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2012-08-15 00:47:37李绍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亏损副词语料库

李绍群

“多亏”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李绍群

“多亏”最早出现在唐代,是个短语。“多亏”以词的形式出现始于元代。“多亏”的词汇化和主观化是随着“亏”语义的演变而形成的。从语义发展来看,“亏”经历了“亏损义”变弱到“感激义”增强的过程,同时随着客观义“亏损”的消失,“亏”的主观化也在逐步形成。“多亏”的语义主要由“亏”体现,因此,当短语“多亏”的“亏损欠缺”义虚化,“感激庆幸”义占优势时,就词汇化为动词“多亏”。“多亏”的词汇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主观化逐渐形成的过程。

多亏;词汇化;主观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对“多亏”的解释是“动词,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多亏”一语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去年炒股张三比李四多亏了一百万。(自造句)

(2)这么有发展,有前途的工作,你不看看多亏啊。(招聘广告)(合肥论坛2011-3-10)

(3)我这么大年纪,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多亏村里的干部,帮助我从屋顶逃了出来,转移到山坡上。(CCL语料库)

(4)张大师,这样的混账话也是你老人家说的么!多亏你还是个熟读圣贤书的人。(百度快照2011-02-03)

以上四句中,“多亏”的意义各不相同:

多亏1——短语,多亏损,如例(1);很吃亏,如例(2)。

多亏2——动词,幸亏、幸好、多谢,如例(3)。在句中作谓语,能带助词“了”。

多亏3——副词,亏,反语,表讽刺,如例(4)。在句中作状语,不能带助词“了”。

从《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来看,其“多亏”属于“多亏2”。《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也认为“多亏2”是动词,但均没有“多亏3”及相关解释。姚小鹏(2011)的研究把后接名词性成分的“多亏”归为动词,后接谓性成分(包括主谓结构)的“多亏”归为副词[1]。邵敬敏(2011)把“多亏”归为副词,但在行文中又指出,后带名词性成分的“多亏”可以后附“了”、“着”, 说明动词属性还比较强[2]。其实,后面带动词性成分的“多亏”也可以后附“了”,而“幸亏”则不能后附“了”。因此,我们把表庆幸义的“多亏2”归为动词。

我们主要探讨动词“多亏2”的词汇化和主观化。文中用例大多来自北京大学语言学中心语料库(CCL语料库),部分用例来自百度搜索,少数用例属自造句子。

一、“多亏”的历时发展

从CCL语料库的用例来看,“多”与“亏”的组合出现在唐代,只有1例。如:

(5)右臣久权莞货,素乏筹谋,多亏山海之资,莫报云天之泽。前件御衣并绫锦绮等,薄惭蝉翼,轻愧鸿毛,然而舒张则冻雪交光,叠积则馀霞斗彩。(《唐文拾遗》卷二十六,清代学者陆心源掇拾,CCL语料库)

例(5)的“多亏”组合中,“多”是副词,“亏”是动词,“多亏”之义是“在……方面十分缺乏、多有欠缺”。

北宋时期,“多亏”有6例,“多亏失”有1例。如:

(6)如闻郡县之间,不时训诱,闾巷之内,多亏礼节,致使言词鄙亵,少长相凌,有黩清猷,何成雅俗?([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八十六,CCL语料库)

例(6)“多亏”,沿用了唐代的用法,即在“礼节”方面多有欠缺或多有违背,“礼节”在句中作“多亏”的宾语。

由此可见,唐宋时期“多”与“亏”的结合尚属初始阶段,是以偏正短语的形式出现的,属“多亏1”。“多亏1”作为偏正短语在唐宋以后的文献中长期存在,沿用至今。

关于“多亏2”,CCL语料库元代作品中没有相应的用例,但我们在元代杂剧作品中(不是来自CCL语料库)收集到了“多亏2”的用法83例。

(7)叔叔,这家私里外,早晚多亏你,满饮一杯。([元]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第二折)

例(7)的“多亏”可以解释为“表示由于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属“多亏2”。由此可见,“多亏”以词的形式出现始于元代。

