
  阳明心学美学和庄子美学都要求审美主体进入一种主客无碍、一体融通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精神自由;二者都是基于人生体验,旨在以心性体验为中介沟通天人,使人进入“无入而不自得”的人生境界的精神旨趣。故二者在审美体验的主体性与方法及结果方面存在诸多惊人的类似;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虽然某些观点貌似相同,但其内涵是有差异的。
  一、阳明心学美学
  王阳明提出了以“良知”为主的心学体系,成为明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人之“本心”作为存在之本,以良知作为道德存在之本体,以“致良知”为道德实践工夫;在王阳明这里,本体即工夫,一切俱在体认践履中显现。
  王阳明强调良知为心之本体的同时,指出乐亦是心之本体,这样就将人生的体验引向了超越的审美境界。“良知境界就是活的灵觉的境界,这就正与美的境界相通。美之为美正在心物相照,境域呈现;美之境界,正在心物一体,活泼澄明。美不在物,也不在心,而是心物之间的当下呈现。”王阳明指出,审美之境,即是“直从本体上悟入”之境,从本体上悟入,世界呈现本如之真相。这就要求审美者排除一切外界干扰,要求以“虚静”的态度来对待审美对象,让事物在透明之境中自我呈现。正如胡塞尔指出:“对一个纯粹美学的艺术作品的直观是在严格排除任何智慧的存在性表态和任何感情、意愿的表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后一种态度是以前一种表态为前提的。或者说,艺术作品将我们置身于一种纯粹美学的、排除了任何表态的直观之中。”
  可以说,阳明哲学强调生命的体验,主张“知行合一”,他的美学同样提倡真性情真体验。其基本观点,可归结为良知本体、“致良知”工夫、“无人而不自得”的人生境界为最终追求的道德生命和精神境界。阳明心学的美学思想,虽然可以引申出知行合一、随事尽道的行动美学、心物一体、良知为本的“本体美学”等。但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缘机体认、直觉顿悟的“体验美学”。正如潘立勇所言:“在王阳明看来,美的本体即良知,良知呈现即是美;审美是对良知之美的体认,良知之美亦在体认中澄明,并一切俱落实于人生活动,指归于人生境界,其基本理论旨趣和最高理想追求,即引人进入无入而不自得、与天地浑然为一的至乐境界。”
  阳明心学注重通过本心对良知的缘机体认和直觉顿悟,使良知在本心直觉中显现。这种“心上工夫”使其心学美学带有生命直觉和现象直观精神:“其审美把握的角度是境域中的时机化体认,其审美体认的方式是无现成、无绝对、无理障的直觉领域,其美学形态则由理学美学的伦理思辩美学转向生命直觉和心性体验美学。”
  阳明心学美学的直觉体认,从审美体验的方式看就是对良知的非理性的直觉把握,强调人与世界万物的一体化,世界本身的存在意义对人的生成,自我对人生的真谛的把握。在审美的自由体验世界中,所有事物的实用或伦理价值都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片面实相,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如真相的本如之相。
  二、庄子美学
  美学家李泽厚提出了“庄子哲学是美学”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从所谓宇宙观、认识论去说明理解庄子,不如从美学上才能真正把握庄子哲学的整体实质。”庄子是中国道家哲学与美学的集大成者。庄子的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他的体道过程贯注着生命美学精神,道是庄子“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生命美学的基石。庄子的“道”和美密切相关。“庄子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而现象界的美’和‘丑’则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
  庄子强调自然本真之美,认为事物的自然本真状态是最理想的状态,《庄子》一书则推崇一种自然本真的美学境界,可以说自然美是庄子的审美理想。诚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说:“如果要问庄子及其学派什么是美,那么自然无为即是美,而且是最高的美。”自然美是最高最好的美的境界。
  在庄子看来,人们是如何认识、体会这种自然本真之美呢?那就必须审美主体自身进行审美体验。对于如何进行审美体验,庄子提出了 “心斋”、“坐忘”、“物化”等范畴,要求审美体验过程中的人超越生物生命,进入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最后与宇宙生命融为一体,达到最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庄子的“心斋”、“坐忘”强调以“虚静”的心态去领悟“道”的奥秘,去体验美。庄子认为人的精神会受到肉体等各方面的限制,因为人的肉体会产生诸多欲望,这些欲望会影响和干扰人的精神追求。于是就要求人以虚无化的心灵去体验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要达到这种虚无化的精神,就必须排除杂念和欲望:通过“心斋”与“坐忘”,审美主体才能消解现实社会各种欲望的诱惑,解除主体对求知的是非判断的追逐,使主体得到精神的完全解放与自由,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审美体验。总之,只有超越时空,不让经验和偏见左右自己,才能够进入无功利、无目的的审美体验状态。
  庄子的“物化”状态指的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过程中,“由‘物我交融’而达‘物我两忘’的经验状态,它与认识的对象性思维中的主客分裂不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状态。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庄子主张把道或美作为整体而非可以分割开来的若干部分的总和来对待。在审美体验中,人与自然、世界浑然一体,获得了完整圆满的存在。” “物化”是最深刻的审美体验方式,它标志着审美主体已经完全步入了审美对象的精神世界,审美主体亦由此而达到了审美体验的高峰状态。也就是指审美体验的主体忘记了自我,忘记了对象和自己的分别,进入了一种“无我”之境,从审美境界转化并消融到宇宙境界之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审美意象。
