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
唐代兴
文化强国战略,是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自觉探索社会转型发展之体现。它的正确的实践指向就是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其根本的前提性工作和奠基性任务,是重建生境主义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生境主义存在方式。这一工作的社会化展开方式,就是政府充分释放整合国家权力和资源的优势,以身作则,进行社会整体动员,全面实施全民低碳生活教育,培养公民低碳生活观,达到建立低碳社会之目的。
低碳社会;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生境主义;低碳生活教育
人类不幸的根源在于其对自然的全然无知……因而,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寻找那种我们能使用以破除错觉,使它们再也不能把我们引向歧途的方法。对这些消除祸害的补救方法,只能到自然本身中寻找;只有在自然给予我们的充足资源中,我们才能合理地期望找到办法,消除由错误导向和过度热情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恢复理性正确的位置……它不能再被偏见的沉重锁链束缚。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
在《可持续生存式发展: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一文中,笔者集中表达了这样一种社会存在发展理念: “文化强国的实践理性道路,是开辟低碳社会;开辟低碳社会,只能走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而不是追求可持续发展。”〔1〕这一社会存在发展理念,是由“文化强国”战略本身所导出。顾名思义, “文化强国”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建设文化强国,而不是建设单纯的、片面的技术强国、或经济强国、或政治强国。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战略,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国力发展战略。二是指通过全面建设、发展和繁荣文化,来推动国家的强大。这一理念体现当代人类存在发展的总体态势,即在综合实力竞争的当代舞台上,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比硬实力的建设要迫切、要根本得多。所以,这个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战略,讲的是软实力发展——即文化发展——的优先战略。整体地看,文化强国战略就是综合国力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优先战略,前者侧重于国家发展的整体导向,后者侧重于国家发展的具体指导。
建设低碳社会既然是开辟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理性道路,那么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就必须在文化 (或者说软实力)的层面上下功夫。因为按照文化的经典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2〕文化的核心内容恰恰是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和作为行为导向的认知、观念、价值,而后者则比前者更为根本。所以,建设低碳社会,必须重建认知、观念、价值导向体系,这是前提,也是奠基。否则,一切都将沦为空谈。
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就是重建社会认知体系。
重建社会认知体系的首要任务,是认知我们的存在处境。当代是一个全球化进程的时代。全球化进程既带来无限的希望,又面临着无穷的困境与风险。美国学者爱德华.赫尔曼认为, “全球化迄今带来了生产力的衰退、社会的灾难和对稳定的威胁”〔3〕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则把充满了衰退、灾难和威胁的全球化社会称之为“风险社会”,他认为“随着两极世界的消退,我们正从一个敌对的世界向一个危机和风险的世界迈进。但‘风险’指的是什么?风险是预测和控制人类活动的未来结果,即激进现代化的各种各样、不可预料的后果的现代手段,是一种拓展未来 (制度化)的企图,一种认识的图谱。当然,每个社会都经历过危险,但风险社会制度是一种新秩序的功能:它不是一国的,而是全球性的。”〔4〕贝克认为,在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恰恰是环境风险,因为“环境风险的第一定律是:污染与贫困形影相随。”〔5〕
污染何以会与贫困形影相随呢?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份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该项研究耗时两年,技术组对全国各地区和42个行业环境污染实物量、虚拟治理成本、环境退化成本进行了核算分析,最后得出了报告结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该研究报告除了对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做了核算统计,而且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所需的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由于条件限制,尚未核算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仅以上三项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和经济损失合计,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达18792亿元,占当年GDP的11.65%,而2004年全国GDP增长率仅10.1%。由此可以看出,2004年,全国倾力发展经济,最后得来的是负增长。虽然人们不愿意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成本计算进去,而获得了一个虚构的经济高增长的丰收年成,但实际的环境成本和经济损失,并没有因为人们的不承认而消解,它沉默而现实地累积在那里。
