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实验中学 张 恺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和谐社会来自和谐的教育。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教育担负着一种特殊的责任。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其专业化发展(程度和水平)无疑对国民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专属名词,对它的解释,我们应该采用逐层剖析的方式,层层解读,再融合归一。在这里,将“教师专业化”分成三部分,即“教师”、“专业”、“化”。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从广义上说,所有有意识地传授知识、技能、思想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教师。从狭义上说,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训练、受一定社会的委托、在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专门人员。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指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素质提高的程度。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需要把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精神财富传授给下一代,需要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要按照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体健康的未来人才。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育是教师职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和价值。也就是说,教师的价值体现着教育的价值。教育和接受教育是人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同时,人的存在还具有意向性和文化性。意向性是说,人有意识地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和教育,以提高自身生存的能力。文化性是指,人不同于其他哺乳类动物,人在解决了生存这个第一需要之后,还需要得到同类的理解和尊重,人有着更多的精神层面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往往来自教育,当一个个体发现另一个个体由于具有某项技能而被其他个体尊敬时,他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模仿和学习这一技能,而早先掌握该项技能的个体则有意无意地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当受教育的个体因为教育者所传授的技能而受到其他个体的尊重时,教育者自身也会受到尊重,由于实现自身价值而获得极大的幸福感,并可能会因为这样的经历而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以继续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幸福。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对专业的定义是:“专门的学业或在某个领域从事专门事业而具有相应的职业特性。”《后汉书·献帝纪》中记载:“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
现在,专业更多地指根据社会需要而分设的专门职业或学业门类。通常,生产社会化水平越高,社会分工就越细,相应的专业门类也就越多。
专业是一个历史范畴。一方面,专业有类别之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另一方面,各个专业有先后之分,例如:牧师、传教士、医生都是社会所公认的历史比较悠久的专业;同时,专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也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对教师而言,虽然在人类社会早期就有了教育活动,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却只有300 多年的历史。
教师自从成为一类专业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社会的尊重,社会学家埃利奥特等西方学者曾经把教师、医生、律师和神甫并称为“四个伟大的传统专业”。
在这里,我们要对“化”字作一个专门的分析,原因是,教师专业化这一专属概念里,“化”字最为重要。
“化”字,古已有之,做变化、改变解。屈原《离骚》中有:“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其中的“化”字即为此解。在《辞海》中“化”字的解释是:“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也就是说,“化”字有两种解释,一则表示一种状态或标准,即必须达到某种临界要求才合乎标准;二则代表一种运动的意思,即只有不断补充物质或能量才能保证不超出该状态要求的阈值范围。在教师专业化中,笔者认为“化”字的两种含义都存在,即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新知的过程。
理解了前面三个部分,才能综合起来理解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刘捷在《专业化:挑战21 世纪的教师》一书中对教师专业化给出的定义是:“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
笔者赞同这个定义,因为这一定义不光反映了教师提高自身的客观过程,也表达了提高自身的主观愿望,这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反映,而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价值是远远高于教师提高自身的过程的。因为从哲学层面考虑,这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的主观能动追求属于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历史上,哲学界一直十分关注教育活动,从古至今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家,但是真正运用哲学的理论研究教育、并使其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哲学的历史却并不是太久,而且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特别是20 世纪以来,教育哲学领域一直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教育哲学有存在的价值吗?我们说,任何教育活动(包括教师专业化)都离不开哲学的支撑。在这里,我们要提及哲学的四个主要领域,即形而上、认识论、逻辑学和价值论。这些领域的理论知识对我们的教育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提升自己的过程,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教育的目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选择成为教师,这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哲学式思考,不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1999 年6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 年6 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随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深入理解本次教育改革的背景、政策、理念和要求,就无法将新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实。
无论是教育行为还是教学活动,都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在这方面,照本宣科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融会贯通方能熟练运用。而任何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定的哲学或心理学、生理学基础的,如果熟知哲学,理解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职业和事业是不一样的,职业是生存手段,事业是精神追求。仅仅把教师当作一个职业,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将它提升到毕生事业的层面的时候,则可以经受住任何的风吹雨打。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即:“教育的目的就是更多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思考教育的目的,丰富教育的手段。
我们理解了教师的概念,现在,再从哲学的层面诠释一下人民教师。如果说教师是令人尊敬的,那么对人民教师的形容只能是崇高二字。而且,也只有人民的教师才是崇高的。
什么是人民教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将学校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称为人民教师。列宁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教师称为人民教师,把建设一支这样的无产阶级教师大军作为实现文化使命的重要保证,认为,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新生活的年轻一代的重任,是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可靠支柱。他指出,“不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就谈不上任何文化”,应当“把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单单是教书,还必须育人。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努力学习等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行为;要有比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涉猎,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教师的信念”。信念决定态度,态度左右言行。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由于他(她)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使得他(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法想象没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的人能成为一名优秀甚至合格的教师。
目前各省市(区)的教师继续教育或教师专业化培训,大多是“六分重学科能力,四分重技能方法”,但是对哲学、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则不是非常重视。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点:一则,这些课程“见效慢”,不能直接指导教学活动,受训者不愿意学;二则,这些课程相对来说理论多于实践,案例不好找,培训者不爱教。
实际上,这些课程,特别是哲学课程,它虽然不能帮助教师直接改进教学,但是它为教师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理解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及途径,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有着重要价值的。
知识可以学习,方法能够借鉴。从哲学角度考虑,人始终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不能磨灭的属性。社会上的人就会受到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随处可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更快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和这些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新的思维呈献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