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何况是一群群有着自己独特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孩子!因此,实施品德教学时,即使教师在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可能节外生枝,意外频出。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倡导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据此审视,这些“节”外生出的“枝”是孩子真实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外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捕捉它们,挖掘它们,品德课堂教学就有可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一、挖掘特例,曲径通幽
案例一 教学三年级的品德课《不说话的朋友》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不说话的朋友——课桌给同学们带来的便利,设计了这样一个当堂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把本子拿在手里,站着写字。活动开始后不久,一个靠近后门的男孩子蹲了下来,开始趴在椅子上写。活动结束后,教师特意追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并根据他的回答追问:“本子下面有东西垫着,是不是字更好写,写得更漂亮呢?”通过对比,全班学生得到直观印象后,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再观察观察,看看除了漂亮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在学生们发现写字数量也更多的事实后,请刚才那个孩子选择:“你是愿意趴在课桌上写,还是愿意趴在椅子上写?为什么?”在孩子做出“老师,我当然愿意趴在课桌上写。我刚才蹲着,腿都酸了”的回答后,老师总结提升:“看来日常司空见惯的小书桌给我们的帮助还真大,不仅让我们的字写得更快更好,还让我们写字时更舒服,更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它呀,真不愧是我们不说话的‘好朋友’!”
反思:任何行为的发生都有其思想或是心理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我们品德教师教学的资源。挖掘得好,会让我们的品德课精彩纷呈。特例也是如此。但是,出于对学生学习活动观察的不够细致,或是对脱离原定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担忧,使得很多教师对特例的发现和发掘并不热衷。上文中的教师则恰恰相反,密切关注学生,使得教师及时地发现了学生活动的特例。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发现之后紧紧抓住这样的特例,临时调整了教学设计,通过询问这一特殊行为产生的原因发掘它的价值。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全身心关注学生学习活动,及时发现和挖掘课堂特例,变预设为生成,促使教学目标更好达成的做法,值得我们品德教师借鉴。
二、宽容另类,别有洞天
案例二 教学人教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选择题:一天下午,小刚要和父母去接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外公,并一同去饭店吃饭。刚巧这天下午班级要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小刚要在会上发言。他该怎么办?当有同学举手表示要参加学习经验交流会,不去接外公时,一个平时时不时会冒出些奇思异想的同学突然提出:“能不能让我说说我的观点?”让不让他说成了教师面临的艰难选择。得到老师的允许后,一个另类的观点果然出现了:“如果我是小刚,我就会和父母去接外公。因为外公从美国回来探亲很难得。在这样的情况下,让老人家一下飞机就见到自己,是尽孝心。”与第一个同学回答后课堂上很安静不同,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还有学生公开表示有道理。于是,一场激烈的辩论由此展开,大家有的说去,有的说不去,各抒己见,争执得不亦乐乎。相持不下之时,又有同学提出了新的意见:小刚如果实在想去接外公,可以想办法错开时间,请老师把他安排在第一个介绍,之后,他再去接外公,这样集体利益和个人私事两不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又做了很多补充。比如,小刚可以事先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写好,写得详细些,请自己的好朋友先看看,然后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帮自己读。这样一来,既不损害同学利益,又可以尽孝心。又如,小刚去接外公,没有能够全程参加学习经验交流会对他来说也是个损失。因此,小刚可以在回学校后问其他准备发言的同学要他们的发言稿看看,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最后,学生们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私事,不顾集体是错误的。就这件事具体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刚可以做好安排,既帮助更多同学,也对外公尽孝心。同学们发出了的欢呼声。课后,提出另类想法的学生还特意跑来对我说:“老师,这是你上得最有趣的品德课!”