其次,必须重新达成这样一种全民共识:在当代社会,高碳生活、污染、贫困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灾难,都与人力相关,并且许多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佐和英国史学家阿.汤因比在合著的《展望21世纪》中指出,“在现代,灭绝人类生存不是天灾,而是人灾,这已经是昭然的事实。不,毋宁说科学能够发挥的力量变得如此巨大,以至不可能有不包含人灾因素的天灾。”〔6〕比如污染所造成的整个环境的退化,所制造的巨大经济损失,所形成的对人的生活安全和生命健康的威胁,以及所带来的那些至今却仍然潜伏着的种种巨大危害或灾害,完全是人为的结果,是人对人造成的生存灾难,因为今天的高污染均源于高碳排放。而高碳排放有两个源头,即生产和生活。前者是人们片面追求高经济增长而导致高碳排放社会化;后者乃是人们盲目追求高技术化生活而致使高碳排放无所不在。
生物学家盖福特·哈定认为,“污染问题是人口带来的结果。”〔7〕在技术化生存的世界里,污染更多是技术带来的,是物质财富带来的,是人类因为不断增长的人口而不断开发新技术进行再生产和无度地创造与消费财富带来的。简言之,污染是人的生产带来的。
人的生产展开为三个层面:一是对人的生产。对人的生产无节制,带来的是人口无序增长,其结果必然带来整个地球的污染扩散、加剧,最后使地球成为一个污染的地球。二是对财富的生产,必然要求全面、高速、无限制地开发,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制造污染的动力场源;同时,对财富的生产必然要求全面、快速、无限制地生产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消费与浪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污染必然随之加速扩散。三是对观念、思想、精神的生产。这种生产构成人类污染的动力力量,正是对那些使世界变得无序、变得走向死亡的观念、思想、精神的生产与传播,才把人驱赶上一条无节制的财富生产和高消费享乐的道路。
其三,人力造成的灾害,只有人自己才能消除。要消除污染带来的所有灾害,必须从源头治理。污染的源头是高碳排放。因而抑制高碳排放,构建低碳社会,这是治本之策。然而,建设低碳社会的根本之道,却是必须重建生境主义认知范式。
“生境”是相对“环境”而论的: “环境”是指生命得以展开生存的全部条件的总和,它客观地呈现出两种可能性倾向,即当环境生态朝向枯萎、死亡、毁灭的方向敞开时,它就是死境;反之,当环境生态朝向生育、生长、生生不息繁衍方向敞开时,它就是生境。所以,所谓生境,就是生生不息的环境生态。环境生态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人际环境生态、国际环境生态等等。生境主义就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整个环境生态处于自生长状态并生生不息。从宏观上讲,环境生态的生境化最为实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地球具有自承载力、自恢复力、自生长力;二是社会具有自净化力、自凝聚力、自愈合力和自创生力。〔8〕
重建生境主义认知范式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自然与人合一的认知方式。客观地看,大工业化的高碳社会,是两分自然与人的社会,低碳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两分认知模式,重建自然与人合一的认知方式,其根本前提是重建“人是世界性的存在者”〔9〕的存在观,因为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世界之中,并以世界存在者的姿态而存在着。人与地球上的生物之间,有其内在血缘关联性;而土壤、阳光、空气、水,此四者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它是任何生命存在物都不可缺少的。进一步看,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求生、入群的本性;并且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命运地构成了一条生存的食物链条。很难想象,我们能够抛开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和微生物世界而独自存在。所以,在这个地球上,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构成一种互为体用的存在关系。低碳社会所要展示给当代人类的,就是这样一种世界性存在的体用关系,人们追求低碳排放、开发低碳能源、探索低碳技术,实际上是大自然在教育人类,必须接受这种世界性存在之体用关系的约束与引导。
