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撤点并校”负面影响分析

2012-12-29 00:00:00褚卫中张玉慧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3期


  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布局调整是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一项工作。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式是“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给学校、学生、家庭等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农村义务教育“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西部地区“撤点并校”的重点在教育人口密度较小的农村地区、山区和贫困地区。通过近十年的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也有所改善,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也给学校、学生、家长和农村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1.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学校服务半径过大,农村中小学生遭遇“求学难”。一般来讲,服务半径越大,服务人口相对越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就越大,办学效益就越高。但当前农村中小学学校服务半径普遍过大,给学生带来不便。
  首先,是农村中小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农村中小学学校服务半径到底多大为宜虽无具体规定,但依据平原地区地理条件及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服务半径应限制在2公里以内,初中最大不超过5公里。但在中部省份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学生家庭居住地离学校的距离大多数都在3~4公里,有的甚至有8~9公里。学生不得不走上很远的路去上学或寄宿。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孩子们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些学生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得不接送子女,甚至有的不得不到学校所在地“陪读”。
  其次,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上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在保障每个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优化与整合。但是,由于有些地区不合理地实行学校布局调整,盲目地进行学校撤并,学校的服务半径过大,学生上学距离过远,导致了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上升。
  再次,有部分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差,食宿条件不好,学生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在中部省份的一些地方受资金所限至今无法解决学生住宿,不少学校即使能够勉强提供寄宿,其条件也大多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的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如在中部省份的一些学校,45平方米的宿舍住进了65个学生,不少学校学生住的是大通铺;部分学校的食堂条件也相对较差。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一定影响。
  第四,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损,“问题学生”增加。在农村寄宿学校,普遍缺乏对寄宿生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龄又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长期寄宿远离父母教养,缺少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问题学生”明显增多。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早恋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
  2.对学校的负面影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本意是通过合理的撤并,提高中心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撤并,使得有些中心小学和初中不仅没有因为合并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因为学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出现各种问题,学校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班额陡增,教学条件未得到及时改善。在一些偏远地区,教育经费相对较少,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极为短缺,维持学校运转尚且不易,更不用说进行校舍建设、后勤配套、师资提高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撤点并校”后学校办学条件不但没有得到及时改善,反而有所下降。二是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自身素质无法得到提高。“撤点并校”后,班额的陡增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教师的身心压力。如中部省份一些学校的生师比,小学达到了29.4∶1,初中为22.6∶1,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农村小学生师比23∶1,初中18∶1的标准。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不足,而现行的教师配置政策并没有顾及相关管理服务人员岗位需求的新情况,各校的普遍做法是加大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的工作量。很多教师认为“负担过重,学生安全压力过大”,没时间也没更多精力“静下来认真教学”,更不用说参加培训学习。三是大部分学校寄宿条件差,配套设施滞后,管理比较混乱。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学生宿舍不附带卫生间和浴室,有的农村学校学生住的是大通铺,许多学校无力配备合格食堂。大多数学校专职管理人员偏少,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来兼职担任学生的住宿管理工作,他们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住宿管理比较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对家庭的负面影响
  目前,一些地方不合理的“撤点并校”,与广大农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这些地区的农民家庭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了怀疑、不满,导致当地干群关系紧张。具体影响为:一是家庭教育成本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因为不合理的“撤点并校”,离学校相对较近的农村家长只能让孩子搭车上学,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不得不寄宿在学校,这都使原来就不宽裕的家庭经济情况更加拮据。很多有两三个孩子的家长反映子女受教育开支骤增,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二是“陪读”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相对欠缺,出于对孩子的安全考虑,很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陪同孩子到中心学校所在地租房陪孩子读书,这种“陪读”现象在一些偏远山区比较突出。这样的家庭一般是男主人在外面打工,而母亲则在学校所在地陪孩子就读。
  4.对政府的负面影响
  对基层政府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的额外支出和浪费。一方面是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增加了政府的负担。为确保校舍安全与学生身体健康,基层政府必须尽力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学生食宿条件,投入大量资金扩建改造学生宿舍、食堂、澡堂等,还要增加中小学生的各种教学和活动器材,这无疑加重了基层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被撤并学校的教育资产闲置,造成新的浪费。被撤并的学校校舍、场地等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校舍逐渐破损,学校资产被私分、乱用,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5.对乡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撤点并校”对乡村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加剧了乡土文化断裂和乡村的衰败。农村中小学撤并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提高中心学校的办学规模、现代化水平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却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强化了“离农”教育。住校就读以后,农村学生每天面对的就是课本,主要的压力就是考个好分数、升学,形成的价值观就是“农村的一切都是落后的”,老师规划给学生的远景和学习动力就是离开农村。学生们越来越轻视农业劳动,不会劳动,对家庭、家乡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这样势必造成乡土文化的断裂和乡村的衰败。