  三、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的关系
  朱立元指出:“美学之为美学,最主要的就在于它思考与探索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凡是关于一种和谐、健康、自由、充实的生存状态的思想,实质上都是一种美学或至少是美学重要的思想资源”。
  事实上,我们如果把美学的品格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学或艺术哲学,而是归其本来还原为精神哲学,那么它的基本精神旨趣则是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觉观照来沟通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使之进入主客无碍、一体融通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精神自由;进而,如果能撇开对理学和心学的成见或偏见,对其基于人生体验,旨在以心性体验为中介沟通天人,使人进入“无入而不自得”的人生境界的精神旨趣有深入而中肯的了解,那么在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之间,就不难找到融通而内在的契机。
  因此,可以说,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都属于体验的美学,二者在审美体验方面存在以下相通之处。
  1.审美体验的主体性相同
  阳明心学美学与道家美学在审美时都突出审美主体,忽视审美对象,认为审美就是审美主体情感的投注。这从庄子著名的“濠上观鱼”及阳明的忽视自然本体世界,强调与人心有关的意义世界就可看出。因此,在他们看来,并非所有的客体都是审美对象,只有适合主体生命自由的客体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同时,二者都要求审美主体在审美时必须凝神静气,以排除外界的干扰等。
  2.审美体验的方法相同
  从审美体验的方法来看,二者都强调直觉顿悟的审美方法,庄子充分认识到了这种审美体验时必需的内在的灵性,系统地提出了“坐忘”、“心斋”、“集虚”等“静观”体道的神秘主义方法。这种方法与阳明心学美学的体验方法一样都是神秘的直觉式审美体验方法。庄子的“心斋”所体现出来的“虚”与“静”是审美体验主体必须具备的一种心境。通过“心斋”,艺术创作者才能够达到虚空澄澈、纯净旷达的心境和心态。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就是长时间的默坐澄心、求诸静一后达到的。阳明悟道所得,主要方法就是端居默坐,澄心精虑,求诸静一,即还是以静坐的方法,去除内心一切思维欲念,使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内心,以获得一种“吾性自足”的体验。
  3.审美体验的结果相似
  中国哲学和美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一种人生哲学或美学,其根本宗旨是以情感体验为中介,使人超越个体和尘世的局限进入与天地万物相通的自由的精神境界。
  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的基本宗旨也就在于追求这种审美体验主体与对象之间水乳交融,“物我为一”的艺术精神,进入一种天人一体、物我无间、无入而不自得、人类精神和宇宙精神高度融合的自由的理想境界。阳明强调天地意识,并以之为审美观照的核心,与庄子的“物化”是一致的,实质都是启发并强调个体自我与世界为一体的整体生命意识。阳明美学的最高理想是生命的本真展现,由此构成了阳明美学的核心思想:真正的审美境界不只是由审美直观和想象构成的幻象,而是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本体统一的现实生成。
  当然,尽管阳明心学美学与庄子美学在审美体验时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想,因此,二者在审美体验时的具体内涵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就审美体验的方法而言。虽然二者都是讲求通过“坐忘”来达到审美主体的“虚静”,但庄子的“坐忘”就是要求审美主体忘天下、忘物、忘生,即忘记一切,超越生死,进入审美的最高境界。而“在王阳明看来,静坐体认的目的主要是‘觉’,‘随他多少邪思妄念,这里一觉都消融了’。在成见扫除、障蔽化解的静一境域中,人当下就能对心灵的完善有一清楚自觉,当下就能契入生命的真实存在或存在的真实。”
  其次,就审美体验的结果而言。尽管二者都是要求审美主体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但庄子强调的是物我之间的界限,强调“物我为一”的境界。物化是审美主体在展开审美体验时,渐渐失去自我存在,而完全“化”入审美对象之内,主体以对象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以对象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而阳明的心学美学则时刻以“心”为本,主体与客体融合一体的世界,只是世界在人心的感受情况下形成的意义世界,人之本心——良知自始至终是万事万物的主体,万物只有针对本心才具有意义。
  基金项目:此论文由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JD73。
  参考文献:
  [1]潘立勇.一体万化——阳明心学的美学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倪梁康选编.胡塞尔选集[M].三联书店,1997.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6]朱立元主编.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肖鹰.文道同一的阳明美学[J].学术月刊,2001(3).
  (作者简介:刘继平(1969-),男,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贵阳学院中文系, 教授,主要从事美学、文学理论教学和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