重建生境主义认知范式的基本任务,就是重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10〕的生存论法则。其前提是重新审查普罗泰戈拉“人乃万物的尺度”的惟人本思想,并彻底清算康德“人为自己立法”和同时“人也为自然立法”的思想,因为正是这些思想才构成了工业文明认知大厦的基石和工业社会的根本生存法则,导致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效用观念,并为人类征服、改造、掠夺自然提供了最终依据和合法性理由,也从而推动工业文明迅速走完了它了的历程。低碳社会是工业文明走到尽头的标志,也是生境主义生态文明得以开启的标志。低碳社会所应该遵循的根本生存法则,就是“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通俗地讲,自然世界的法则从自然出,生命世界的法则从生命出,人作为自然的存在者,其生存法则同样源于自然和生命世界。比如日月之行、盈缩之期,万物消长、生死循环,乃自然法则,而非人意可转,亦非人力可为。人作为生命世界之一员,只能遵循其法则而谋求生生之道。比如,人类发明一切的智慧,并非人力所独自创造,而是源于对自然智慧、宇宙智慧、生命智慧的发现、体认和个性化运用而已。试想想人类过去曾经使用过和现在正在使用的一切技术,哪一种不能在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舟楫、轮船、潜水艇、鱼雷,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马车、汽车、火车,各种建筑,现代通讯,以及各种生产技术,生活技术等等,无不遵循自然原理而得来。所以,“人为自然护法”所讲的根本一点,就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为,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比如“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在某种特定的境遇下可以适当而为,但如果推平所有的山岭,在一切江河上都修建大坝、电站,这就违反了自然法则,自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最后结果只能是地球失律,我们赖以存在的地球环境就会沦为死境。低碳社会就是要使濒临于死境的地球环境,重新恢复其生境活力。
低碳社会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地球的生境问题,要解决地球的生境问题,不仅要重建自然与人合一的认知模式,重建世界性存在的存在观和“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的生存法则,还需要重建“自然、生命、人、社会”共生互生的生境主义价值导向,因为世界原本就是整体的,并且世界中的事物原本就是相互生成的。比如阳光、空气、水,是世界上缺一不可的三大资源,否则,地球上的生命就不无存活。不仅如此,阳光、空气、水,此三者是以共生互生方式展开其存在的:水要成为水,必以其自身的流动循环为保证,以太阳热能为动力,并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为调节手段。水向上流动,是太阳热能对地球的强烈辐射而形成地面水的蒸发,产生太空中云雾状水气;太空中云雾状水气聚集达到平衡的临界点,形成对太阳热能的冲淡作用,温度降低,弥漫的水气以尘埃为凝结核,形成水滴降落地面而汇流成水;水向下运动,就是降雨。水的蒸发与降落之间是一个循环周期,水的不断蒸发与降落,就是其周而复始循环的展开。水不断蒸发与降落的临界点,就是太空所聚集的水气与地面上的水之间达到动态平衡,超过了这个动态平衡的临界点,水气就会较长时期的蒸发而产生地面的干旱情况;反之,就会产生较长时期的或过量的降雨而形成地面的洪涝水灾。所以,阳光、空气、水三者的互生运动,又构成了地球其他生命实体自生和互生的动力条件。同样,宇宙、星系、自然、大地、生物世界的所有生命和一切事物之间,也是互生的,并因其互生而获得共生,更因其互生与共生的协调而自在与互在。
“自然、生命、人、社会”四者共生互生的价值导向要达向对实践行动的指导,必须落实为两个具体的行动原则:一是“行动时想到全球”;二是“负责任地生活”。
行动时想到全球,就是行动时想到地球,想到地球上的生命,想到世界整体,想到他人。因为我们的行动,比如丢弃一袋垃圾,买一件电器,开车兜一次风,等等,都涉及到污染的排放、碳的排放。地球环境的生境化或死境化,最终由所排放出来的污染和碳量多少来决定;而所排放出来的污染和碳量的多少,最终取决于一个又一个人的一次又一次生存行为结果的层层累积。
行动时想到全球原则要求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静止、孤立、两分的态度,重新构建一种全球式的思维视野和认知方式,凡事、凡行动要有整体的态度、生态的眼光和运用联系的方式。行动时想到全球原则还要求我们必须抛弃实利主义,不要凡事只追逐眼前利益、自我利益,应该有长远的和整体的利益考虑。
认知始终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时想到全球的真正落实,就是负责任地生活。
要学会负责任地生活,首先是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和评价,学会选择与坚守;其次是学会从自己开始,做到配享一分权利就自觉担当一分责任;其三是学会从自己做起:思考要有全球视野,担当责任却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训练。“全球性思考延伸到一个人做的一切事情和一个人消费的一切。”〔11〕就是负责任地行动。负责任地行动的根本原则是: “以所有其他人均能照此生活的方式生活”〔12〕比如,我不想生活在污染之中,其他所有人都不想生活在污染之中,我的生活行为应该尽可能做到少污染、零污染或少排放、零排放碳化物质,我的这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成为其他所有人能照此做的行为。或者,一旦有人在生活中做到了低污染、零污染或低排放、零排放,那我也应该照此方式而生活,其他所有人也应该照此生活方式而生活。
创建低碳社会,实现价值重建,就是所有人都能照此生活方式而生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智慧,释放全社会的力量。因而,为实现低碳社会而进行价值重建,必须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人文社会科学共同参与:
哲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时代化的思想基础,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智慧源泉和方法论指导。
伦理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社会伦理理想、道德立法原理、价值导向系统和行动原则与道德规范体系,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导航系统。
政治学和法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操作实践的社会制度、运行机制和赏罚机制,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刚性规训的行为边界。
经济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市场规律、运行规则和操作方法,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能源、技术、经济协调运作的优化平台。
社会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社会整体动员的人性动力和激励机制,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生态整体视野和社会学方法。
美学必须为低碳社会价值重建,探索其“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13〕的自由存在及其敞开的完美生存方式,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提供共共生互生的美学蓝图。
从根本上讲,建设低碳社会,就是在重建一种新型存在方式,包括生境化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重建生境化的生存方式的根本任务,就是重建生境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一重建工作所必须率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整个社会改变“发展就是好的”和“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片面观念,因为只有符合自然、生命、人、社会四者共生互生的发展,或者只有促进环境生境化并维护环境生境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好的;其次需要改变“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发展”的错误等同模式,因为经济增长可能带来发展,也可能带来破坏或退化,只有生境化的经济增长或者可持续生存化的经济增长,才是真正意义的发展;其三需要改变唯经济主义生态态度,因为一切形式的唯经济主义,都是唯物质主义;而一切形式的唯物质主义,都是将人蜕变为经济的动物的观念认知模式。
只有当真正改变如上观念后,才可真正创建起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生产方式。
创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生产方式,其根本前提是重建生境化的消费方式,首先要充分认知到现在所热衷的这种享受型消费方式,正在把我们引向过早的死亡,比如汽车消费浪潮,不仅正在把城市推向死亡,也在把个体生命推向高污染的死亡生存之境。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社会所需要重建的消费方式,就是利用厚生的消费方式,这种利用厚生的消费方式,就是物尽其用。
重建生境化的生存方式的必然指向,是重建生境化的生活方式。重建生境化的生活方式,应以“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为准则,以人与自然、生命、社会共生互生为价值导向,其首要任务是改变现有的伦理存在观念:第一,不是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引导世界生命朝向我们的方向靠拢,而是我们必须彻底地改变自身方向,向世界生命的本原方向靠拢。“生命是一个超越了我们理解能力的奇迹,甚至在我们不得不与它进行斗争的时候,我们仍需要尊重它。”〔14〕第二,万物都是有限度的,包括地球、自然、宇宙,也是有限度的,一切为生命当然更包括为人所生命存在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也始终是有限度的。我们事实上生存在一个限度的世界里,比如,我口袋里的钞票,用一个就会少一个,尽管我可以再继续去挣钞票。比尔·盖茨的财富无论怎样以几何方式增长,最终都可以量化,并且,比尔·盖茨的财富也不会永远地膨胀下去,它总会在某个临界点上来一次“反者道之动”。一个国家以至于一个时代社会,富人占有的财富越多,穷人拥有的财富就越少,反之亦然。因为财富之于人间社会,总存在着一个总量性的限度。经济学家讲经济和市场时,总是从不同的方面强调那只“看不见的手”,而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经济和市场的最后限度。
其次,我们应真诚地去努力改变那业已习惯的存在态度和生活方式,将我们自己从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堕落中拯救出来而成为灵肉一体的完整人。实践这种自我拯救的的基本方式,就是“我们不得不从现在做起,仅仅是少开车是于事无补的,除非是作为一种声明、一种方式,使其他人——许许多多的其他人——少驾车,大多数的人不得不被说服,而且是很快地被说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15〕空调是我们生活中的最乐,当我们把工厂、办公或家用空调都一开放时,其所排放出来的废气无疑会形成一座城市的热岛效应。比如2010年7月中旬,四川省气象局卫星遥感中心根据多次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公布:成都市区东南部与郊区的最高温差高达7℃。这个例子直观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改变气温、导致气候失律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其三,应为重建生活方式而采取生境行动,这种生境行动应该以生态、和谐、平衡、简朴、生长为基本内容,追求生长,促进我与你、我与他、个体与整体、自然与人的共同生育、协调发展。因而,互为体用、和谐生存、协调发展,构成生境行动所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学会从自己做起,克制欲望,过简朴的生活方式。
