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旨在创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体现的新型学习环境,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使语文课堂尽显师生的智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单元效率及其综合效益。因此,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课堂。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素来被视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无拘无束地手舞足蹈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教学弄潮儿们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心,一节节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教学民主衣袂飘飘,楚楚动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缓缓向我们走来。许多语文教师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为此,一个超越预设的新生命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生成!“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异端,容纳叛逆。课堂俨然成了多声部思维合奏曲。于是,《狐假虎威》既可以理解为狐狸狡猾多端,亦允许理解为狐狸聪明机智;《亡羊补牢》既可以解读成为时未晚,也可以解读为追悔莫及;《滥竽充数》既可读出南郭先生之伪,也可读出齐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的人生,苹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实用才是尽善尽美……诸如此类异彩纷呈。生成的课堂渐为众多专家、学者、教育者所激赏和倡扬。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一个动态形成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因而“动态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和谐对话的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课堂。但是,有些语文课堂却因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流于追奇猎怪,诸多生成让人颇难释怀。如某教师在执教《早发白帝城》时,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以期达到精彩生成的效果,结果学生在短短5分钟内就提了17个问题,学生的问题“无所不包”,生成问题的场面可谓精彩纷呈。可执教者面对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问题时,方寸大乱,不能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去引导、去深入点化、去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师生双方交流着一些俗不可耐的回答,做着一个个有趣而无意义的游戏。面对生成,教者无所适从。
的确,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许多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生成性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教师对课堂生成的反思。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让课堂生成避免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象,做到自然、朴实而讲究实效呢?
一、坚守一个原则,抓好两个基本点e/yiPPw4HcaqqUTMvIQgRw==
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的原则。“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我国课堂教学历来强调预设,强调严格按教案上课,虽然这样会让有些教师心中只有教案而将学生的反映置之脑后,但亦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地学习新知识。没有充分的预设,也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生成,那种认为不认真备课也能有课堂生成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文本”是生成之“母”,“预设”乃生成之“父”。在预设时,教师应抓好两个基本点:
1.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
首先,要充分预设学生的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因为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课前准备,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并思考其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其次,要预设学生的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产生许多新颖的个性化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
2.深入研究学习的对象——文本
要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能在解读文本中感受到,甚至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对文章的“动情点”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如何对待。只有对于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生成效果。
二、保持一个心态,做到三个“用心”
一堂课只有好的预设还不够,教师还应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节奏、语言等这些含有“生成性”因素的基础上,弹性设计教学,给自己预留一个可以自由支配的弹性空间,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
1.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记得一次公开课上,学完《一夜的工作》之后,我让学生说说对总理的评价,本以为学生都会说总理是位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好总理,谁知一学生却大胆地说:“总理是个工作狂、葛朗台式的吝啬鬼!每天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客人陪自己工作一夜之后,仅以一杯绿茶、几颗花生米招待,真小气!”这一回答大大地超出了我的预设,听课教师及其他学生也一阵愕然,几位较为要好的同仁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这堂课要上砸了!”失望之情涌上心头,倔强的我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在心底告诫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于是,我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没有以教师的身份一棒子将这位学生“打死”,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见解新颖独到,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根据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时代背景及总理的其他事迹,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总理为什么要这么劳苦、这么节俭。我用平和的心态赢得了精彩。一场热烈讨论之后,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周总理真是一位劳苦功高的人民好公仆!”我观察了一下,刚才提问的那位同学赞叹得最为动情。
2.做到用心倾听
当学生对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教师要用心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例如学习《翠鸟》一文中老渔翁说的话:“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上的山洞里。洞口很小,洞又很深,很不容易捉啊!”读完此句后,学生小庆说:“我觉得翠鸟住的洞,洞口很小,洞又很深。这是个缺点。”我用心倾听之后,马上引导说:“对于谁来说,这是个缺点?”小庆接着说:“对于我们很想抓住鸟的人来说是个缺点。”他的话音刚落,学生兵兵马上反驳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个优点。”我疑惑地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振振有词地说:“洞小、深,人们就很难捉到翠鸟了。不然,许多不自觉的人就要去捕捉它们了。翠鸟凭借天险保护了自己的生命。”“看来你俩说得都有道理。”我笑着评价道,并真诚地对兵兵说:“你能向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挑战,我要向你学习。”可能受到我的评价启发,平时较为胆小的婷婷也忍不住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是个特点。”“你是怎么想的?”我说。“我觉得相对于翠鸟自己来说,洞口很小,里面又很深,是个优点,别人不容易发现、捉住它们;可对于我们爱鸟的人来说,这是个缺点,因为我们不能将可口的食物送给它们吃,不能和它们玩。”“你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问题,你真会思考,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尽管这位学生说这是个特点不是很妥当,但我觉得学生已经开始初步学会完整地看问题,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不吝词汇,对她大加表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用“细心倾听”换来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何乐而不为?
