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多元评价

2012-12-29 00:00:00葛华平
新课程·上旬 2012年12期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迟缓,中职学生大多是从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健康者,尤其是数学学习。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应试型教学,往往使学生的挫败感与日俱增,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长此以往,这将成为职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深化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并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和谐的课堂;兴趣;评价

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由于职高生底子薄,主动学习的意愿低,以至于教与学严重脱节,很多学生望学生畏,游离于数学课堂之外。那么如何提高中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体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1.重视情感投资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努力保持微笑,进入课堂时要将一切不悦暂时抛下,以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同学,通过微笑来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没有好的交流就没有好的教育。并且教师应一视同仁善待每个学生,不可只关注“好学生”。多一点交流、尊重和信任,才能形成师生情感的共鸣,拉近师生关系。

2.教师要改变角色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成课堂的主宰。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下只能是唯命是从,这样往往使教师成为“孤家寡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常用如“你来说说”“你来告诉大家”“谁来帮帮我”等语言引导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作风,重视并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氛围。

3.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屡受打击会使人灰心丧气,成功哪怕就是一点点也会让人对前途充满期望。因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愉悦中奋发。

只要长期本着“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就能培养师生的融洽感情。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便可优化教与学的环境。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1.注重个体差异,课堂活动全员化

职高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少部分学生很快接受所授知识,而相当部分学生无声无息。因而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要常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自己没有被忽视,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

2.创新教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中职学生在学业上,特别是数学课上,大多数学习兴趣几乎丧失,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心思转到课堂上。

(1)新课引入时,教师应将所学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采用故事、话题、自然现象的剖析等方式引入课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很有趣,想听课,促使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抬起头来听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而生活化故事、话题能让学生接受数学课、认可数学课、喜欢数学课。

(2)在课的开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以后,通过诸如讲解、演示、朗诵、讨论和辩论、小组项目、探究方法、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还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不同的方法来维持学生的兴趣。在整个课堂中要随时调整策略并尝试变换不同的策略,如果用得太滥学生会失去兴趣。在知识点的描述上力求简单易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教法可冲破常规讲法的束缚而求创新。

3.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成功感是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需要,更是学习的“内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赞赏学生的一丝一毫进步,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感到快乐,学会欣赏自己和欣赏他人。通过老师不断的鼓励与赞赏,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感,促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三、彰显个性,教学评价多元化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中职数学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激活巨大的精神力量。

1.考核要彰显多元

为尊重学生差异,考核时所用试卷应立足基础,适度出现具有综合性的、较灵活性的题目,试卷中解答题设计要一题多问、呈阶梯式,由易到难,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必要时可设计一些限选或任选题,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与多样性。并努力探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课堂表述、小论文等,鼓励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学有所乐,学有所为。

2.考核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考核与评价要适度淡化结果,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重过程还体现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在日常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成长、发展历程与心理体验,及时鼓励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哪怕仅仅是学习态度上的进步。

教师要抓住课程改革实验带来的契机,大胆实施新目标、新理念,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个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为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典.学习数学,感悟生活[J].教育现代化,2007(14).

[2]张士宝.让数学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J].新课程研究,2007(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