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道路工程的改造

2012-12-29 05:35:54陈革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期
关键词:软土压实路基

陈革军 肖 霄

(1、沈阳五爱隧道管理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2、沈阳市政工程设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1 在道路改造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道路现状

1.1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经常遇到的软土地基的现状。所谓软土通常是指比规范更为广泛,主要是指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湿粘土。通常在对软土路基测定过程中采用弯沉测定方法:通过对相对较好的砼板块一编号,之后通过相应的仪器进行测试,选取位于横缝、断缝附近的板角等荷载最不利位置作为监测点,通过对测点分主点、副点,主点位于板横缝前10cm,副点在横缝后10cm,分别测定主点弯沉和副点弯沉。

与此同时,路基强度的稳定性与路基干湿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路基干湿状态是由土中含水量的高低决定,而含水量的高低取决于各种湿源的作用和延续时间。再有,对与部分地区由于路面宽、路基低、排水设施不全或失效,也使得雨水深入路基,导致路基软化。

1.2 在道路改造工程中在排水上存在的问题。对于部分地区降水、雨雪量相对比较大,再有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更加剧了道路的压力,所以在以后的道路改造过程要进行及时的排水,通过对道路快速化改造时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上,提出道路快速路的排水标准,保证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

1.3 在道路改造工程中针对路面工程存在的问题。由于交通工程量的不断加大以及相应的车辆违背交通规则,如货物的超载等情况,给道路工程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导致路面工程出现相应的开裂、破坏,加剧了道路表面破坏和地面沥青损坏。

2 在道路工程改造过程中的方法

在道路工程改造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现状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道路改造方法,不论是在道路路基铺设过程中,还是在城市排水问题上等方面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改造方案,以确保交通畅通、保证道路工程质量,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优质的空间。

通过对软土路基改造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提高道路工程改造的质量。

首先,在软土路基换填深度上。如在开挖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应的观测,随着地基的深度不断相应的增加,再有坑壁四周路基土的密实度要逐渐降低,针对软土的含水量问题要根据土壤的密实度进行控制含水量的变化,保证软土路基的密实度。

其次,在水泥掺量上。更应该与原路基保持基本一致,尤其是在水泥掺量上要充分根据路面设计的基本参数,更进一步衡量路基质量,对于水泥的掺量不能小于3%,实际控制在3~4%,否则难以拌和均匀。为提高下部改良土的早期强度,使上部工作区能尽早换填,上下部采用相同的水泥掺量。

最后,在道路压实阶段上。在压实阶段过程中如果压实功越大、分层越多也相应的容易出现弹簧。因此,对于工作区的密实度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碾压,确保边角用双向振动平板夯压实,压实度≥95%。

3 在道路排水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排水管道正常运转

对于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维护设计阶段前,要对道路排水进行实地的现场勘察和资料图调查,以确保道路在排水状况维护和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维护相互结合,保证道路工程改造工程质量。

3.1 在道路工程改造前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设计。所谓修复设计通常是指排水管道局部损坏时所进行的工程维护设计。在修复的过设计过程中对管道局部损坏的原因可以进行周密查实,并且更加相应的数据进行提出可以修复的方案,提供管道功能的强度和相应的技术参数,以确保排水管道修复施工工程对原路基、路面进行合理的维护,保证改造工程质量。

3.2 在道路工程改造的过程中,对管道进行切合实际的改造以确保及时排水。对于在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上,要充分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改造设计的管道应该在排水功能上应及时处理雨水、污水以及停留在管道的雨污,并且还要根据相应的基础设施改建中要对管道位置变化、接入接出口位置与相应的标高变化都要进行合理的改造,保证排水的及时性,提升道路改造的质量。

3.3 在道路工程改造的过程中,还要对管网进行合理的改造,完善管网改善。由于在城市规划调整过程中,道路改建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对道路排水流向、流量的变化也要进行及时改造,充分根据管道改造工程设计,以确保排水应以重力为流为主,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自然水体调蓄雨水,通过人工调蓄和初期雨水处理设施,保证整个城市道路工程改造过程中配合排水改善工程设计,以便对管网更进一步科学、合理的改造,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4 在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要对道路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

在道路工程改造过程中,对道路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相应的道路养护,也是对确保道路改造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道路路况畅通、路产完整和路权有效保护。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建立健全的道路养护管理体质。如通过各地人民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管理和养护,保证道路在管理和养护上进行有效监督、科学的引导、管理明确。

其次,还要建立稳定、长效的道路养护与管理资金的渠道。通过相应的政府财政投入、交通部门收取的合理费用等形式,对道路进行定期的养护和检查,以确保道路运行畅通。

最后,在道路工程改造和养护方案中还要不断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的道路长效管理和考核机制。通过在道路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上,可以使不同地区根据自身道路管理和养护模式进行因地制宜改造,保证道路工程改造的质量发挥长效的机制,保证道路工程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王秀萍.浅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09,(01).

[2]谭国强.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03).

[3]冯林燕,冯春燕.基于农村市场的农村信用社银行卡营销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

[4]周利.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

[5]康万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

猜你喜欢
软土压实路基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中国公路(2022年10期)2022-08-03 02:39:18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 09:23:22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人大建设(2019年11期)2019-05-21 02:54:54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51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