CCL语料库中,明代作品中“多亏2”有58例;清代作品中“多亏2”的用法骤然上升,出现了227例;现代汉语中“多亏2”的用法则更为常见,共有781例。

至此,“多亏”由唐宋时期的“十分缺乏、多有亏损与违背”等意义,发展到后来的表感激、庆幸之义,语义越来越抽象。

二、“多亏2”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尽管动词“多亏2”出现在元代,但“多亏”是怎样从一个短语演变为一个词的?也就是说,“多亏”的词汇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据我们的考察,宋代以前的“亏”基本上是“亏损”义及引申义“欠缺”、“违背”等。我们称作“亏1”。

按李宗江(2009)的分析,“亏”的“多亏”义(即相当于本文的“多亏2”)的获得涉及“受损”和“受惠”义的关系问题,一方受损可能导致另一方受惠。[3]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认为,“多亏2”也来自“亏损”义:即亏损了对方(借以免除困难)而产生“感激”之义,有时还因为难为了对方而带有“抱歉”义。因此,“亏”又多了一个义项“侥幸之词,含感激义”。

宋代作品中出现了这样的用例:

(8)京师谚语曰:“拔队为参政,成群作副枢。亏他包省主,闷杀宋尚书。”([宋]魏泰《东轩笔录》,CCL语料库)

例(8)中,“亏”的意义包括“亏损义+感激义(偶有抱歉义)”。我们称作“亏2”。到了元代,“亏2”的用法则比较常见,有时以“亏杀(煞)”的形式出现。

(9)枉了他子父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漾人头厮滚,噙热血相喷。亏煞他枕盔腮印月,卧甲地生鳞。([元]孔文卿《地藏王证东窗事犯》)

元代作品中,“亏2”用得多了,其“亏损义”逐渐虚化,“抱歉义”也逐渐脱落,用“亏”来表达“感激义”随之盛行起来。

(10)想您儿三四岁儿,姑娘带将我来到这家里,亏姑夫抬举的成人长大。([元]无名氏《施仁义刘弘嫁婢》)

“亏”的“亏损义、抱歉义”弱、“感激义”强的用法我们称作“亏3”,这种感激义往往来自于得到了某种帮助,有时不一定亏损了帮助者,因此,就不会有抱歉的意味。如:

(11)陈先生,恰才俺师父再四不肯认你,亏我一顿老秃厮骂的肯了,如今请你哩。([元]范康《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元杂剧中不仅单用“亏”表示由于受助而产生的感激之义,还用“全亏”、“多亏”等形式来表达这一意义。

(12)我夫主亡化之后,全亏这孩儿早起晚眠,营干生理,养活老身。([元]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

(13)多亏魏徵改诏,放俺元帅还邦。([元]郑光祖《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14)袁天罡算百日之难,亏魏徵改诏书释放还乡。([元]郑光祖《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例(12)、(13)中,“多亏”与“全亏”形成对举,为“多亏”的重新分析提供了有力证据:

全亏——状中偏正短语,例(12)全都亏了(这孩儿早起晚眠),含感激义。

多亏——状中偏正短语,例(13)多多亏了(魏徵改诏),含感激义。

多亏——动词,表感激,例(13)十分感激、十分庆幸(魏徵改诏)。

含感激义的“多亏”在元杂剧中的广泛运用又使得“多亏”逐渐固化为一个动词,后接有利因素或某种帮助。

从我们收集到元杂剧的用例来看,在由于受助而表感激义的“亏”、“亏煞(杀)”、“多亏”、“全亏”的竞争中,“多亏”胜出:“多亏”83 例、“亏”14 例、“亏煞”(杀)7 例、“全亏”2 例。

