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庆瑞,张素平,金 露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中国技术进步历程回溯及启示
——从自行设计到自主创新
许庆瑞,张素平,金 露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这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本文按照科技与经济发展过程,将新中国技术进步的历程分成五个阶段。从技术进步的背景、政策、典型特征以及取得成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阶段创新活动,并总结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要素,为现阶段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而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建议。
技术进步;自行设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基础要素
自主创新是以我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掌握高附加值价值链活动与市场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我们从科技发展角度,根据一些特征性事件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进步历程分成五个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技术进步的背景条件、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各阶段的经验和问题,为现阶段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以服务于经济建设提供建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被迫卷入战争,由此导致中美两国的直接对抗和来自西方其他国家的威胁。面对动荡的国际环境,国防建设成为了当时的重点。国防建设必然要求重工业的发展,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体产业发展非常滞后,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只有20世纪30年代最高水平的15%~80%不等[1],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很大。
为了尽快培育新中国的技术力量,建立技术基础,从1949—1956年我国积极学习苏联经验,采取工农业“剪刀差”,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主要是帮助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作用。
但是依靠单纯模仿苏联的方式所研制出的新产品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沈阳矿山机械厂根据用户需要,希望能设计出运输粮食的皮带运输机,但是单纯仿造苏联的模式设计出来的皮带运输机只适用于运输矿石不适于运输粮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和使用条件进行自行设计。所以,我国在1956年提出了自行设计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要求从仿造过渡到自行设计产品,提出“一方面需要广泛地吸收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又需要密切地结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设计和生产适合我国具体需要的新产品”[2]。自行设计思想是我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的体现。以机械工业部为例,“一五”时期,机械工业部意识到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设计的重要性,在引进苏联技术和测绘仿制的基础上发展了4000多项新产品[3]。在自行设计思想的指导下,1956年,设计出了一台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并培养了20多名水压设计人员[3]。
该阶段主要是以学习苏联模式为主,后期发现单纯仿造没有出路,“少”、“慢”、“差”、“费”的技术路线不符国情,所以提出了“自行设计”的思想。自行设计要求在吸收他国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这是自主创新的雏形。但是该阶段的自行设计仅限于个别领域(机械工业),未从整个国家层面上解放思想。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在原子弹、计算机、通讯设备和航天这四个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出于战备考虑,提出了建立海、陆、空的战备体系,这就涉及计算机、电子学等一系列新科学。虽然经过上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初步培育了技术能力,但是在新科学方面的能力相当薄弱,亟须建设和加强。
该阶段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前期向苏联学习的模式不再适用,于是我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和模式。《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在学习、掌握和利用国外成就时,应该特别注意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和技术要求,防止简单的一味抄袭和盲目的模仿”。1958年,我国开始大胆地实践自己的发展模式,指出“争取苏联援助很重要,但主要还是自力更生”,而且第一次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3]。
秉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我国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1960年中国科研经费支出已经比1952年增加了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达到了196.9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3.6倍[4]。另一方面,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了革新。1960年3月,鞍钢提出了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其本质是通过全员参与创新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鞍钢宪法是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典范,其弘扬的“经济民主”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
该阶段开始重视的领域是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中的科学技术;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等[5]。
该阶段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模式开展创新活动,高效地发展了国防科技等尖端工业,而忽视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期,创新活动是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仅仅是一个执行国家计划的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计划体制下的创新动机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然后由各级政府制定计划。在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作为创新执行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创新活动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重大创新活动。“两弹一星”、合成牛胰岛素等都是该模式下创新成功的例子。但是该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人为割断了创新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使得技术发展与产业生产之间脱节。第二,企业、研究机构缺乏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企业只是按照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其行为实际上是政府行为的延伸。研究机构也是如此,它的任务是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至于成本以及应用效果如何与它缺少经济利害关系。第三,延长了创新过程所需的时间。任何一项创新活动必须经历一个计划审批过程,当创新涉及的面宽,又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时,复杂的审批手续延长了创新所需的时间。
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生产手段先后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当时,刚刚经受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中国,科技界一片萧条。1977年,美国科技人才有120万人,苏联90万人,而我国只有20万人[6]。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键要培育科技力量,提高创新能力。
为了动员全国注重科学技术,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继1958年后再次提出“解放思想”。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次,为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科技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通过拨款体制改革和建立技术市场等具体举措促进科技和经济的融合[7]。最后,注重人才培育。中央1977年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这对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9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4万人,比1977年增长了2.2倍[6]。
该阶段我国改变了先前盲目 “自力更生”的做法,明确基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该阶段主要的创新模式[8]。国家重点抓的 “12条龙计划”——国家在1986年制定计划,组织科研单位、企业、大学共同合作,重点对12个重大项目进行消化、吸收,对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起着重要作用[9]。
该阶段创新的主要领域是农业、能源、材料、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和遗传工程等8个领域。
