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活动课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有着极其重要的补充作用。如果能把活动课搞好,就会产生精彩的效果。
关键词:活动课;诗歌在线;亲情涟漪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握了课堂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参与量不大,热情不高,不少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实践证明,这种课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而活动课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乐趣,增长见识,这恰恰弥补了传统语文课的不足。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在高一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有计划地将语文知识融于各种活动课中,利用自己年纪轻,受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较少,与学生情感距离较小的优势,让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受到了所教班级学生的欢迎。下面就将本人在高一上学期开展的语文活动课总结如下:
一、诗歌在线
诗歌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的丰富的情感只有在诗歌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在学完苏教版高一语文第一专题的第一板块“吟诵青春”后,不少学生会在课间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那种专注与深情让我感动。于是,我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了“青春咏诗会”活动,朗诵材料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课本和读本中的诗歌。学生可以根据诗歌内容、形式等特点采取适当的朗诵方式。活动步骤如下:
1.首先选定选手。我把全班分为九组,每组通过讨论确定一位参赛选手。
2.实行主持人轮换制。要求每次由两位同学主持,一位男生,一位女生。由班级同学讨论确定,最终由语文课代表决定主持人名单。主持人要说好开场白,在选手朗诵前后要灵活处理,组织好串场词,活动结束时,要说好结束语。
3.选定评委。每个小组选一位评委,全班设九个评委。
4.布置场所。语文课代表选定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上“青春咏诗会”字样,利用多媒体,投放背景音乐和相关图片,营造活动氛围。
5.活动剪影。活动期间,由一位同学负责摄影,为选手、主持人、评委等留下精彩的瞬间。活动结束后,把照片贴在班级的活动栏内,以达到宣传鼓励的效果。
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叹,他们完全沉浸在朗诵的氛围中。一些平时很内敛的学生也能表现得自然大方,也能较好地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学生采取的诵读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个人单独朗诵,有的是小组内成员集体朗诵,有的是配乐朗诵,有的是配图诵读,有的是男女生合诵。学生的表现欲很强,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内心的感受,读出了青春的别样风采。
在朗诵会结束后,我们又开展了一节课的“诗评会”活动。活动细则为:
1.分组。我把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组分别评价一位选手的表现。
2.评价。每个组员根据我们在课堂上学的和自己搜集的关于诗歌的内容,从节奏、情感、内容、舞台表现力等方面对选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组长做好记录。然后,组长负责把讨论内容整理成思路清晰、文从字顺的短文。
3.发言。组长根据自己组内经过讨论形成的评价,在台上作总结性发言。
4.总结。教师总结选手、主持人、评委和观众在“青春咏诗会”和“诗评会”中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表扬为主。
二、亲情涟漪
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而高一新生对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都有一种不适感,此时他们对亲情的认识就会更具体、更真切。因此,我把必修1中的《十八岁和其他》和必修2中的《我与地坛》放在一起教授。学生在学完两篇文章后,对两代人的相处,对生活中的点滴亲情和生命中遭受的挫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趁热打铁,在上完两课后,紧接着开展了“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封信”的活动。
我要求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两课时的心灵感悟,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用最真诚的语言写出对父母最真实的情感。字数不少于300字。写完后,把信装入信封,并亲自寄给父母。
在信寄出的一两周内,不少学生收到了家长的回信。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展了“懂你”读信活动,并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学生略带羞涩的朗读,传达出了他们心底最真的声音。从家长感动的面容和学生抽泣的声音中,我知道,活动成功了。这两次活动对学生的触动很大,他们对亲情的理解更深刻了。他们已经把亲情化为动力,那些天,他们学习特别给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课,我的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我所任教的班级在阶段性测试中名列前茅,也让我打消了活动课浪费课时的疑虑。正是因为语文活动课具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能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在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旦学生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那么他们就会在想学和乐学的状态下一步步提高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