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2012-12-30 01:32:29宋金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0期
关键词:固端延性弯矩

宋金兰

(江西省吉安市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江西 吉安 343000)

对于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作为结构设计师在进行结构选型时,不仅要考虑结构体系的适用性与经济性,还要充分考虑抗震性能等几方面。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原则

1.1 选用适当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1.2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一些缺少地质报告的建筑应进行现场查看和参考临近建筑资料。通常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1.3 合理选择构方案:一个合理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也就是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总而言之,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供应、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电、水、暖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1.4 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目前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设计师应对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由于结构实际情况与程序不相符合,或人工输入有误,或软件本身有缺陷均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因而要求结构工程师在拿到电算结果时应认真分析,慎重校核,做出合理判断。

1.5 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2.1 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2.2 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2.3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垒的结果。

2.4 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3 重点提高结构重要部位的延性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抗倒塌能力,在结构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提高所有构件的延展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想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不切实际的。因而,通常会选择提高结构中重要构件或是某些构件中的一些关键部位的延性。

在竖向结构对于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结构比较简单的高层建筑,在提高延性时主要侧重于底部构件;对于底盘较大的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时应该着重提高主楼和裙楼屋面相衔接处构件的延性;对框支结构则要重点加强底部几层或是底层框架的延性;而对于那些不规则立面的高层建筑,要注意提高形体突变处构件的延性。

在结构平面位置上,应该注意建筑周边转角处、平面突变处和复杂平面各翼相接处构件的延性;对偏心结构,则主要是加大建筑物周边特别是刚度较差一侧构件的延性;对那些有多道抗震防线抗侧力构件,在结构设计时要着重加大第一道防线构件的延性。

4 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分析

4.1 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高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以为,增加了B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4.2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4.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4.4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都可能会遇见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工程设计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和业务能力,结合高层建筑工程的具体状况,对结构设计中的各项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判断,并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完善,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

[1]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2]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于险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体系[J].建筑技术,2009(24).

猜你喜欢
固端延性弯矩
远场地震作用下累积延性比谱的建立
零弯矩设计理论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工程与建设(2019年4期)2019-10-10 01:45:34
大底盘地库上多塔楼结构设计概要
关于多层框架结构嵌固端位置选取对结构计算的影响
中华建设(2017年5期)2017-06-01 11:35:07
CFRP-PCPs复合筋连续梁开裂截面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矩形钢管截面延性等级和板件宽厚比相关关系
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端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
钢-混叠合连续梁负弯矩区计算分析
B和Ti对TWIP钢热延性的影响
汽车文摘(2015年8期)2015-12-15 03:54:08
板孔式有弯矩平衡梁应用技术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