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2012-12-29 00:00:00刘志春张长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3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评述教育的箴言:“坏教师奉送学生真理,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体现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应有的挚爱与虔诚,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
  一、事件由来与各方的反应
  1.事件由来
  《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称为激励其上进》的一篇报道:“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1]
  2.各方反应
  (1)学界关注——出发点是为激励孩子,客观上变相划了等次
  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认为,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尽管佩戴绿领巾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成长,但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
  (2)教育部门——绿领巾不合规定,已被叫停
  得知学校让小学生佩戴绿领巾的事件,某省少工委工作人员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并没有“绿领巾”的规定。“我们不支持学校这种做法,佩戴绿领巾不符合全国少工委有关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少先队作为全国性少年儿童群众组织,重要标志上有统一规范。
  (3)学校反应——为激励上进,并非歧视
  据介绍,学校委托制作红领巾的厂家,设计了同样大小的绿领巾,10月14日发放给没有入队的学生。学校九十多名一年级学生中,约有一半人都佩戴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一种教育探索,这种做法还没给上级部门汇报过,学校把这部分学生称为“苗苗少先队”作为预备培养,对佩戴绿领巾的要求和红领巾一样。
  (4)家长、学生——“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
  苏女士有个女儿读一年级,小孩子回家就戴着绿领巾,母亲觉得特别奇怪,女儿说这是老师发给她的,班里戴绿领巾的同学将近一半。“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另据一名一年级学生透露,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
  家长苏女士认为,此举对孩子心理有极大伤害,学校这种做法有些奇怪。不少家长也表示对绿领巾不理解,认为学校此举欠妥,没有征求家长意见。
  (5)老师与社会——学校教育要关注生本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劳凯声说:“正面的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教育方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在实施负强化,也就是批评的、否定的、处分的方法时要特别谨慎,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的目的,但是这种标签式的做法很容易最后被解读成为就是一种按好坏来做的分类。最终,我觉得我们的任何一种教育的措施、教育的方法还是要看它的效果,也就是说它对孩子来说,它是起到了正面的促进的作用呢,还是对孩子的发展起了一种损害的作用。”[2]
  二、教育改革创新的价值取向探析
  1.此次事件背后的思想问题分析
  (1)学校教育管理思想的积弊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思想和实践,偏重与习惯于被动执行上级派下的行政指令,易于陷入工具主义、管理主义的片面化僵化思维“窠臼”,匮乏于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辩证思维的主动性,即使偶尔获得展示自我的价值的机遇与时机,也会因学校主体性内在素质的不足产生的“习得性无助”,抑或持有片面夸大自身能力无视自身缺憾而产生的“选择性失聪”,与之同时在对待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条件认知上产生了这样一种“盲勇”态度——只顾眼前利益与局部本位,丧失对自身服务对象的责任与自身建设的轻视。
  (2)学生管理与评价的困境
  在我国以往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过度关注学生集体教育,忽视学生个体教育;在专注于学生集体中少数精英分子教育发展的同时,丧失了更为广泛和基础的平凡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关注与培育。如此,我们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的是“应试能力”有所见长,而其他方面如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个体幸福构建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成长不够。因此,当代学生管理与评价也有必要进入权变程序,重新进行再设计和再调整。
  (3)教师专业精神缺失
  此次事件中的教师毫无疑问执行了学校领导的指示和命令,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将任务按照指标形式,进行简单分派,其过程缺乏必要的职业审视,没能进行合理的自我反思,更不利于合理的教育意义生成。这不仅是自身失去了对教育应有的责任感和热情的“习得性无助”写照,也是假设自身和学生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都是无知“盲勇”的伪前提的生动印证,更有违“素质教育”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危机”背后的“机遇”所在
  (1)校本思想的缺失与重建——从“社会本位”向“校本关注”过渡
  在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学校的思想主要是社会本位的,即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学校执行的是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与阶级成员传承功能。这种功能的设置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有其积极和正面的意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校本思想”应当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新动向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应积极谋求规划好学校自身发展的出路,着重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途径的有效性,着重于寻求适合学校自身成员,尤其是适合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2)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中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论述,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适度调整、改造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积极寻求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和发展途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智能,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3)关怀与尊重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在此次事件中,教师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职业理解,这不仅仅是源于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选择性失聪”,更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职能单一执行路径下的“职能固着”,即学校甚至教师自身都没能把教师的身份和地位弄明白和摆清楚,教师被机械简化成“学生管理终端”,教师除了教书和辅导功课以外,其他职业权益被遮蔽,“专业地位”和“发言权”更是不被重视。
  三、实现学校创新的条件与路径分析
  1.校长应改造自己的观念,创新领导方法
  (1)革新观念,全面学习
  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校长的角色是“领导者”和“促进者”,不仅自己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还必须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代表学校变革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并能进行必要的有创造性的教育管理服务支持和教学革新的工作表率。
  (2)科学实践,愿景一致
  学校教育变革的实践推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科学安排、精心设计、合理统筹,特别是在许多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冒然开启并强硬开展,只能造成更强的抵制和不解,更为甚者是对学校变革的整体进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浪费宝贵的物力、人力、财力。
  在学校变革中,应当做到对学生和老师做出必要的介绍和解释,比如:变革的意义,变革的形式和程度,变革的步骤安排等内容,这样起码不至于造成学生、家长和社会由于对学校变革的“无知”而进一步引发混乱与恐慌。
  (3)民主决策,不断优化
