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困境与残疾人的政治参与:一项实证研究

2012-12-27 15:43:48周彩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残疾人团体机会

周彩姣,廖 文

制度困境与残疾人的政治参与:一项实证研究

周彩姣,廖 文

促进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实证研究表明:制度缺失、制度冲突、制度曲行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与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制度困境是制约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根本原因。要促进残疾人的政治参与,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是要健全残疾人政治权利表达机制;二是要建立基层民主决策制度;三是要完善残疾人非政府组织建设。

残疾人;政治参与;制度困境

促进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促进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1]。然而,当前残疾人政治地位较低,政治生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现状[2],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从制度困境角度研究残疾人的政治参与问题,已显得十分紧迫。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在湖南省中东西部地区对600名残疾人进行调查,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所收集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适当的定性资料进行研究。在分析残疾人政治参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度缺失和制度冲突两个方面分析了制度困境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的影响。具体调查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制度缺失与残疾人的政治参与

为了深入探讨制度缺失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影响,笔者以制度缺失为自变量、残疾人政治参与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操作中,制度缺失主要指残疾人所在社区是否有政治活动宣传活动、残疾人获得政治活动信息量、残疾人是否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等;笔者将残疾人政治参与分解为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两个方面。具体见表2。

表 2 以制度缺失为自变量、残疾人政治参与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从表2中数据来看,残疾人基本情况变量中,“性别”对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响(-0.051*、-0.024*),笔者可以看出受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的影响,政治活动仍然被看作是男人的事情,残疾人政治参与活动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歧视;“年龄”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影响并不显著;残疾人的“政治面貌”对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影响(-0.213**、-0.162**),从字面意思来说,一个人政治面貌显然能够影响一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与可能性,但从政治活动的内涵来说,这里的政治活动并不仅仅指党内政治活动,实际上包括了所有公民的选举活动、社会社区管理活动等内容。因此,残疾人的政治面貌如何,并不应成为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缺失的理由。而这种状况的出现,恰恰是因为政治活动承办方以及大多数人对政治活动的误读,认为政治活动就是党内活动,把党领导一切理解为党统管一切,这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残疾人“文化程度”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响(0.068*、0.026*),同时文化程度越高,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就越多,政治参与的质量就越高。“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 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 响(-0.117*、-0.123*、0.243**、0.307**),这表明残疾人的特殊身体缺陷成为了残疾人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障碍。在制度缺失方面自变量中,“残疾人制度是否健全”对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响(0.112**、0.125**)。这表明,制度缺失已成为影响残疾人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社区内政治活动宣传的力度不够,使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机会受到显著影响(-0.006*),而对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残疾人“获取政治活动信息量”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的影响都很显著(-0.130*、-0.168*),“是否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的影响都很显著(-0.166*、-0.085*),而且加入了政治团体,获得的政治活动参与机会就多,参与的质量也就越高。

1.制度缺失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的影响

残疾人政治参与方面的制度缺失主要在于社区的政治宣传制度、政治活动信息传播渠道的设置和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的可能性和自由度等方面,因此笔者采用了残疾人所在社区是否有政治活动宣传、残疾人获得政治活动信息量、残疾人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来表示残疾人政治参与相关的制度缺失,把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分解为是否参加过政治宣传学习活动、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是否参加社区有关管理工作、是否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制度缺失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在社区有政治活动宣传对残疾人参加过政治宣传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对政治宣传的信息获得太少或者对政治宣传的不关心态度也会导致参与政治学习的可能性更低。所在社区是否有政治宣传活动对残疾人参与居委会选举活动和参与社区管理工作均没有明显影响,残疾人参与居委会选举活动和参与社区管理工作的比率都很低。正如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残疾人普遍认为“管理是当官的事情,自己的事情都管不过来,哪有能力去管理大家的事情哦”。有政治宣传活动的社区的残疾人参与社团组织活动的比率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这说明社区的政治活动宣传能有效地促进残疾人参与社团组织活动。残疾人获得政治活动信息量对残疾人参与政治学习活动、参加选举活动和参与社区相关管理工作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获取的政治活动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参与社团组织活动。随着残疾人参加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数量的增加,其参加政治学习活动、参加各类选举活动、参加社区相关管理工作和参与社团组织活动的比率越大,因此可以认为,残疾人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有助于增加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机会。

