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华
(大埔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广东 大埔514299)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就是心力衰竭(HF),对心衰进行诊断以及对心衰的预后进行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相关研究[1-3]表明,能对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进行反映的生化指标就是血浆脑钠肽(BNP)的浓度,与心功能NYHA 的分级呈正相关,且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程度相关。NT-ProBNP(N 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是体内BNP的裂解产物,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且可以反映心室张力,对监测心功能及预后判断有利[3]。
在经本院住院治疗(2009年9月-2010年11月)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220例,其中女84例,男136例,年龄65~87岁,平均75.6岁;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病史等一些项目检查进行了详细的采集,确诊为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对照组选取了老年中健康的体检者112例(女66例,男46例),年龄65~78岁,平均72.5岁,临床没有心衰表现,没有心衰病史,经过透视、B 超、血生化、心电图、体检等检查,排除了肾、肺、肝、心等器官疾病,没有高血压及糖尿病。
使用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对血浆NT-ProBNP进行测定,采用荧光免疫法对血中的NT-ProBNP进行快速测定。静脉取1mL的血,加入EDTA 防凝管中,摇匀,取血样75μL释放至检测卡,送入分析仪,15min后对结果进行报告。
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浆NT-ProBNP 的水平较高,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见表1。
表1 心衰组和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s)
表1 心衰组和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s)
注:**P<0.01。
组别 n NT-ProBNP(ng/L)心衰组220 4472±316.26对照组 112 310±43.33**
心衰各组之间的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NYHA 分级的增加,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NT-ProBNP的水平也会不断增高,血浆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间呈负相关,NYHA分级和血浆NT-ProBNP水平间呈正相关;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衰组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 (±s)
表2 心衰组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 (±s)
注:*P<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1.3%[2],它是常见的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原因。其致残率、死亡率和预后差均比较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使预后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变。目前有相关研究显示[3],BNP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患者的依据,而血浆NT-ProBNP是由BNP原裂解产生的,相对前者而言,后者较稳定,半衰期长,浓度高等,所以临床上经常用NT-ProBNP 浓度代表BNP水平。
1991年研究人员发现,BNP主要由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并分泌,心室扩张和容量负荷过重是主要的促使其分泌的有效刺激来源。相关的研究发现,BNP 能用于很多疾病导致的心室功能障碍,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浆BNP浓度升高[2]。NT-ProBNP和BNP呈等摩尔分泌,但NT-ProBNP的生物半衰期约为60~120min,明显长于BNP,与后者相比,血浆浓度也高出了2~10倍[3]。一些研究认为,在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中,NT-ProBNP 会比BNP 更明显的升高。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脑钠肽和心力衰竭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压、心功能NYHA 分级有密切的关联。NT-ProBNP能作为一种辅助心力衰竭的简便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分析[4]。
总之,在心衰患者中,血浆NT-proBN 的浓度明显增高,而且增高的程度和心衰程度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血浆NT-ProBNP浓度的测定值得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张京梅,李志忠,高玉龙,等.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N 末端前体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7,29(3):129-131.
[2] 张善春,刘兆昶.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43-46.
[3] 蹇在金.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诊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56-158.
[4] 王亮,冷文修,范利,等.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