根据《说文解字》对“多”的解释“重也,从重夕”来看,“多亏”即“重亏”,意义为“十分亏损、多有欠缺、违背”,“多”是副词,表程度。正是“亏”意义的演变,即从“亏损义”到“感激义”,“多亏”也含有“感激义”,这是因为“多亏”的意义主要由“亏”来体现。用得多了,使得含感激义的短语“多亏”完成了向动词“多亏2”的过渡,类似的含感激义的“全亏”、“真亏”依然是短语。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参见沈家煊,2001)[4]。“多亏”的主观化是随着“亏”语义的演变而形成的,从“亏”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亏损义”(亏1)到“亏损义减弱、感激义增强”(亏2)再到“亏损义消失、只有感激庆幸义”(亏3),随着客观义“亏损”的消失,“亏”的主观化也在逐步形成。可见,“多亏2”的主观化也在其词汇化过程中逐步得以体现,具体如下:

短语“多亏1”(十分亏损、多有欠缺与违背)(客观)→短语“多亏1”/动词“多亏2”(亏损义虚化、感激义增强)(客观 +主观)→动词“多亏2”(亏损义消失、只有感激庆幸义)(主观)。

事实上,表讽刺义的“多亏3”与表庆幸义的“多亏2”的语法化过程是相似的。“多亏3”的讽刺义也来源于“亏”的讽刺义。元代戏剧中“亏”的讽刺用法已非常成熟,如“亏你不害口碜,说出这等话来”([元]高茂卿《翠红乡儿女两团圆》)。当短语“多亏1”中的“亏损欠缺”义虚化,因有亏常理而常常遭到讽刺抱怨,当“讽刺抱怨”义占优势时,就词汇化为副词“多亏3”。

三、“多亏2”主观化表达的形式

以“多亏”一词为界,我们把“多亏”前后的话语称为前项或后项。“多亏”前后两项之间一般是事实(或称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多亏+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和评价,这种客观事实包括某种帮助和有利因素,有时可能是不利因素,但都能产生好的结果,体现了说话人对事实的主观态度或判断。

动词“多亏2”句中的事实和相应结果的共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也是“多亏2”主观化表达的形式。

1.多亏2+有利事实,引出积极结果

“多亏2”可以强化人(施恩者)或事件(有利因素)的积极影响,前项或后项引出由有利事实带来的积极结果。“多亏2”涵括了所描述事件的积极影响,含有主观评价义和感激庆幸义。

(15)我现在还能工作,多亏徐县长救了我一条生命。(CCL语料库)

例(15)的有利事实是“徐县长救了我一条生命”,积极结果是“我现在还能工作”,用“多亏”主观上凸显对“徐县长救了我一条生命”的感激之情。如果把造成某种结果的客观事实称作原因的话,结果在前原因在后的主观化程度比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的要高。

(16)多亏徐县长救了我一条生命,所以我现在还能工作。

例(15)的主观化程度比例(16)的高,我们也可把例(16)与一般的因果句比较:

(17)因为徐县长救了我一条生命,所以我现在还能工作。①

例(17)是一般的客观叙述,其主观化程度又不如例(16)高。

2.多亏2+有利事实,避免了消极结果

(18)谭震林说:“二妹,多亏刚才你把枪藏起来,不然今天就坏事了!”(CCL语料库)

例(18)的有利事实是“刚才你把枪藏起来了”,避免了消极结果(即不利结果)“今天就坏事”。在危急时刻,因为有利因素适时出现,而且避免“今天坏事”也是一种主观意愿,所以用“多亏”一词更能体现“好险”、“暗自庆幸”等主观感受。“不然今天就坏事”虽然是一种假设性的消极结果,因为没有发生,但事实上却是一种积极结果,即“今天没有坏事”。这种假设性的结果不能放在“多亏+有利事实”的前面。

(19)*不然今天就坏事了,多亏刚才你把枪藏起来。

这是因为,由于“多亏”的影响,“不然今天就坏事了”也是一种主观的推论。但可以换成结果在前的因果句,不过表达者的主观情感不明显。如例(20)。

(20)今天之所以没坏事,是因为刚才你把枪藏起来了。

3.多亏2+有利事实,暗含积极结果

新闻标题中,有时“多亏”的前后项并不是事实(即造成结果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其结果是暗含的,并且是积极的。

(21)“超生局长”生五子女,多亏了情人举报(新华每日电讯2007-05-25)

