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阅读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目标;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无论字词,还是篇段文章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离开阅读的语文学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阅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阅读是让学生在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和积极敏捷的思维中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进一步加深理解。在新课改后,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
一、课前初读文章
在语文课文教学前,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阅读,也就是预习课文,这就是初读。初读会让学生初步地了解和认识课文内容,初读时,学生要利用字典、词典和其他工具书把文中的字词障碍清除掉,并初步地理解文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在阅读中要把重点和比较难理解的字词句,在书中空白处做好标记和标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动笔墨读好书。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学生列出阅读计划,根据文章的重点和特色分析文章,并提出对文章的见解。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课前了解查找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著作,然后再利用字典和词典对文中生疏的字词进行学习,如,油蛉、斑鳌、赤练蛇、何首乌、木莲藤、覆盆子等动植物,有的学生都没听过见过,所以,在课前学生要通过工具书了解相关知识,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铺垫。
二、课堂精读文章
在课前初读中,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其次,要初步了解文章的文学意义和思想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配合指导学生精读。由于初读时学生已经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了了解,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就是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中优美句式的写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别是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启迪和美感的经典篇章,更要带领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视觉。在精读时,不要忽略教师的示范朗读。通过读,探寻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美;通过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文学意义。
《背影》这篇文章非常适合有感情地朗读。为了能更好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最好先充满感情地给学生示范朗读。文中对父亲去买橘子时爬月台“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等经典描写,让人感觉语言亲切,富有韵味,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发现普通的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动作。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文章朗诵,教师应把指导朗诵作为一个难点内容。要突破朗诵难点,就是要先注意“背影”这样的关键词,然后师生一起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进而领悟文章的内涵,品味文章的美,学习文章的经典写作方法。
三、课下延伸阅读
由于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量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所以,课外阅读也成为学生能否优秀完成语文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课堂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学生延伸阅读的范围。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就应该布置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对任何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对优秀段落进行背诵,对优秀篇章写读后感。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自己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样学生会根据自我需求把阅读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
语文的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标阅读法、重点阅读法、比较阅读法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精读时,要灵活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文修养,为完善学生文学内涵修养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县硕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