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以下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是国防生培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影响国防生成长成才的最重要因素。准确把握并提高国防生思政素质,不仅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还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防生;提高;思政素质;理论教育;科学实践
国防生是军队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努力学习和掌握高科技文化知识以达到军队人才战略目标的崇高使命。提高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期军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要,是国防生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塑造稳定可靠、素质全面的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正确认清当前高校形势,以思政教育提高国防生思想理论水平
随着新时代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高速发展,处在普通高校的国防生易受到意识形态领域中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导致其思想意识、思想情感以及思维方式易受到一定的影响。以理论教育对国防生进行思政教育,为其思想理论水平的快速提高从而使头脑时刻保持清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阵地作用
国防生在校享受地方和部队双重优势的思政教育。两者有着不同的教学优势,但却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目标。充分结合两者的优势,规范两者的分工,打破因循守旧的教育方针,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形成一整套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国防生思政教育体系,以此来带动国防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彻底弥补国防生思想认识上的缺陷和不足,引导国防生端正价值取向,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行为方式。
2.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主渠道作用
新世纪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愈来愈大。只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开展思政教育,才能消除网络弊端带给国防生的严重影响,给国防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一是从创建“三个结合,一个发挥”着手,结合培养高校园区内全体师生之力,结合培养高校与军队之力,结合各培养高校之力,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优势特点,共同构建更具特色的、完善的、优质的教育资源网站;二是定期开放各类活动室、阅览室等网络教育平台,统一组织国防生进行网上交流学习,为搭建的教育资源网站实施教育提供支撑和保障。
3.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主动力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大学生群体最紧密、最直接的基层党组织,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围绕国防生党支部开展思政教育,要确立以学院党总支为核心,以联系和服务党员与群众为根本,以与国防生团支部、中队、区队和班协同合作为支撑,以党建读本、解放军报刊等刊物为理论教育依据的长效教学工作体制;要坚持从时代发展、部队需求、国防生的实际,多角度出发,分层次、分角度、分特点地给国防生灌输理论知识,着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发挥军校学员和优秀国防生代表的激励作用,着力引导他们在对比当中寻找差距、缩小差距,为其规划好大学生活和人生目标起着推动剂作用。
二、深入推动思想解放,以科学实践带动国防生思政素质的全面提升
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它是一个由浅到深、从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的根本动力是科学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每次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把科学实践广泛运用于国防生培养当中,既是深入推动国防生思想解放,促进其思政认识水平和思政素质全面提升的爆发点,又是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以高校活动为基本,确保科学实践的灵活性
高校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资源,给大学生实践其课堂所学、课后所思,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学生活动就是高校实践资源的最有力、最主要适用形式。国防生与普通大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已成为普通高校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思想理论融入大学生活动中,创新活动的形式,确保活动的灵活性。具体可结合辩论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晚会等多种实践行式,让国防生广泛参与,使其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巩固发展思想理论水平。
2.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确保科学实践的有效性
我军是党直接领导的军队,自建军以来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在80多年漫长而艰辛的奋斗道路中,人民给予了我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信赖,而我军不断用努力拼搏、流血牺牲来换取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军是人民的军队,来自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广泛参与社会服务,有利于激励国防生充分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坚持与人民同甘苦、共进退,坚持与损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的各种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从而树立国防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献身国防事业的理想信念
3.以部队实行为关键,确保科学实践的针对性
以提高思政素质为主题的科学实践必须确保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是根据实践者的身份和实践者最终的归属地所决定的。国防生的本质是准军人,最终的归属地是军营。单纯的大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并不能完全达到国防生实践的针对性,加之没有长期的军营氛围影响,导致国防生军人品质和军政素质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让国防生在当兵锻炼中强化军人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战斗精神;在见习任职中发挥所学和所长,同时找准努力前行的方向,为他们之后能最快适应部队岗位、投身部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