一般说来,“多亏”句中避免不幸或得到好处的一方是显性的,即话语中明示了受益方,而例(21)的受益者是隐性的,即整个社会。“多亏情人举报”带来的结果不是“‘超生局长’生了五子女”,而是“‘超生局长’生五子女”的事情被揭露。这个“多亏”句既描述了客观事件,又体现了新闻报道者的主观评论。这一例正是有了“多亏”的主观性评论,才使语义自足,否则话语很难让人接受或可接受度不高。这类句子中,“多亏+有利事实”不能放在前面,否则逻辑不通。

(22)*多亏了情人举报,“超生局长”生五子女

如要把有利事实放在前面,需补充出积极结果。

(23)多亏了情人举报,“超生局长”生五子女被揭露

4.多亏2+不利事实,引出积极结果

“多亏”有时会带有不利事实,即消极意义的话语,但却能引出积极结果。这类“多亏”句的主观化程度也较高,如:

(24)意大利重大考古发现,多亏了盗墓贼(《都市快报》2011-01-23)

例(24)中“盗墓贼盗墓”是不利事实,却造成了“重大考古发现”的积极结果,因此作为受益者来说主观上值得庆幸。

有时“多亏”带有不利事实,受损者在经受了无可奈何后,主观上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从而引出积极结果,或某种不利因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结果。

(25)我看着这些纸鸟,庆幸疾病给我带来的造化。多亏了病魔,我经受了锻炼,使我心净如水,万念皆空。(CCL语料库)

例(25)的“多亏”很明显地体现了说话者对待客观事实的主观态度,主观上把这个不利的客观事实变为有利的因素,主动寻找并发现“因祸得福”般的积极结果,十分庆幸。

由此可见,动词“多亏2”的主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说话人对带来积极结果(指“避免了不幸或得到了好处”)的客观事实(指“别人的帮助或某种有利因素”)持主观肯定的态度,表示感激、庆幸。[3]

四、结 论

“多亏2”具有主观表达的功能,其语义演变经历了“欠缺亏损义”逐渐虚化、“主观评价义”(感激庆幸)逐渐增强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从客观描述到兼带主观评价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客观义向主观义的转变,表达了说话人的情感。当短语“多亏1”中的“亏损欠缺义”虚化,“感激庆幸义”占优势,就词汇化为动词“多亏2”。“多亏”的词汇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主观化逐渐形成的过程。

“多亏”的语义从具体到抽象,从客观到主观,语法性质从短语到词语,组合形式从自由到黏着。当主观成分最终被固化和规约化,从而形成了“多亏2”这一语言形式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注 释:

① 尽管“多亏”可以换成关联连词“因为”,但是我们仍用能加动态助词“了”的方式来确定“多亏”是动词,例(16)、(18)的“多亏”都可后附“了”。而关联词“因为”的后面就不能带“了”。

[1]姚小鹏.关联副词“多亏”的虚化及其语义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8-11.

[2]邵敬敏.“幸亏”类副词的句法语义、虚化轨迹及其历史层次[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4):56-64.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

[4]李宗江.语用因素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从“亏”的词义演变说起[J].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报,2009,(3-4):6-16.

[5]巩湘红,常晨光.标记性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23-127.

Lex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sation of“Duokui”

LI Shao-qun

The prase“duokui”appeared in Tang dynasty,and the verb“duokui”appeared in Tang dynasty.The lex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sation of“Duokui”comes from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kui”.From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of,“kui”underwent a process of loss meaning was weakening and the grateful meaning iwas going up.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objective significance vanished, the subjectivisa tion of“ kui” gradually coming into being.The meaning of“Duokui”were embodied by“kui”.So when the loss meaning is weakening and the grateful meaning is going up,The prase“duokui”became to vreb“duokui”.In fact,the process of the lexicalization of duokui was the process of the subjectivisation.

duokui;lexicalization;subjectivisation

李绍群,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校:文 建)

猜你喜欢
亏损副词语料库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中国自行车(2017年5期)2017-06-24 10:45:53
把课文的优美表达存进语料库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1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