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如何积极开展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活动,自觉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如何合理使用中学物理新教材,使中学物理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新理念,使学校成为适应新世纪教育的新型学校,成为所有学校和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一所省示范学校,从2008开始,在学校推行“预习+活动+精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预习;活动;精练
“预习+活动+精练”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一节课45分钟内,自己活动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其余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活动。课堂中,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等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学方法是注重预习、参与活动、精讲精练。
一、注重预习
课前预习不能单纯地让学生翻翻书,教师应通过精心备课,编写预习题,指导学生提前预习,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参与活动
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的分析归纳,自主得出结论,并对其他小组的实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学习。
三、精讲精练
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用好前后黑板,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以“精”来提高质量。
课堂教学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即预习交流、互动探究、课堂精练、布置作业。
1.预习交流(5分钟)
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预习题,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提出的课前预习题目要求要具体,学生不能只是翻书式的预习,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动起来。
(3)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才会出效果。
各小组根据上节课教师所出示的预习题目及自己预习的情况,进行合作学习,参与小组讨论,达成共识后的小组,每组派出一名成员进行交流。
2.互动探究(20分钟)
互动探究学习采用的是分组讨论法。
分组法的一般模式是这样的:每6到7位学生分成一组,但可按两种形式进行分组,第1种为学习组,是按照就近原则自然分组,每组要求有不同学力的学生。第2种为专家组,是把学力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如把学力较低的学生分成若干A组,中等学力的学生分成若干B组,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分成若干C组,即按学力分成若干同质学习小组,我们谓之专家组。
动态分组法的一般操作方法如下:学生先在各自的学习组听课,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上专家组研讨。
课堂上教师有效指导的注意事项有:
(1)指导时机要适时: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
(2)指导的内容要适当:结合学生的困惑点、兴奋点和“最近发展区”给予指导。
3.课堂精练(15分钟)
探究的结果需要检测和反馈,对学生来说,课堂检测反馈的效能一是练习巩固,二是查漏补缺。课堂上检测反馈,组织学生各种感官同时参与练习,有些知识还应进行拓展,加大实践的力度和密度,把预期的学习目的化为现实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检测这个手段及时了解反馈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或修正教学目标,还可以帮助没有射中靶心的学生再射一箭。在这10分钟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检测反馈题,检测反馈不能一刀切,要面向中等及学困生,可以给优生设计一些知识拓展性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检测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小结得不够完整,教师应给予补充并板书。由于学生已经过近10分钟的集中学习,再听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结的过程,就是归纳总结、整合、调整、升华、创造的过程。
4.布置作业(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课堂精练部分遇到的难题和出示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预习题。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布置作业题。作业的设计要精准,要有合理性和针对性,同时,作业题的难度要面向中等及学困生,且课外作业量不能多,要做到“课内紧,课外松”。另外,教师在课外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
“预习+活动+精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应力求通过这个模式,创设活跃而和谐高效的快乐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汤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