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松之
(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哈尔滨 150090)
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部分特定人群也会施展自身的“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手段侵蚀国有资产,属国有资产的盗窃方;从产权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历史赋予了它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重要职能,属国有资产的保护方。多年来,盗窃方与保护方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2011年9月,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党总支结合电影《疯狂的石头》组织了一次生动的业务学习培训会。影片《疯狂的石头》是一个喜剧故事:重庆某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推翻旧厂房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为此搞了一个展览,希望卖出天价以改善几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局面。不料,环球大发展集团的冯董雇佣的国际大盗麦克、本地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人帮都盯上了翡翠,通过各自的“专业技能”一步步向翡翠逼近。他们相互拆台的同时,又要共同面对工艺品厂保卫科科长包世宏这一最大的障碍。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的较量及真假翡翠的交换之后,两拨贼被彻底地黑色幽默了一把。穿过荒唐搞笑的情节,我们看到,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争夺战。
国企改制过程包括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监管缺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问题,从而给一部分人侵占和窃取国有资产提供了空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1 内部决策环节
厂长个人决策,不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工艺品厂搞展览,准备将翡翠卖出天价,发工资、还欠款,全厂工人等着开工生产。在展览即将结束、欠款有望还清、工厂有望开工的时候,冯董通过行贿谢厂长的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工厂兼并事宜。可以看出,国有资产的受让方会事先与转让方相互串通,约定好交易条件后,再走公开程序。通过这种暗箱操作,许多国有资产都以“合理价格”、“合法方式”出售给受让方,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影片最后,保卫科科长包世宏质问谢厂长“你是不是把我们厂给卖了?”这充分表明工艺品厂改制在进行内部决策时存在问题,没有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1.2 审批环节
缺少主管部门审批环节。出售工艺品厂的最终决定是由厂长谢千里做出的。国企的厂长是企业的经营者、“打工者”,并不是所有者,因此谢厂长没有权利决定出售工艺品厂。
1.3 资产评估环节
“翡翠搭台,经济唱戏,展览要是展疯了的话,这个石头可就是天价了”,这是谢厂长游说包世宏负责保卫工作时说的话。翡翠是拆除厕所时发现的,产权归工艺品厂所有,而作为工艺品厂的主要国有资产,转让行为却是靠展览、炒作来实现。可以看出,工艺品厂对翡翠的价值界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没有进行资产评估,没有将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产权转让的价格底线;第二,没有进行资产评估结果的核准与备案。实际上,国资监管部门在批准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时,不仅要审批能不能卖,而且还要审批以什么价格卖。
1.4 产权转让环节
盗窃翡翠的两伙贼在遇到一起的时候,不断地明争暗斗。在产权转让过程中,不同竞买人之间的较量,会成为影响转让价格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采用传统拍卖方式转让国有资产,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会出现竞买人之间相互串通而以底价成交的情况;二是会出现竞买人被威胁而不敢举牌的情况;三是会出现游走于各个拍卖会的“职业竞买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只为收取真实买家的好处费而退出竞价。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国有资产的最终成交价。
1.5 内部管理环节。谢厂长的儿子谢小盟借口拍照宣传,将真翡翠以假掉包,而包世宏并没有觉察。俗话说,城堡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有些情况下,作为产权转让重要角色的拍卖师、交易员等内部人员也会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成为暗箱操作的黑手。因而,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交易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尤为重要。
电影反映的时期,国家还没有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程序,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入产权市场。而目前的产权市场,经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形成一整套严密、规范、公开、透明的程序,治腐败、防流失的功能日益凸显。产权市场作为国有资产的保护方,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2.1 强化进场交易制度
