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流如何做到“心领神会”

2012-12-30 02:30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严育洪
天津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老师教师学生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同理,教育教学中“最远的距离”,不是学生听不到你(教师)的声音,看不到你的笔迹,而是你的“心”没有向学生靠近。教师吃不准、猜不透学生的心思,读不懂学生,可以说是教师最大的烦恼。

教师之所以难以读懂学生,一是因为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性情,教师难以一一摸准;二是因为教师生活在成人世界,大多已经忘记了自己童年时代的那些喜怒哀乐,也就不太理解学生的天真与浪漫;三是因为有些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而配合教师,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反之,学生有时也难以读懂教师,其中常见的问题是在师生交流中存在输出与输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教师输出的信息在学生接收过程中发生衰减、偏离甚至异变,导致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期待不一致。

一、问题溯源:教情与学情不相交

第一,教师这样教,学生未必这样学,学生答非所问。有这样一则“笑话”,物理教师讲动量守恒,提问:“一个鸡蛋去撞另一个鸡蛋,谁碎了?”学生回答:“心碎了。”教师追问:“谁的心碎了?”该学生回答:“母鸡的心碎了。”估计此时“心碎”的将会是教师,因为学生听不懂问题。特别是当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时,学生更容易出现思想漫游和知识漫谈的现象,导致学的方向与教的目标发生很大的偏离。

第二,教师教得好,学生未必学得好,教师吃力不讨好。例如:教师自以为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一定喜欢,结果学生反应平淡;教师自以为抓住了知识的难点,结果学生并没有感到这里学习有难度;教师自以为这种解决办法比较好,结果学生并不领情;教师自以为此处设计是教学的亮点,结果学生并没有对此感到新奇或“特别”。

第三,教师的顾虑,未必是学生的顾虑,教师杞人忧天。有位教师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让学生在观察几组加法算式后提出猜想,当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却“不敢”用规范和精炼的语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来概括,理由是担心学生会以为这种语句就是在下结论。那么,是否让学生猜想后就不能用简练的语句来表达?或者说简练的语句就一定是结论的专用语言?其实,这只是教师的感觉,学生未必这样以为。有人认为,学生的语言才是最理想最本真的语言,但我认为,最理想的语言是基于学生的原始语言提炼而成的书面语言,因为这样的表述才是最简洁最科学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逐步使用这样的语言,而不是等到结论阶段才运用这样的语言。

总而言之,教育教学的最佳状态是教师和学生在知识和情感的交接上能够做到“心领神会”,达到信息交流的正确和畅通。

二、策略:看懂学生

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一书指出,我们可以从人的身体语言上看出人的内心思想,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教师看懂学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书中介绍说,“频繁点头并非听懂”。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虽然对方频繁地点头回应,可是,谈话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顺利进行。比如,你和老同学共进晚餐,想说服他担任校友会干事一职。虽然对方频繁地点头,嘴上说着“好啊,没问题”,你却觉得,他完全不像是愿意接受这个职位。这时,你不妨注意一下对方在什么时候点头,以及点头的频率。如果对方总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点头,而且像小鸡啄米一样,他就有可能并没有认真听你说的话,谈话也就难以达到你的预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会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也会频频点头,结果却还是不懂或者还不太懂;教师总会问学生“记住了吗”,学生也会频频点头,结果还是没记住;教师总会问学生“是这样吗”,学生也会频频点头,结果却暗藏着不同的意见;教师还会问学生“没问题了吧”,学生也会频频点头,结果学生依然有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虚假”现象,一是由于学生不专心,在“应付”教师的询问,以此留给教师自己在认真听讲的印象;二是由于学生不真心,在“对付”教师的询问,以此留给教师自己很听话的印象。要识别学生的点头是否真实,教师可以像书中介绍的那样,观察学生点头的时机及点头的频率是否正常,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书中还介绍说,“戴墨镜也许隐藏软弱”。因为,观察眼球的转动,可以帮你了解对方的心理,戴墨镜是对他人有所防备,或是内心有些软弱,或是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这一点可以启发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思,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眼睛。书中举例,有位空姐一直弄不懂为什么乘客感觉不到自己的微笑,心理学家让她用纸遮住眼睛以下的部位,然后照镜子,结果她发现自己虽然微笑着,但眼睛里透露出来的却是一种冷漠,乘客看到的是她那并非发自内心的“职业微笑”。所以,尽管学生会伪装自己的真实情感来配合教师,但很多情况下眼睛仍然会出卖他们的内心世界。当然,这一点也适用于教师,学生同样能够从教师的眼中看出教师的真实态度。

