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数学课堂实践中,我们总会发现不少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以致到了望而却步的程度,他们普遍对应用题的分类和相应的解题策略把控不好,不会分析应用题,对题干给出的已知条件及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不会分析,更有甚者,着急起来就靠凑、拼数据来列式应付。鉴于此,我们一定要针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与能力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这里笔者从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如何提升小学中高年级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展开讨论与研究。
一、训练解题思路,完成知识迁移
教育心理学指出: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迁移来完成能力提升,有学习活动的地方必须有知识迁移,所以,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充分发掘迁移知识的规律,由易到难,化繁为简,将固有知识升华和更新成新知识与技能。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方程解应用题时,笔者就设计了如下例题来解说思路,帮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一家工厂总共有男女工人168人,其中男工的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倍,请问该厂分别有男女工多少人?”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答题思路,可以这样展开引导:“工厂里有女工42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倍,那么工厂共有多少工人?”让学生根据这两道题对应的数量关系来分析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女工的人数看作单位1的话,那么男工的人数就是3,如此一分析,大家对题目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例题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巧设疑问陷阱,培养质疑精神
六年级的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分析仍存在片面性和笼统性,再加上对基础知识把握不牢,经常对一些问题感到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因此,笔者建议,在学生比较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上,采用故意设计问题陷阱的方法,特来引诱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暴露出不足,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探索问难、质疑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于是,笔者将计就计,把以上三种解答方式誊写到黑板上,让大家进行分析和对比,于是我就着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并将大家的思路概括如下:(1)这三个算式,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2)哪一种列式计算简便?让学生围绕疑问,纷纷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最后经过争辩和演算,学生最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效率与工作总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对工程类问题掌握得透彻,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思考习惯。
三、捋顺解题步骤,规范答题方式
科学规范、有条不紊的解题步骤是提升解答应用题能力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遵照以下方式来规范:(1)首先要认真审题,确定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学会用线段图示意法来表示数学关系;(2)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求哪个,再算哪个;(3)列式计算,算出最后结果;(4)写出答案并演算检验,尤其是检验这一环节,许多学生都怕麻烦,没有认真算,也没有认真检查就匆匆写就,这也是应用题失误的一条重要原因。因此,应用题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求学生按要求去做,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最终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重视内化过程,形成基本技能
学生从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到掌握独立解题技巧,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化吸收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针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有目的的分层练习。比如,在引导大家学习“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笔者就设置如下练习,来引导学生内化知识,提升技能。
1.单一性练习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如何提升小学生应用题解题策略的研究与探索。当然,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和心得或许还有很多,我们也不能事事效仿,更不能束缚于窠臼,我们一定要在新课改的路上,坚持不懈,继续努力,以期找到切合自己班级和学生的更科学、更简洁、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完成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铁路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