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专家引领

2012-12-29 00:00:00杨浩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3期


  专家引领是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专家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1]。专家引领最初只是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实施的一种具体策略或方法,后来,随着社会背景和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的自主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专家引领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指导学校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有效策略,被广泛地引入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之中。如今,创建特色学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发展的新趋向和新选择,而创建特色学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学校自身力量的局限性。学校要突破现有的发展水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仅依靠学校层面的研究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先进的理论加以指引,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借助专家的智慧也就必然会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策略。
  一、专家引领对于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意义
  专家引领是特色学校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也是学校特色创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专家引领之于特色学校创建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专家引领可以为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改革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i8KrRV5qzp8wznnkZyyXygWLKSMS6uqyC7TaVnLRhw4=的实施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求日益迫切,校长办学自主权的逐渐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和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形势下,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校长和教师具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形成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和方案,打造出学校的特色品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这些都需要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和引领,需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避免盲目改革、盲目实践、盲目发展。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2]。因此,各层次、各方面有关专家的适当介入和适时引领,可以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撑,使学校特色发展之树能够长生不老,枝繁叶茂。
  2.专家引领可以丰富学校特色发展的资源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充分利用和组织好这些资源,将有利于提高特色学校创建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专家的引领至少可以丰富两个方面的资源:其一是来自教育教学专门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这些专家学者以其完善的知识结构、缜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观察视角,往往能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提供及时、必要、合理的建议,从而指导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二是来自本校或其他兄弟学校优秀教师的引领资源,借助校内专家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替代一部分专家的引领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弥补专家引领中的一些不足,如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和转化等方面的问题,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3.专家引领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特色学校的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来。只有经得起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特色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如何把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贯彻、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自己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更需要有专家的引领和指导。顾泠沅教授曾对“有专业引领”和“无专业引领”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专业引领……对于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向课堂的转移问题,确是一种有价值的选择和可采纳的途径”。[3]实践证明,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的背后都有专家的引领和支持,获取来自教育专家和专业人士的专业引领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4.专家引领可以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特色学校发展的关键是要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队伍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质量,决定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水平。可以说,只有全体教师的成长、发展才能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真9iYJMKYhCScjSdUPtEDsA8omBdLH3S0IKF9g4S6JM+4=正形成学校的特色品牌。然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是:大部分教师的理论素养一般相对比较薄弱,教师忙于日常琐碎的教学和管理事务,很少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他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虽积累了大量实践知识和经验,但却缺乏把这些感性的经验外显化、理性化,以及把它们与学校的特色教育理念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实现实践经验的升华,并把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学校的特色发展落到实处,就必须借助有关专家的引领和提升。
  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专家引领的主要形式
  富有经验的、强大的专家队伍的支持是学校特色创建工作赢在起点的保证。目前,学术理论界和学校实践层面都在努力探索实施专家引领的途径和方式,力求做到专家不越俎代庖,而学校和教师又能保持合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专家成为学校特色发展项目的精心策划者和积极推动者,让专家全面地参与到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来。现在大致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形式。
  1.理念指导式引领