该阶段创新是建立在进一步思想解放的基础上,与前两阶段不同该阶段创新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强调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应用而非国防建设。这意味着我国开始真正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并意识到“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是实现创新成功的必要动力。由于国内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追赶发达国家,主要的创新模式是二次创新。
冷战结束后,国际间的竞争转变为以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地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制度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了解世界领先科技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选择重点领域发展高科技。
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我国首先从经济体制入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企业面向市场(企业不再是国家计划体制下的生产车间),为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供了条件。其次,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实质性调整:①推进研究机构改革,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或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入企业等方式,实现企业化的转制[10]。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99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③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9年8月颁布实施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及“863计划”和“火炬计划”,这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10]。最后明确该阶段创新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运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实现产业化;在基础性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6]。
该阶段,创新的投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图1显示到2005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32%。而且全时研发人员总数也从1996年的80.4万人增加到了136.48万人,增幅达到70%。
图1 R&D强度与人员情况(1996—2005年)
随着创新环境的改善以及创新投入的加强,该阶段创新取得了不错成果。
从图2中可以看出,发明专利授予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以及表征基础研究情况的SCI论文数量也出现了迅猛增长。1996年,发明专利数量为2976个,占总专利授予量的6.8%,到2005年,发明专利授予量达到了53305个,占总专利授予量的24.9%。SCI论文数量在国际上的排名从 1996年的第 14位,上升到了2005年的第5位。
图2 创新产出(1996—2005年)
该阶段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体力量。从研发投入来看,从2001年开始,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总研发费用的60.4%,到2005年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了68.3%,企业逐步成为研发费用投入的主体。此外,从授予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按部门分布情况看,企业所占的比重也得到了迅速提升。2005年工矿企业的授予发明专利数已经达到7712项,占授予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总量的52.24%。
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洛桑报告显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31名跃迁到第19名。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许多战略性产业在“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引导下并没有培育真正核心的技术,反而是陷入了对外技术依赖的陷阱中[11]。以汽车产业发展为例,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提高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事与愿违,我国汽车企业在合资过程中丧失了自主开发的平台和动机,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把自主创新提到了战略的高度。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的重要性。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该阶段,我国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从图3中可以看出,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从绝对值上看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从相对值来看,基础研究占总研究费用支出的比例维持在5%左右,与国际先进国家基础研究所占比例上存在较大差距。以2009年为例,中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所占比重为 4.8%,而美国基础研究比重达到17.5%,日本基础研究比重达到12.3%[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前一阶段,SCI论文数量以及在国际上的排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我国SCI论文排名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发明专利授予量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发明专利授予量占总授予量的比例相比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提高。此外,2010年科技统计年鉴显示,ESI(Essential Science and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1999年1月到2009年8月31日)论文引用数排名中,中国位于第9位,论文总篇为649689篇,被引用次数为3404466,论文引用率(次/篇)为5.24,与排名前八位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美国排名第一,论文篇数为2974344篇,被引用次数为44669056,引用率达到15.02[12]。可见现阶段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仅仅强调数量,更重要的是注重发展的质量。
图3 2006—2009年中国各项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
表1 创新产出(2006-2009)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而政府的作用也未被削弱,它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去影响整个经济活动,政府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创新推动者和创新环境的营造者。改革开放后,企业不再是附属物和执行者,要承担创新的风险,同时享受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同时,经历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后,科研机构获得了较大自主性,缓解了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的优势:激发了企业参与创新的动力;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强调了市场需求这一拉动要素,使得创新的成果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作为创新引导者,改善了创新的软环境;市场对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实现有效配置。
本文通过回顾、整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技术进步历程,总结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这对现阶段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有着借鉴意义。
第一,思想解放是有效开展自主创新的前提。从1958年,国家就开始提倡“破除迷信,思想解放”,到1978年再次提到要解放思想,到现在为止,思想解放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千百年政治化的儒家统治,磨灭了人们主观自主创新的精神[13]。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自主创新精神。从1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这一例子中就可以看出思想解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普遍存在的思想是仿造,买国外的产品进行仿造。工程师沈鸿向毛主席建议造万吨水压机时,受到了很多的质疑。质疑者持的观点是“要造万吨水压机,首先得有万吨水压机”,即要造万吨水压机,先要进口一台万吨水压机,建设万吨级重型机器厂来生产万吨水压机所需的大型锻件。而当时全世界万吨水压机数量很少,进口一台根本不可能。但是沈工带着他的设计队伍通过几年艰苦研究,终于造出了万吨水压机。正是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这一重大创新成果。
对于现阶段来说,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需要培养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来解放思想,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的土壤和温床。2005年中国企业家系统专题调查显示,企业对创新文化的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关注度较低,多数企业还处在探索期[14]。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需要长久的持续过程。所以现阶段企业还需注重培育创新型文化。