重建生境化生活方式的宏观指标,就是抑制高消费,把对物质的消费限制在高质量地保证基本需要的范围内容,推崇高尚的情感消费、健康的精神消费和创造的美学消费。
重建生境化生活方式的具体指标,就是简朴和健康。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自然法为准则和引导力的生活方式,它是人类的崇高生存品质,它基于宇宙律令和自然法则对我们的天然教化。
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一种生活信念体系:过一种简朴生活,同样是美感的、幸福的;过一种简朴生活,人生更有无穷魅力。古代人类在荒茫甚至敌对的自然包围中,仰望熟悉的天空、俯视息息相生的大地,他们同样感到舒适、和谐、幸福和美不胜收;粗野的火篝、寒冷的北风,洋溢着更多的亲情,因为它把人聚集在了一起,让心共同跳动。而现在,过于奢侈的物质生活将每一个人锁在钢窗铁门的牢笼之中,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简朴的生活是使人性重新回复于和谐、宁静、平易的方式。自愿的简朴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不是没有能力达到,而是在于我们愿不愿以简朴为美,以简朴为快乐,以简朴为幸福。
重建生境化生活方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俭,恢复自然主义,其行动指标有三:
一是减少温室生活,或者使温室生活零度化。这里所讲的温室生活,就是抛弃了自然节气的空调生活,或者说冬天靠暖气过活、夏天靠冷气过活的生活,就是温室生活。温室生活产生于制冷和制热技术的诞生,并通过空调的推广而社会化。温室生活既是弱化人的生命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退化生活方式,更是制造高碳的一种社会运动方式。因而,抛弃温室生活方式,不仅是励行节俭、恢复自然主义,而且是推行低排放、创建低碳社会的普适进路。
二是以步代车。今日之高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工业生产领域,二是城市生活领域。客观地看,工业生产领域排放高碳相对有限度,而且也易于得到控制;与此相反,城市生活领域的高碳排放,却呈现无限开放的状态,而且不易得到有效控制。有关方面的数据显示,城市高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因而,推行市民以步代车、以自行车代汽车、以公共交通车代小汽车,是实施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亦是创建低碳社会的重要方式。
三是物尽其用。抑制、取消一次性产品;移风易俗,改变喜新厌旧的高浪费生活习惯,抛弃奢华的生活追求。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限制奢华消费和高浪费的消费行为。
重建低碳社会所需要的认知导向、价值导向和存在方式,必须进行社会整体动员,全面展开低碳生活教育。这要求政府应充分释放整合国家权力和资源的优势,聚集各方精英展开全方位研究,构建全民低碳生活教育战略,然后自身以身作则,展开低碳生活教育。一项调查表明,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有半数以上的民众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生存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及行为息息相关。在日本,这一认知比例达到73%。在所有受访国家中,只有中国最低,这一认知比例只有24%。由此可以得出,建设低碳社会,全民认知、达成共识,才是其前提与关键,也是其动力与保障。只有当全民获得了低碳社会意识,具备了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观,获得了自觉追求生境化的生态文明时,低碳社会建设才可获得全社会的响应。
展开全民化的低碳生活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公民的低碳生活观,具体地讲,就是培养公民的低碳生活世界观、低碳生活价值观,低碳生活资源观、低碳生活发展观、低碳生活环境观,以此使全社会每个公民都能养成低碳生活的整体生态观、低碳生活的共生互生观低碳生活的生态幸福观和低碳化的可再生能源观、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观、生境主义的自然环境观。基于如上目标,低碳生活教育应具有全球视野、地球视野、国家视野。低碳生活教育应该培育公民的全球低碳意识,地球生境观和国家利益观。
低碳生活教育的起步应该是节制训练,首先是欲望的节制训练,其次物质追求的节制训练,再次是生存姿态、生活方式的节制训练。
低碳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关怀训练,主要包括气候关怀训练,地球关怀训练,生命关怀训练,生境关怀训练。通过关怀训练,引导人们养成一种自觉的和高尚的整体情操,敬畏精神、环境反省能力和自我化育精神。
低碳生活教育的实践指向,是培养公民利用厚生、践行尽性的品质、精神和能力。这里的践行就是实做,即凡事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每一天、每一件生活小事做起。这里的“尽性”,既讲尽己之性和尽人之性,更讲尽物之性,但却侧重于讲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就是使物尽其所用。
