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思想财富,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更是中小学生人文熏陶和品质涵养的主要内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应当义不容辞地将之作为重点内容,用文化来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行,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我校所在地越溪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乡,文化繁荣之地:以范成大为代表的一批文人雅士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篇;迄今为止,越溪山间丛林中还保存着不少的摩崖石刻;穿镇而过的越来溪江日夜吟诵着千百年前吴越争霸时的传奇故事……两千多年的沧桑兴衰,使这里积淀了深厚的越溪地域文化底蕴。我校将其定义为“吴越文化”,并在“传承吴越文化精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思想指引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办学之路。
一、校园环境融入传统文化,借环境彰显特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的确,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园环境具有独特的育人作用。它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通过一砖一瓦一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基于上述认识,我校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努力在校园环境中融入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充盈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都能感受到传统CcEsFbkvRQMDCJxe3G5rLMYi07QJvGiAKCqh5Emk5F0=文化的魅力。
一是精心设计广场诗墙。当你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学校的广场。广场非常开阔,是师生集会的地方,也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更是学生课间喜欢驻足玩耍的地方。为了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我校在广场上精心设计了两堵文化墙。这两堵墙东西相对CcEsFbkvRQMDCJxe3G5rLMYi07QJvGiAKCqh5Emk5F0=,分列广场两边。墙体不高,造型精巧,雅致中透露出浓浓的苏式气息。正对广场的两面墙上镶嵌着八块黑色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咏越来溪”的古诗词。其中,有宋代范成大的《越来溪》,有明代王鏊的《越来溪怀古》,有明代蔡羽的《秋日越来溪》……“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皱浅蓝;吴国江山亦壮哉,一朝谁信越来兵……”美丽的诗句中展现了越溪的历史变迁、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是供孩子们学习祖国优秀的古诗文,深入地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内涵的极佳教材。
二是用心命名楼宇名称。2004年,我校的新校舍落成启用。当时,在对各栋教学楼宇命名时可谓煞费苦心。为了将地域传统文化渗透到楼宇的名称中去,让这些静默不动的建筑同样诉说动人的历史,我们深挖历史、广搜资料,还组织人员探访本地的老者、名贤,最后将五幢楼宇分别命名为“绮川楼”“恩荣楼”“洄溪楼”“芝秀楼”“瑞泽堂”。它们有的是为了纪念已经消失的古村落及古代名贤而命名的;有的是为了让孩子铭记越来溪的历史而命名的;有的是为了纪念晚年隐居在本地的清朝名医徐大椿而命名的;有的则是为了纪念学校的创始人——首任校长周瑞伯先生和第一位教员倪恩泽先生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幢楼宇中都蕴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记载着越溪的历史,闪现着文化的光彩。学生漫步在校园内,仿佛游历于灿烂的家乡文化世界中。
三是精心布置文化厅廊。除了校园的广场、楼宇之外,我校还将各幢楼宇之间的厅廊作为文化环境布置的重点。在广场大厅朝南的墙面上,“吴山好风雨,育养学龄童”几个大字刚劲有力。这是近百年前学校创办之时就编写的校歌中的一句歌词。它时刻激励着全校师生努力教学、奋发向上。大厅两侧展示着巨幅宣传画。画中呈现的是越溪附近的一些风景名胜:有山间的摩崖石刻,有山顶的寺庙楼宇,有潺潺流淌的越来溪江,有独具特色的乡野村落……走廊上布置的内容则是越溪的一些风土人情和家乡习俗:有越溪古代名人的画像,有越溪当地的风俗介绍,还有吴中特产介绍……课间休息之时,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吴越名胜的风采。
总之,我们努力让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体现学校独有的个性和精神,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进的感受,使之成为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活动紧扣传统文化,以活动丰满特色
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吴越文化在越溪当地每一个家庭生根开花,我校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努力探索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校教育新路子。
一是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各科教育的直接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教师应立足课堂主阵地,深入钻研各科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使“传统文化”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其中,语文课就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基础性课。某种程度上说,语文课的教学,本身就是一门传统美德教育课。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秦兵马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卧薪尝胆》等课文,主题鲜明,闪烁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光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好这些宝贵的教学主题,使学生在读文识字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激发爱国爱家乡的巨大热情。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还应是予学生以教育。”
二是主题活动中凸显传统文化。秉承“传承吴越文化精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办学宗旨,我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近年来,开展了越溪诗词节、地方掌故阅读节、船拳文化节、家乡新貌摄影绘画赛以及越溪方言故事比赛等活动。学校发动师生全员参与,通过“唱一唱”“玩一玩”“写一写”“画一画”“讲一讲”“拍一拍”等活动,组织师生唱越溪的民谣、玩越溪的地方游戏、写越溪的民间传说、画越溪的老街风景、讲越溪的地方掌故、拍越溪的古迹影像。师生通过走访老者、上网查询、翻阅书籍等多种方式,了解了本地的风俗人情,积累了优秀的诗文和动人的故事,制作了手抄报、电脑报,还创作了展现古诗文意境的绘画作品,又写下了活动的真实感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凸显了地域传统文化,学校的文化特色也日益明显。
三、课程开发依托传统文化,用课程深化特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它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学校教育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依托越溪地域传统文化,深入研发校本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发掘地域文化,船拳引入校园。顾名思义,船拳就是在船上打的拳术。它是越溪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资产。据本地船拳传人——86岁高龄的吴根宝老人介绍,船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吴越争霸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船拳失去了练武防匪的作用,近50多年没有表演的船拳开始濒临失传。如今,在越溪打过船拳的人屈指可数,最年轻的也在75岁以上,其中能够完整打出船拳的只有吴根宝一人了。保护与传承越溪船拳已刻不容缓。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自2008年起全面展开越溪古船拳的发掘、整理工作,并把它作为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的“十一五”课题中的一个重点研究项目,从而把船拳文化引入了校园。
二是整理船拳套路,开设校本课程。由于越溪古船拳兴盛的年代已十分久远,要让它传承发展,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船拳的历史文化背景。于是,我校组织师生探访越溪船拳传人,带领学生参观苏州民俗博物馆和当年的船拳表演地——石湖风景区,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走近了船拳。同时,系统地发掘整理船拳套路。学校专门成立了船拳研究小组,对吴根宝老人提供的过往回忆、零碎招式和动作口诀进行反复琢磨,复原出了四方拳、功架拳、筱红拳、刀术、棍术5个动作套路,“越溪船拳”套路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我校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联手,编写了校本教材《溪小拳影》,“船拳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开始全面启动。我校制定了普及船拳教学的规划: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专门教授、练习船拳,其中一、二年级学生侧重基本功练习,三到五年级每个年级学会一个套路;每天早上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学生集体操练“功架拳”。这样,到小学毕业,我校学生每人都能掌握4套拳术。此外,我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专门组织成立了集训队,利用课余时间聘请拳师指导训练,扩充棍术、刀术套路,帮助他们全面提高拳术水平。
三是感受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文化精神的熏陶和内在品质的涵养。越溪古船拳成为了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优质载体。近年来,学校凭借学生练就的船拳功夫参与了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有大型的广场操练,有经典的舞台表演,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各级部门的关注,也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船拳文化活动使全体学生既强健了身体又发展了心智,既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深入研究的精神,又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情感。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我校成为了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教学实习基地、苏州市特色体育项目学校、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总之,学校是以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文化的特殊组织。我们应该深入发掘本区域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将文化引入校园,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体系,形成积极的校园文化,促使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