  如何积极推进和开展学校变革的进程?办法其实也简单,就是在“校本思想”发展理念提出来之后,进行新一轮的民主决策,让教师和相关群体参与进来。这里的决策方式与方法所遵循的是“量力原则”和“量能原则”,即学校变革有关人员和学校变革利益相关成员比如学者、校长、教师、学生、政府、家长等成员聚集一堂,分别对校本变革的方方面面提出各自关注的问题和意见,以促进更为契合实践需要的学校变革能有序、高效地稳步推进。
  (4)接受监督,与时俱进
  学校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学校教育变革的内容、形式与进程也不可避免地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因此,教育监督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学校变革中必须得到全面的贯彻与保证。
  2.教师应重塑自身专业权益观
  (1)立足课堂,培育“完人”
  教师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改善授课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能力,在现阶段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与教师授课并行不悖的是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道德人品的提升。教师立足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负责在课堂上机械传授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上的有形知识,而置学生知识获得方式、科学素养、综合思维等无形知识于不顾。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知识如何被传授”以及“知识如何被有效地传授”。
  (2)研究教学,完善教法
  研究教学是教师的一项专业权益,开展教学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掌握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研究教育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有助于了解课堂教学的新动向,以便在学校变革中及时更新和调整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适应学校变革中和变革后的教育新环境。
  (3)统领课程,和谐教育
  课程是学校变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一切涉及教育的变革都不能置课程于不顾。学校变革中的教师行为改进,必须实现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向课程的学习者、研究者甚至是学科课程的领导者。教师须将自身的专业建设与自身的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专业层次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和改进。
  (4)博学善问,民主乐思
  博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知识,而是包含两者的专业素养。在博学的基础上,通过广博的学习和涉猎相关领域的知识,达到一种“善问”境界,即通过切实提出新问题,寻找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激活自身以及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民主开放的科学品质和学科素养。
  (5)民主示范,敢于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
  教师的民主示范,在我国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有着光辉的传统。在学校变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的职业水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变革的成败。所以,民主示范应当在学校变革中很好地坚持下去,比如从培养和尊重教师可以对许多反教育行为说“不”开始。
  3.基于学生全面成长过程的学生评价体系构建
  (1)学生全面成长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成长与培养目标,应当是学生的全面成长。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形式和教育目标,这不仅意味着学校变革应当秉承国家教育方针之传统,也应该考虑到当下的社会新的需求和动向。比如:劳动课上,可以考虑加入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环节;课堂上,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和看法的学习欲望;在课外生活、综合实践课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发现与体会,对学生如何合理有效地生活与学习进行“知识、技能、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层面的介绍和指导。
  (2)学生快乐成长
  学生的快乐成长,也应当考虑到学校教育变革体系中。没有快乐学习和生活体验的教育,不是孩子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没有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是欠缺教育个体生命活力的片面教育。
  (3)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包括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处事方式和健康的心理等。学生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理性对待自身的成长和完善自身和集体的机能,不仅是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权利,也是公民社会安全责任教育的重要内容。
  (4)学生悦己成长
  这里的“悦己”是指悦纳自我,而不是指讨好自己、包庇自己的短处与不足,而是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理性、科学、全面的认识。悦纳自我的教育目标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进程中,能够体认自我存在的价值,客观对待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并能够具备开阔的视野,调整自我观念,促进自我价值实现。
  (5)学生和谐成长
  学生的和谐成长,不是单指某项教育分支的发展,而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代表的、终身性的、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这种蕴含于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和谐成长,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学生离开学校后其展现出来的社会和个人发展能力差异上。学生的和谐成长,与公民自身的道德水平、社会交往技能、科学素养、生活幸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强调和谐成长,不是要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要考虑到学生是成长中的社会主体,在成长中受教育进行自我完善,在自我完善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
  4.学校教育变革,须管理,更需引导
  (1)教育变革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教育发展新动向的教育变革,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共同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价值体现,也是当代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必然诉求,更是当代学校教育被传承和延续的内在要求。
  (2)学校创新本身的监督和革新
  学校教育是对人的成长进行社会化的规范和影响。在对学校教育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学校教育需要也有必要接收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和指导,无论是舆论的、专业的,还是职业的帮扶和指导,都应当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3)完善学校教育变革现代化、法制化建设
  长期以来,“行政权力本位”、“管理主义本位”、“应试教育本位”的教育管理思想与行为充斥在学校管理中,这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学校的新要求和新需要,它遮蔽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合理诉求,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发掘,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合理调整自身结构,它是造成教育改革的桎梏。所以,学校教育改革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必须法制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李建利.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称为激励其上进.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1_10/18/9927590_0.shtml.
  [2] 央视《新闻1+1》.校长就绿领巾事件道歉 白岩松带绿领带声援学生.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10/20/c_122177613.htm.
  (责任编辑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