3.用心捕捉生成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精力处于兴奋点时,教师要顺应学生的“焦点”而导,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观察、思维继续处于活跃点,及时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组,捕捉新的生成资源。月有阴晴圆缺,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面对这些“不速之客”,教师应敏锐捕捉,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学教育的生长点,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往往能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一堂语文课上,我正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着《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之际,突然听到“啊”的一声尖叫,循声望去,见第二组的谢强正从座位上跳起来,不停地甩手顿足,一副惊恐的样子。顿时,安静的课堂混乱起来,同学们站的站,嚷的嚷,后排的同学甚至跪到凳子上张望,想探个TntTosT3u91HCzUIa6wtXuUxWJStRYASDI6/ALQ4uLw=究竟。出了什么事?带着嗔怪,我走近谢强,发现他从袖子里竟甩出一只小蜜蜂!“蜜蜂!”不知谁又惊叫了一声。这下可不得了,全班同学都围了过来,看着受惊的小蜜蜂在桌面上慢慢地爬着,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我知道此刻再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课文已不可能了,同学们不是头疼写作文是“无米之炊”吗?我何不抓住这个机会?想到这里,我索性抛开课本,让学生仔细观察起小蜜蜂来了……第二天一早,一篇篇生动逼真的日记呈现在我眼前,李琳同学在文中写道:“姹紫嫣红的百花丛中,蜂飞蝶舞是何等寻常。可是今天,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竟然引来了黄蜂的飞舞,受到彩蝶的青睐。你瞧,花儿张开了欢乐的笑脸,蜂儿自由欢畅地飞来飞去,老师不正是那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蝶吗?……”好一个“蜂飞蝶舞”,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和灵感!这一次动态生成的作文素材,效果如此好,在批阅过程中,不时传出我忍俊不禁的笑声,我想这归功于当学生的精力、兴奋点关注于黄蜂时,我没有训斥他们不专心,而是通过“即兴习作”,维护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观察、思维继续处于活跃点。再通过“看”“说”“写”,把这精彩的一瞬间适时记录了下来,在有心栽花花不开时,及时调整,做到有心插柳柳成荫。
4.用心进行赏识评价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是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我在上《海底世界》一课时,将男女生分片段朗读课文,效果很好。我颇为动情地品评:“男生声音洪亮,奔放而整齐,女生声音甜美,圆润而柔和。男生读得好,使人想起进入深海的探索者,坚定沉着;女生读得好,使人想起传说中的美人鱼,楚楚动人;男生读得好,让人仿佛置身于掀着巨浪的海面,广阔悠远;女生读得好,让人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趣味无穷。”学生自豪地笑了,情绪高涨,念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在激荡的情感朗读中受到熏陶和鼓励,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意识到什么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并且还领会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方面的作用……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随之生成。
总之,教师只有对课堂进行充分预设,带着平和的心态,用心倾听,用心捕捉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用心进行赏识评价,巧妙地把握教学契机,才能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让课堂生成释放出绚丽的光芒,达成朴实有效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