第二,人才培养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一方面,需肯定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革”十年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培养,1977年中国科技人员的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而且当时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磨灭了他们创新的激情。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首先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了知识分子在发展科技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肯定其实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前提。
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完善外部环境,推进人才培养的工作。在技术进步的各个阶段中,政府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举措。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向苏联学习,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人才;改革开放后提倡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恢复了高考制度。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培育人才,2010年6月,我国出台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也强调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市场需求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在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段,创新活动的动力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而非市场需求。即便是在改革开放后(1992年前)的前期,尤其是1989年,刚刚萌芽不久的非国营企业,被认为是与国营企业争夺原材料、造成通货膨胀、市场失控,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整顿的对象[15]。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并不能很好地推动自主创新。
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的改制,市场需求对创新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以20世纪90年代后,VCD这一自主创新成果为例。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电视机的普及会造成对家庭录像和重放设备的巨大需求。1993年,中国电视的普及率已近80%,但却因录像机太贵,无法实现对录像和重放设备的需求。这一未满足的需求为VCD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市场机会。当时VCD播放系统的原理已经很清楚了,但处于技术前沿的国外企业未能捕捉到这一需求。而理解中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家发现了VCD技术的商业价值 (最早开始尝试生产VCD的是万燕公司,1993年),最终价格昂贵的录像机被VCD所取代[16]。从中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现阶段,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及对响应速度提出的更高要求,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以海尔为例,海尔集团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出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把传统的组织机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一线员工组建自主经营体,第一时间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企业除了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如何挖掘潜在用户需求,而领先用户参与创新、用户体验中心、用户创新社区等都是挖掘潜在客户需求的有效途径。
第四,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需明确各要素角色和作用,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创新活动的决策者,而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该创新形式在相对封闭、资源短缺的环境下,通过计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将有限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中。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复杂的环境、庞大的数据信息,使得国家很难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来安排企业生产。现阶段,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协作。
首先要明确各要素的角色。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和创新环境营造者;高校、研发机构是自主创新系统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中介机构提供创新所需的资金、共性技术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政府通过有效地引导产学研合作,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有效自主创新。
在此基础上,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政府采购、金融、知识产权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产学研结合制度的有效实施;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因素,而知识产权则是合作成果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产学研合作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的中心环节。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技术进步历程,分析各个阶段创新背景、政策、特征以及取得成果,总结出自主创新所需的基本要素:思想解放是自主创新的前提;人才培养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市场需求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需明确各要素角色和作用,完善“产学研融”合作制度,这对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仪德刚,李海静,赵新力.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4):12-1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1994.
[3]张柏春,姚芳,张久春,蒋龙.苏联技术向中国的转移(1949—1966).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3
[5]寇宗来.通往创新国家之路——改革年代的产业创新[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胡钰.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历史经验[J].中国软科学,2010,(8):6-13.
[9]沈能,刘凤潮.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演进逻辑——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解释[J].科学学研究,2008,26(6):1293-1299.
[10]彭纪生.中国技术创新系统的历史沿革、改革历程和现状比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4):4-8.
[11]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J].科技潮,2005,(10):4-17.
[1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3]杨帆,石金涛.中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历程[J].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2-1197.
[14]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文化建设:认识、现状和问题——2005年中国企业经营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R].2005,(16):89-100.
[15]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6]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12):57-82.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Inspiration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Advance——From Self-design to Indigenous Innovation
Xu Qingrui,Zhang Suping,Jin Lu
(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especially indigenous innovati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advance,this paper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s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to five stages from the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in China from the background,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key areas,and the achievement in each stage.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puts foward the essential and basic elements for indigenous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Self-design;Self-reliance;Indigenous innovation;Basic elements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07&ZD02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演进规律与提升机制研究”(71172115)
2011-05-09
许庆瑞(1930-),男,江苏常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全面创新管理。
F062.4
A
(责任编辑 迟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