  理念指导式引领是指由掌握系统理论的专业研究人员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讲座等活动,向学校教师传播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正确理念,丰富其理论知识,指引其行为。这一引领方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特色学校的发展需要有特色理论作支撑和引导,这样的发展才能更有持续性和实效性。特色理论是个性化的理论,它的形成既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国内外成功特色学校办学经验的启示,更需要研究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分析、研究学校在特色办学中的各种教育现象与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特色教育规律,提炼特色办学成果[4]。由此可见,特色理论的形成乃是学校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身发展问题的总结和提炼。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学校的发展就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其二,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实际上理论的价值不单在“操作”,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人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学校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学术报告、科研讲座有助于教师打开教育的世界之窗,开阔教育的视野,扩大教育的信息量,形成大教育观;有助于教师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动态,把握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认清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助于教师接受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2.专题培训式引领
  专题培训式引领主要是针对特色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的,有时是系列的培训,使教师加深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某些特定教学行为的操作要领。这一方式主要是针对学校的一线教师使用的。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如果一所学校在某方面有一位或者多位特色教师,那么这方面往往就能显示出强大的优势。也就是说,特色教师是特色学校的主要标志之一,特色教师在某方面的特长,往往就是该学校在特色方面的重要体现。另外,就教师的主要工作来讲,教学是学校的主题活动,学校的特色理念、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凸显,从而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稳固地体现和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教师在以上两个方面的能力呢?很多学校在特色创建的实践中发现,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例如,创建以书法为特色的学校就可以邀请当地书法家协会的有关专家,或其他在此方面有特长的人士对学校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书法技能培训,而且也可以对教师进行书法教育理念、书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指导,从而提高教师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发展论证式引领
  发展论证式引领主要是学校邀请专家来对学校的特色发展规划、相关的课题研究以及已经取得的特色办学成果等进行评价、指导和鉴定,以便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作出充分的论证。特色学校的发展首先要有明确的特色定位和科学合理的特色学校发展规划,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发展的共同愿景,这直接关系着学校发展的质量和成效,学校必须要慎重考虑、反复论证。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言:“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愿景建立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5]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确立共同愿景的比较具体有效的办法是组织一个有各方人士参与的规划团队,这个团队一般可以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成员组成。其中,专家成员主要肩负的任务就是对学校特色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学校特色研究课题的申请和立项、课题中期检查、特色成果鉴定、特色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必要的指引。
  三、专家引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面对专家的特殊身份和专业权威,必须坚持学校的主体地位
  从本质上来讲,特色学校发展对各种专家资源的利用,是一种对专家的依靠而不是依赖,是一种对专家的相信而不是迷信。依赖和迷信必然会使学校和教师放弃主体的地位,而完全听任于专家单方面的“引领和指导”,这样即便是最后可以形成一些所谓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成果”,但其大多都会是华而不实的,对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同时,这也有违学校自主发展,以及专家引领策略的基本理念。在谈到特色学校的建设时,人们普遍认为,特色学校的发展过程是无法复制的,因为每一所特色学校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立足于自身独特的校情基础之上的,专家的引领作为学校外部的推动力量,除了要充分尊重这些事实之外,还必须借助学校的主体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如果迷失或放弃了学校的主体地位,专家的引领便失去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根基。
  2.面对专家提出的新理论,既要主动接受,又要避免滥用
  在学校特色化建设过程中,专家引领可能会使我们接触到许多新的理论。这些理论有的是对我国原有的教育理论的创新,有的是对其他学校成功办学经验的提炼和升华,还有的则是“舶来品”。但不管哪一种教育理论,都是对某一种背景下的学校发展实践的抽象的结果。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局限性,有其应用的特定条件。就学校层面而言,虽然我们的一线教师无法像专家那样,准确把握每一种理论的实质,但在应用某一理论时,一定要了解该理论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在听专家介绍新理论时,一定要关注该理论的产生过程,分析该理论的背景材料,掌握该理论应用的特定条件,并在实践中创设条件进行验证。当我们对理论不理解时,切不可因为专家是某一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的观点也代表某一领域的前沿,就对专家产生过分的敬畏感,过分屈服于专家的“话语霸权”,对专家言听计从,而要敢于与专家平等交流,阐述自己的见解和实践感悟。唯有如此,才是一种主动接受新理论的行为,才能避免对理论的曲解与滥用,才能真正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3.面对专家引领的“不到位”现象和“局限性”问题,必须辩证看待,实事求是
  学校请专家来,总希望能在专家指导下,让教师们能够茅塞顿开,快速理解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际上,专家不一定就事论事地解答我们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而往往是从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引导。对于专家的“不到位”引领,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与消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因为专家所指导的内容太过宏观、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步骤,就片面地认为那只是一种无法做到的理想化的设想,而对专家的引领失去信心,甚至是进行抵制,而是要用一种长远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比如,在特色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专家们往往会以自己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科学理性的分析,为学校提出合理的发展定位和高屋建瓴式的发展建议,至于具体的工作安排和实施细则,则需要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来进一步确定。尤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还要根据专家提出的方向和指导理念,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并及时把自己实践的体验和反思向专家反馈,这样,才能让专家的教育实践研究建立在日常教学的实践基础上,专家们提出的观点才能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专家的专业引领才更具有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校本教研的策略与方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汤立宏.校本研修专论:中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专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4] 胡方,龚春燕.学校变革之特色——学校发展战略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责任编辑 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