反思: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这种社会现实投射在学生身上,必然造成学生的情感倾向和道德选择的多样化。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品德教学不是要生产一个模子的“标准件”的过程,而应当是基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向善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害怕遇到“异议”就阻止学生表达;也不能在“异议”出现后简单地一语带过或是武断地予以否决,而是应当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允许学生解释和激辩。上述教学过程中,“小小另类”就是这样,他与众不同的选择,也有能够说得通的道理,在班级里其实是有一定市场的。对非标准答案不一棒子打死,掀起了品德课的波澜,引发了更多同学对真实想法的表达。虽然开始时,每个学生的认识高度和角度是不同的,但是,经过思维的碰撞,学生们最终达成了一致,认识到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个人私事只有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够被实施。至于具体如何实施,方法可以有很多……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还是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宽容小小的另类,使得原本的“白开水”变成了醇香的“茅台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巧纠错误,峰回路转
案例三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第11课《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了解了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的种种暴行后,有个学生气愤地说:“我们也攻打日本去,把他们都杀了,让他们也尝尝中国人的厉害!”他的话一下子得到了班级里大多数同学的响应,大有立马杀向日本,大显神威、一雪国耻的气势。学生的情绪过激了,怎么办?这时,我突然想起单元备课时看到的这样一张图表:
我灵机一动,请同学们在第12课找到这张图表后,引导学生观察图表:“是的,日军的侵华暴行是令人发指的,给我们的祖国带来的灾难也是深重的。但是,作为侵略者,日本国自己就不要付出代价吗?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消灭的日本军人的数字,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思考后的回答涉及日本人自己也死伤很多。抓住这点,继续引导:“是的,除了军人的伤亡,日本国的普通百姓伤亡又如何?他们得到了他们希望通过侵略得到的一切吗?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方面的史实?”这时,同学们开始回忆他们曾经看到过的诸如原子弹爆炸,日本国战后经济崩溃等情况。交流过后,我再次追问:“前面同学的意见你赞成吗?”同学们纷纷摇头,有的说我们不能和他们一样冷血;有的说日本发动战争,自己也遭到了报应;有的说发动战争没有赢家……就这样,学生错误的情感得到了矫正,我的教学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了《李奶奶身上的伤痕》的最后一个章节“我们要和平”。
反思: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犯错是学生的权利。遇到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教师独具慧眼,能够从中发现教育的价值,那么它就极有可能成为学生转变观念、丰富体验的一次契机。上述案例里,从孩子们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历史感悟是有了,爱国情感也被激发了,但是这种情感却明显有些偏激了。因为“以牙还牙”并不是我们让孩子学习、谨记这段历史的本意。品德课的教学不是要培养战争狂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们希望在孩子心灵里播下的是自立自强的种子,是用自己的力量使和平常在,使人类互相关爱的美好愿望。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没有充耳不闻,而是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而发现,又依据发现进而唤起,使学生在更丰富的联想里,把更多的生活经验融入到问题的思辨中。教师的这一做法使得课堂教学峰回路转,呈现出柳暗花明的精彩!
四、活用尴尬,精彩无限
案例四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绿色小卫士》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张“家庭垃圾知多少”的调查表。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之下,课上得很流畅。课已经上完,孩子们拿起书本等正准备离开,意外的尴尬出现了:有几个孩子把调查表随手一揉,胡乱地扔进了桌子的抽屉里。一个嘴快的孩子立马嚷了起来,一时场面有些尴尬。老师沉着地应对:“同学们,请大家先坐下来,耽误大家一会儿时间。刚才有同学把我们上课用过的调查表当做废纸随手乱扔,这样好不好?对于这张调查表,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说道:“可以在反面打草稿!”“可以折劳技课上老师教折的纸青蛙,和同学玩‘斗青蛙’的游戏。”……虽然只占用了两三分钟时间,但是学生们的脑海里却强化了这样一个认识:做一个绿色小卫士,不是一句空话,保护环境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反思:课堂教学之中的生成并不都是在课中产生的,由于孩子行为的不确定性,意外的产生时机也是千差万别。以上文为例,教学可以说已经结束,但是尴尬却突如其来。而且,这个尴尬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息息相关。这时,是视而不见,还是加以利用?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考验。值得称赞的是,教师极具慧眼,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学生,并不拘泥于课堂形式,及时捕捉了可资利用的生成性资源,用一张普普通通的小纸片连接了课堂与生活,疏通了感情和行为,把一场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演绎成了一个及时指导学生行为、强化学生意识的精彩结尾。
综上所述,品德课堂作为学生生命勃发生长的地方,各种意外难以避免,但并不可怕,关键是教师要能够秉持“以人为本”“动态生成”的理念,多注意观察,多注意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应变,这样,课堂即使节外生“枝”,亦可“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