2.制度缺失对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

在这里采用了残疾人所在社区是否有政治活动宣传、残疾人获得政治活动信息量、残疾人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来表示残疾人政治参与相关的制度缺失,并把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分解为投票是自己划还是别人代划、是否有成为选举侯选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角色、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角色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制度缺失对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区的政治宣传制度、政治活动信息传播渠道的设置和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的可能性和自由度等方面的制度缺失造成了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低下。残疾人在政治活动宣传的作用下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政治意图;残疾人获得的政治活动信息量越多,在投票活动中越愿意通过“自己划”来表达政治意图,也越有可能成为选举侯选人,而且也愿意认为自己是一般社区成员或越可能成为社区管理层,同时在社会团体或组织中也有更大的机率成为重要运作者和主要组织者;残疾人加入政治团体或社会团体会在政治权利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选举活动中更有可能成为侯选人而改善政治参与质量。

三、制度冲突与残疾人的政治参与

笔者以制度冲突为自变量、以残疾人政治参与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操作中,制度冲突主要指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冲突、不同部门制度之间的冲突、不同地区制度之间的冲突等,到具体制度的层面主要包括选举权保护制度、医疗康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援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3];笔者将残疾人政治参与分解为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两个方面,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主要指是否参加过政治宣传学习活动、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是否参加社区有关管理工作、是否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等,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主要指投票是自己划还是别人代划、是否有成为选举侯选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角色、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角色等等。具体见表3。

表3 以制度冲突为自变量、残疾人政治参与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从表3中数据来看,残疾人基本情况变量中,“性别”、“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对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响(数据上都呈显著相关关系),这也与表3-7中数据相吻合,在此笔者不再做过多的解释。在制度冲突方面自变量中,“残疾人相关制度是否矛盾”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和参与质量都有显著影响(0.202*、0.167**),这表明制度冲突因素在总体上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影响较大,制度上的相互冲突和相互矛盾使残疾人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同时对制度缺乏预期性,进一步导致残疾人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的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和质量都有显著影响(-0.021*、-0.043*),这表明残疾人对中央政策以及对地方制度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地方制度往往在具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与中央政策相矛盾的方面,从而影响了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性。同时笔者也可以从表中数据看到,“不同部门制度之间的冲突”和“不同地区制度的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和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笔者认为,制度冲突在总体上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和参与质量有较大影响,表现较为突出的方面是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的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影响,而且冲突越突出,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机会越少,参与质量越低。

1.制度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的影响

从表3中数据分析,制度冲突中只有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影响显著,因此笔者采用了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冲突来表明残疾人政治参与相关的制度冲突,把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分解为是否参加过政治宣传学习活动、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是否参加社区有关管理工作、是否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制度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的冲突对残疾人参与政治学习、居委会选举活动、社团组织活动的机会有明显影响,而且冲突越突出,残疾人参与政治学习、居委会选举活动、社团组织活动的机会越少。

2.制度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

笔者采用了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冲突来表明残疾人政治参与相关的制度冲突,把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分解为投票是自己划还是别人代划、是否有成为选举侯选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角色、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角色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制度冲突对残疾人政治参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否突出对残疾人在投票活动时的划票有一定的影响,认为矛盾突出的残疾人“别人代划”的比率上升,这表明这部分残疾人更可能忽视自己划票的意义,正如笔者在访谈中一部分残疾人认为“投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都是上面定了的,让自己投票只是走个过场”;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否突出对残疾人在选举活动中能否成为侯选人有着影响,认为没有矛盾的残疾人有更高的机率成为选举侯选人;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否突出对残疾人在社区管理工作中的角色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在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角色有影响,认为没有矛盾的残疾人更有可能成为社会团体或组织中的重要运作者。

四、促进残疾人政治参与的制度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促进残疾人的政治参与,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1.健全残疾人政治权利表达机制

实证研究表明,残疾人的政治权利普遍遭遇忽视。残疾人把政治学习、选举活动看成是健全人的事情,把社区管理看成是“上面人”的事情,把社会团体或组织活动看成是有能力的人、有艺术细胞的人的事情,这种状况完全既是社会弱势群体心理的普遍反映,又是残疾人政治冷漠的表现。要改变残疾人的这种政治冷漠状况,根本性在于促进残疾人政治参与意识的转变[4]。一是要促进残疾人群体摒弃“因残而废”的传统观念,将残疾人视为社会中正常的一分子,使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平等享有各项权利;二是要通过“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宣传,来帮助残疾人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促进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三是要开展常规化的基层社区政治权利宣传工作,改善政治舆论环境,使残疾人政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活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更加全面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从而逐渐建立残疾人的政治权利表达机制。