一方面,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文件,产权市场切实领会好、利用好政策资源,加强对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场交易等有关规定的宣传,确保企业国有产权全部实行阳光流转;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地市、区县级企业进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组成专项工作组加强宣传,为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策划交易方案,并精心组织交易,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吸引地市、区县级企业进入产权市场。目前黑龙江联交所正在省直、地市、区县三级同时推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同步进场交易工作。
2.2 强化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运作,全过程公开,是避免国资流失的最有效办法,也是发现无形资产价值的好办法。产权市场创造性地突破条框限制,充分挖掘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使无形资产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实现保值增值。如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在操作黑龙江“正阳楼”、“老鼎丰”两家老字号品牌时,就充分发挥了市场职能,通过深入挖掘无形资产价值,大大实现了资产增值,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投资方也借助老字号品牌,在新的机制下得以发展壮大,实现了一举多赢。
2.3 强化内部管理工作
黑龙江联交所成立以来,首抓内部管理,规范交易。第一,在全省实现产权交易业务“五统一”,即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则、统一审核鉴证、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统计口径,很好地解决了交易不规范、统计数字不能真实反映交易成果等问题。第二,建立一系列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的规章制度,实现了制度化、流程化管理,较好地避免了交易行为的随意性,使交易档案客观、真实、完整地反映交易全过程。第三,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坚持以专业求缜密、防风险,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员工提高专业素质。
2.4 强化交易环节监管
首先,黑龙江联交所本身严格履行经办人初审、部门经理复审、分管领导终审的三级审核制度,对各个交易环节严格把关;其次,按照经纪业务和交易鉴证相分离的原则,发展各类会员参与交易业务,包括评估、审计、法律、拍卖、招投标、担保、投资等专业服务会员,共同为产权市场做好配套服务,从而为防范交易风险构建了一道“防火墙”;第三,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行政事业资产、涉诉资产等不同业务,主动接受归口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和业务指导。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形成了监管层(政府管理部门)、运行层(产权交易机构)、中介层(审计、评估、律师等服务机构)的明确分工,逐步规范了容易出现国资流失问题的风险点,确保产权交易严密、规范进行。
尽管产权市场作为国有资产的保护方,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依然还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3.1 要强化产权交易的法规体系建设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关键在规范。但从目前国有产权交易领域法规体系建设的现状看,一方面作用确实发挥的很明显,另一方面确实还有不少内容需要尽快加以健全和完善。就全国而言,《企业国有资产法》尚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国有资产的范围很广,但企业国资法的立法范围偏窄,只是关注了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并没有涉及,金融性国有资产也没有得到严格规制,只是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这就导致很难从法律上制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工程的需要,对一些矿产资源、林权等资源性国有资产进行变卖的行为。建议尽快将行政事业单位、资源性国有资产及金融性国有资产等都纳入到国资法体系。就各省市而言,比较急迫的是,政府形成统一的交易规则以及监管制度规定,切实做到国有资产全口径进场公开交易。
3.2 要完善内控机制特别是信用机制
要充分发挥内控部门的作用,严格把好交易业务质量关和依法合规交易关。要进一步完善评标专家的遴选、回避、信用等机制,对发现评审不认真、恶意贬低或抬高项目分数等不公正行为的专家,降低信用等级直至取消评审资格。要为从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相关评定结果及时在网络上公布,把机构监督和大众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交易人员诚信度和社会监督透明度。
3.3 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目前大多数产权市场都搭建了网站信息发布系统、网络竞价系统、产权交易监测系统。就信息系统来说,关键不是在建,而是在于用。上设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自觉并行之有效地深度利用。目前看,这方面还有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加大力度。建议逐步整合全国各地产权市场的网站发布系统,使之成为国有产权、公共资源、涉诉资产和金融资产等各类产权交易信息的集散平台,整合为面向全国的、统一的产权交易信息资讯门户;建议将产权交易信息系统、网站发布系统、网络竞价系统进行衔接整合,使各项业务通过规范化、流程化的信息系统完成每一个环节,促进产权交易业务的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建议加强各类监测系统的建设和整合,将其作为源头治腐的公开操作平台,使每个业务环节都通过系统录入实现精确动态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