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引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大部分教师不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出发点,而把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知识、完成并掌握学习内容作为每节课的重点。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而不去考虑学生的兴趣。很多小学高年级的老师认为导入是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况且耽误时间,使课堂不严肃,不利于接下来的教学。由于教师对导入的误解,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简单、枯燥、毫无兴趣可言。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构思问题,巧设课文悬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抓住此契机诱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以求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点。
1.值日问答,快速融入
其实,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有过采用值日生问答的方式导入新课。
T:Who’s on duty today?
S:I am.
T: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生答略)
这种方法虽然司空见惯,但有两个好处:①能把学生快速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转移到英语学习中来。②能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
2.复习旧知,巧设“圈套”
用已有知识作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顺势过渡。这种方法注重知识衔接,一举多得,极有实用价值。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教材5B Unit 3 Hobbies这一课时,T:I’ll go shopping tonight.(用手势和体态语让学生能够明白shopping的意思) I like going shopping. Do you like going shopping?学生一听说去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