2.建立基层民主决策制度

残疾人的政治参与受到限制的制度性因素往往在于缺失相关制度、地方制定的制度与中央政策相冲突以及制度执行不到位。在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残疾人在主观愿望上具有较强烈的政治参与热情,然后在客观行动中往往采取自我忽视策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通过对上面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原因既有制度缺失方面的,也有制度冲突层面的,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制度上的困境往往给残疾人的心理带来挫折感和失落感。心理学理论和社会行为理论指出,残疾人作为社会主体在从事政治参与活动时,其行为难以得到肯定甚至是遭到抗拒,这会在残疾人的心理上形成挫折感,并使得残疾人不再重复这种行为甚至是规避这种行为[5](129),这就是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缺失形成的重要机制。而如何避免残疾人挫折感的形成,关键在于肯定残疾人的政治参与行为,使残疾人从心理上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和受重视的。在残疾人社会基层生活中要实现残疾人政治参与的普遍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建立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制度。基层社会往往指的是一个区域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的小社会,诸如社区等。正是因为基层社会存在这些特点,基层社会实现民主决策制度才具有可行性。基层民主决策制度主要是要从基层领导选拔、基层管理决策、基层项目执行等各个方面着手,通过全民决策的形式,以充分实现全部基层民众特别是残疾人的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

3.完善残疾人非政府组织建设

残疾人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其经济、文化方面的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残疾人政治上的极度弱势。残疾人要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仅仅凭借个人力量是难以与其他群体抗衡的,只有形成一种团体力量,才可以保护其自身的政治权利。事实上,残疾人政治参与机会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能代表残疾人政治利益的组织。众所周知,最具权威且规模最大的残疾人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其宗旨就是促进残疾人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然而事实上残联对残疾人的权利保护所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残联的官办背景。中国残联是国务院批准的半官半民性质的综合性事业组织,它是参照政府单位来进行管理,其工作人员的编制也是行政编制,这使得这一组织的运行必须要服从政府的领导,其经费中的绝大部分也是靠政府来支持。这种关系使得残联组织在面对残疾人政治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站在当政者一边,置残疾人权利于不顾。因此,加快发展残疾人非政府组织建设,是维护残疾人政治权利,促进残疾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多属“官办”、“半官办”性质,自生体系远未形成[6]。推进残疾人非政府组织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要转变传统非政府组织严格管制的理念,放开非政府组织注册制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制度的包容性;二是转变当前非政府组织服务政府购买为主导的资金筹措模式,推进社会资金支持模式,争取各类慈善基金尤其是国外慈善基金的经费支持,使非政府组织尽量脱离政府财政支持的襁褓;三是要在法律制度上承认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和独立性,改变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传统隶属依附关系,形成合作互补、和谐共生的新型伙伴关系[3]。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9.htm,2011-10-08.

[2]郑一平.农村残疾人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9.

[3]周彩姣.制度困境与农村残疾人的文化参与:一项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8.

[4]杨 雄.中国公民政治权利发展特点与启示[J].湖南函授大学学报,2009,(6):71.

[5]朱定国.管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6]金家厚.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J].社会学,2003,(12):66.

Dilemma of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An Empirical Study

ZHOU Cai-Jiao,Liao Wen,QIN Ji-wei

Promot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s the signific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social harmony.The result of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issing,conflict and distort of institution will do some effect to opportunity and qualit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The dilemma of institution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to restric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In order to promot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we should innovate institution.And specifically,firstly,to improve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expression mechanism;secondly,to establish grass-roots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systems;thirdly,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disabilities;political participation;dilemma of institution

周彩姣,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湖南 长沙 410081)廖 文,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困境与机会缺失——当前残疾人公共参与问题研究”(09CSH018)

(责任编校:文 泉)

猜你喜欢
残疾人团体机会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等数学(2022年8期)2022-10-24 02:06:56
给进步一个机会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40
最后的机会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5:44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海峡姐妹(2018年6期)2018-06-26 07:27:20
没机会下手
关爱残疾人
我骄傲
环球时报(2016-07-12)2016-07-12 07:24:56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8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01-22 03:09:00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