低碳生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做中学和学中做。创建低碳社会,就是人人过低碳生活。人人过低碳生活,就是在行动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行动。
低碳生活教育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如下三种:一是通过重建制度、创新法律来实施其教育,这是最规范、也是最权威、最富有实效的低碳生活教育方式。二是通过当代传媒手段来实施低碳生活教育。三是把低碳生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设置专门的低碳生活课程体系。
比如,在小学阶段,或可单独开设“低碳生活启蒙”方面的课程,或扩大《自然》课程视野和内容,把低碳生活启蒙融入《自然》课之中。小学阶段开展低碳生活启蒙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低碳社会意识,养成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的低碳生活品质,具备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的低碳生活行动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培养小学生低污染或零污染的环保品质和能力,物尽其用的简朴节俭品质和能力。
在中学阶段,应单独开设“地球与家园”方面的课程,引导中学生系统地了解地球生态与家园环境、自然生境与生存安全、低碳排放与健康生活等等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获得自然、生命、人、社会共生互生的整体生态视野,引导学生具备关心气候、关怀地球、关爱生命、关心生境的意识、品质和能力,激励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远景意识、生存想望和行动尝试。
在大学阶段,可开设“低碳生活与可持续生存式创造”方面的课程,此课程应该是融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新技术科学、方法论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整体了解低碳社会蓝图、低碳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开发、低碳化的可再生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战略与多元模式、低碳社会政治发展、低碳社会文化发展等等,并引导培养、激励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整体了解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志趣与爱好,去个性化地展开低碳世界的探索、创造。因为低碳社会是一个新文明开拓、发展进程,只有当年青的一代又一代人自觉走向低碳社会的探索创造之途,生境主义生态文明世界才可逐渐形成。
〔1〕唐代兴.可持续生存式发展: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2):96.
〔2〕〔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美〕爱德华.赫尔曼.全球化的威胁〔J〕.薛晓源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59.
〔4〕〔5〕〔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黄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4,7.
〔6〕〔日〕池田大佐、[英〕阿.汤因比.展望21世纪〔M〕.荀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37-38.
〔7〕〔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
〔8〕唐代兴、杨兴玉.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8-290.
〔9〕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1-122.
〔10〕唐代兴.优良道德体系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273.
〔11〕〔12〕〔美〕欧文.拉滋洛.第三个1000年:挑战与前景〔M〕.王宏昌等译.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1.56,61.
〔13〕〔清〕戴望.诸子集成:管子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2006.242.
〔14〕〔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43.
〔15〕〔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M〕.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00.
D61
A
1008-9187-(2012)06-0112-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灾异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09BZX058)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068。
陈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