  二、“撤点并校”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1.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片面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在保障每个儿童都能够得到受教育机会的前提下,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优化与整合。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确地理解、领会中央的调整精神,对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与认识片面。将“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撤并”和“缩减”农村中小学,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错误地等同于在一定年限内(甚至是短期内)撤减一大批农村中小学,因而导致了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片面化与“一刀切”。如中部某省颁布的《关于“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农村中小学规模、布局基本满足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撤销合并一批规模过小的初中、小学和教学点,使农村中小学数减少15%~20%。但短短几年间,该省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数量急剧减少。2001年,该省有小学37400所,2009年减少到1470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为13260所。
  2.对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缺乏调研与了解,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实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导致布局调整忽视当地的实际情况,缺乏长远规划。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一些乡村,由于前几年盲目撤并,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在开设中心校时忽略了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势复杂等因素,致使许多偏远村落的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寄宿条件差,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学生辍学率上升。生源的减少,又使得一些中心校出现了二次合并、三次合并的现象,这些都是没有充分调研、缺乏科学合理规划造成的。
  3.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分配不合理
  布局调整过程中有关专项资金的分配,各地一般是根据项目县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状况,并考虑人口数、生均校舍、农民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等因素,按照各因素的权重,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配给各项目县的中央专款、省级配套资金额度。但是,由于缺乏充分的调研,有些乡、村、校为了多拿资金,在申报材料上弄虚作假,使得需要扶持的地方得不到充足的资金,资金分配不合理。
  4.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于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能否顺利推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撤点并校”后,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专任教师的数量处于相对短缺状态,教师队伍中还存在代课教师和兼职教师,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如,目前尽管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不能适应调整后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消除“撤点并校”负面影响的策略
  1.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村干部及群众的顾虑较多。特别是按要求被撤并的学校所在地方,“普九”期间辛辛苦苦建起了学校,只用了几年时间,现在要撤并,那里的干部和群众更是顾虑重重,甚至会形成阻力。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乡镇基层政府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让撤并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合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家长和教师到合并后的学校进行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撤并”所带来的好处。对有关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布局调整政策的精神要旨。这样,从思想上让人们接受并支持“撤点并校”,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工作才能稳步推进。
  2.认真调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规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是能否切实保障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办学效益和质量是否提高,而不是撤减农村中小学的数量或合并学校的规模大小。在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调查当地的社会、经济、教育等实际情况,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地确定学校的服务半径,并考虑财力支持、校舍建设、食宿配套建设、学龄人口等因素,不能硬性规定生源不足多少就一定撤并,搞“一刀切”。一方面,可以以点带面,先办一个“撤点并校”的试点学校,如果效果好,可以推广、带动其他的学校进行合理撤并;另一方面,在交通不便或离中心校较远的乡村保留或恢复必要的“教学点”,特别是保留和恢复小学低年级教学点。可采取“高集中,低分散”的模式,即小学高年级集中办学,低年级分散办学,必要的话可进行复式教学。
  3.增加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教育经费投入
  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也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的学校必须开源节流,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保证足额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县财政要尽可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证公用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与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保持同步,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有可靠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相关资金的利用率。应主动吸纳民间资本办学。另外,对农村地区的贫困中小学生进行资助,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家庭面临的教育负担问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短缺,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教师严重不足,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编制方面应制定特殊政策给予倾斜。如,聘用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做特岗教师,以弥补农村教师队伍编制的不足。另一方面,实行教师流动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此外,还要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对他们定期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5.改善寄宿制学校管理
  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安全和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关键,被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要改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一方面要选聘称职的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吃、穿、住、行全面负责,指导学生自理生活,安排好学生的课余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做好被撤并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
  要妥善处理被撤并学校的闲置资产,使闲置校产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可对闲置校产进行拍卖,将拍卖所得的资金用于周边布点学校建设,或把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合并后的新学校教育中。也可以将被撤并学校改为幼儿园或成人学校。
  总之,“撤点并校”是一项保障农村儿童受教育权益,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惠民工程,应不断改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尽量克服“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效益和质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斯辉,王传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10(2).
  [2] 范先佐,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研究,2009(1).
  [3] 邵燕楠.关于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9).
  (责任编辑 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