心理学家解释说,一个人最基本的习惯性态度或内心情感,如自信或自卑、乐观或悲观等,往往能“凝固”在面部,形成某种经常出现的表情和神态。这些习惯性的状态就变成泄露内心情感的标记,从而帮助你认识到一个人真实的性格。所以,多看看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有助于教师看懂学生。

三、技巧:听懂学生

由于时间紧张与性格急躁等原因,使得聆听成为一门不易被掌握的教育艺术。教师应该怀着对生命的深度和高度的理解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事实是,我们听的方式中总是带有成见与某种既定的观点,阻碍我们通往学生的内心。如果想真的听懂学生的心声,教师的心就必须安静,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给学生一种真实感和安全感,学生才愿意说出真情实感,此时教师才能真正听懂学生话语中的深意乃至诗意。

【案例】“老师,不要这样的奖励可以吗?”(案例由山东省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王晓燕老师提供)

为了鼓励表现好的明阳,我决定奖励他。我原以为学生喜欢的奖励无非是小旗和星星贴画,便把它们摆在讲桌上让明阳挑。但他只是看了看,却没有动,而是用渴求的眼神望着我,小声说:“老师,不要这些可以吗?”我一愣,弯下腰问他:“那你想要什么?”他踮起了脚,伏在我耳边悄悄说:“老师,您可不可以像抱您的孩子一样,抱抱我?”我的心“咯噔”一下,随即抱住了他,把他紧紧地搂在胸前。

说实话,我怎么也没想到明阳会要这样的奖励,可细细想来也不奇怪,明阳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他肯定是想自己的父母了。虽然此刻我看不到明阳的表情,但我相信他一定很满足,很幸福。我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经常抱抱这个孩子。

受此启发,我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假如老师要奖励你,你最想要什么?”学生们兴奋而又疑惑地看着我:“真的吗?”得到我的肯定后,他们高兴地写起来。读着学生们交上来的纸条,我的心被震撼了:文玉想当升旗手,浩宇想做领操员,晓飞想让我多摸摸他的头,小童想给同学们唱支歌,王博想牵着我的手一起送放学的队伍,高飞想得到检查眼保健操的机会……

上述案例中,如果不是教师蹲下身来征求学生的意见,静下心来聆听学生的心声,谁会知道学生要的奖励并非是教师以往所给的、所想的,而是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紧密联系的纯真的小愿望,它们比那些小旗和星星贴画等更具人性的温暖。

上述案例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教育技巧,那就是拥抱学生。在人的一片5 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 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 多个神经末梢。专家把皮肤称作“脑的延伸”,这是因为皮肤和大脑是由同一胚胎组织形成的,具有亲密的关系。医学家们发现,皮肤不仅向外界展示人体内器官的生理状况,而且反映出个体心理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皮肤也是心灵的窗口。在人的身上,有一种饥饿,它天然存在而又鲜为人知:不管你吃了多少食物,也不会感到满足。这种饥饿,就是人们对拥抱和抚摩的要求。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皮肤饥饿”。所以,我们在学生忧伤、高兴,遭到批评或得到表扬时,都可以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肯定、支持、安慰等情感和态度。

此外,教师还要多问问学生想什么和怎样想的,或许就会恍然大悟“为什么学生的感受会与教师的认识不同”。例如:教师常常想不明白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使用简便方法计算。当我们问了学生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所思有别于教师的所想。学生的感受是,和用竖式计算相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简算)的过程涉及对算式的观察判断、分析思考,这一系列从决策到行动的过程颇费脑筋;而用竖式计算,程序固定,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是学生自认为“简便”的方法。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说“简算比较简单”,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作出的判断。

黑格尔说,“火是一样烫手的,但是大人与小孩的忍受度却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易位思考”,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角度,对他们的思想、动机、行为进行心理上的体验。其中,有一种做法就是让学生当“小老师”,对于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观点。为了让学生“教”好,可以经常布置一些预习题,并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他们“备好课”。在实际教学时,一般以例题为“小老师”讲解的主要内容,题量由学生自己控制,练习的结果正确与否让学生自行评价。

让学生参与“教”的本意不单纯是凭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近的认知特征来完成教学,而在于激励学生为了成为称职的“小老师”,不仅听课时特别专心,努力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且在自学或写作业时,也能认真对待,勤学多问。在让学生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从中听到学生知识拔节的声音,找到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但愿我们的教师能够与学生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这样的教育教学必将是高效的。

猜你喜欢
老师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