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水浒传》中的“团鱼”与“佛牙”*
刘洪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水浒传》中鲁智深说的“团鱼”并不是仅仅是指水生动物“鳖”,它还指和尚敲打的一种团形木鱼;海和尚让杨雄之妻潘巧云看佛牙,这里的佛牙是男根的隐喻。
《水浒传》;团鱼;佛牙
《水浒传》第四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有这样一段插曲:
话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子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禅和子道:“却是苦也!”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那得‘苦也’。”[1]
这里鲁智深用“胡打岔”的方法回答禅和子,俏皮幽默。那么“团鱼”是一种什么东西呢?这个问题似无人进行探讨。一般都认为,“团鱼”就是“鳖”。《汉语大辞典》这样解释:
鳖的俗称。《水浒传》第四回:“智深喝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鳝哉?’”[1](P1723)
明清之际小说《西湖二集》第三十三卷也引鲁智深所说的话:“团鱼腹又大,肥了好吃。狗肉俺也吃。说甚么‘善哉’?”[3](P532)
这里都把“团鱼”解释成“鳖”,这是符合事实情况的。但是问题在于,世界上水生动植物甚多,鲁智深为何单单说“团鱼”呢?难道仅仅是与“鳝哉”相对应吗?“团鱼”与“鳝”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实际上,这里的“团鱼”本意并不是“鳖”,而是“木鱼”的一种。笔者查阅资料,对木鱼简介如下:
木鱼用木料雕刻而成,形制有长鱼形和团鱼形两种。规格不一,尺寸有别,用途也各不相同。……团鱼形木鱼,又称诵木鱼。外形雕刻似鱼头,腹部中空,头部正前方横开长条形鱼口以出音,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有的小木鱼在尾部还有短小的握柄。外表雕刻有各种鱼纹图案,髹红色漆描金花纹。这种木鱼规格较多,发音叮咚有别。它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大致相同,故多以圆径量之。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种团鱼形木鱼,其中最大者圆径88厘米,木棰长157厘 米、直径3厘米、棰头最大直径8.5厘米;最小者圆径4厘米,木棰长17厘米、棰头直径1.5厘米。[4](P524)
《汉语大词典》也载有“一为圆状鱼形,诵经礼佛时扣之以调音节”,还配有“木鱼”的图,形状确实象一个“鳖”。[2](P2431)
李明权先生在《俗语佛源》解释“木鱼”时说:“稍后又产生一种刻木中空的‘团鱼’,唐人亦称为‘鱼鼓’。相传鱼昼夜常醒。作鱼形,是为警觉信众,防止昏惰。‘团鱼’形制较多,用于念佛诵经时调整音节,一般为深红色或涂金,还有龙形或双鱼形的。”[5](P52)
结合上述材料与《水浒传》实际,鲁智深所说的“团鱼”首先是一种木鱼,然后才是“鳖”,“团鱼”语意双关。鲁智深正是在寺院里耳濡目染了和尚们敲“木鱼”才顺口地说出“团鱼”来,这才符合鲁智深的和尚身份,它表达鲁智深对和尚生活的强烈反感,也是对其揶揄调侃。《水浒传》在第四回中就有“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之句。第四十五回海和尚与潘巧云通奸,海和尚“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高声叫佛”。
团鱼形木鱼
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水浒传》博大精深,对于其中的字句我们作为读者必须好好研究。与此相似的是宋江怒杀阎婆惜时出现达15次的“招文袋”。
对于这个“招文袋”并无人注意,只有钱钟书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边上》之《读小说偶忆》中说:“桂未谷《札朴》卷四有‘昭文带’一则,考订甚详,文长不录,略谓是佩剑之器服。《水浒》‘宋江杀阎婆惜’一回中,‘昭文带’是杀机之枢纽,可以未谷此考注释之。”[6](P91)钱先生的意思是说,昭文带既然与剑相联系,所以文中多次说“招文袋”其实已经埋下杀阎婆惜的伏笔。可惜很少有人能看出这一点。就连金圣叹也没有看出。金圣叹把武松景阳冈打虎的“哨棒”看成“草蛇灰线法”。如果金氏能看出,也一定说“招文袋”也是“草蛇灰线法”。(注:《水浒传》作“招文袋”,钱钟书先生作“昭文带”。)下面的“佛牙”与“昭文带”有类似的含义。
《水浒传》中的海和尚与杨雄之妻通奸,开始时勾引她是让她看佛牙:
和尚道:“请娘子去小僧房里看佛牙。”那妇人便道:“我正要看佛牙则个。”这和尚把那妇人一引,引到一处楼上,却是海阇黎的卧房,铺设得十分整齐。那妇人看了,先自五分欢喜,便道:“你端的好个卧房,干干净净!”和尚笑道:“只是少一个娘子。”那妇人也笑道:“你便讨一个不得?”和尚道:“那里得这般施主?”妇人道:“你且教我看佛牙则个。”[1]
我们知道,相传佛牙是释迦牟尼圆寂后,全身变成细粒状舍利,但牙齿完整无损,佛教徒奉为珍宝,予以供奉,称为佛牙。但在《水浒传》中为什么偏偏看佛牙?又有什么含义呢?原来在古代,很多和尚利用佛牙来骗女子。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七“佛牙”:
西湖法相寺中藏一异齿,其大如拳,正碧绿色透明,山僧云是佛牙,以诱妇女奉礼请观获利也。其状如盘牙,想是西域异兽口中者,且云此佛丈六金身,如有此牙,则须十六丈长,乃可容此头也。[7](P882)
田艺蘅是明中期人,离《水浒传》的成书还不是甚远,这则记载是明代和尚的实事,所以被施耐庵写进了《水浒传》。清初时还有许多女子到寺庙看佛牙。如毛奇龄《西河集》卷一百九十《龙安娇女曲》:
左家娇女锁金绳,来拜龙安寺里僧。踏索误翻衔食雀,隔牕惊听扑纱蝇。
欲登铃阁行还住,羞入珠龛唤不应。娇女初来礼佛牙,额头剪发尙垂髿。[8](P939)
那佛牙在这里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就是把佛牙比喻成男根。有人会认为“佛牙”怎么会如男根?其实,真正的佛牙据说世界只有两颗,有的人把一些舍利子或此类的东西也称为佛牙,有的佛牙又粗又大如男根。如上面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之“佛牙”就很粗大。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卷六载:
《四明图经》载,昌国县九峰山吉祥院,有辟支佛牙一枚,长四寸,阔一寸,舍利缀满。乃建炎初给事中黄龟年所施。窃计之,人长五尺,两牙不能半寸。今一牙长四寸,上下相合必倍之,则佛须身长八丈,方能容八寸之牙。尝闻佛号丈六金身,此乃五倍,恐无是理。黄给事何自得之、而信之、而施之邪!世有赵凤,必能验真伪而斧之矣。[9](P48)
“辟支佛牙一枚,长四寸,阔一寸”,可见其粗大。而在清代就有人用“佛牙”来比作男根了。《林兰香》第五十一回中宗寅是一个淫荡的和尚,他与轻轻通奸,评点者评:“宗寅的肉佛牙,轻轻想领教熟矣。但不知此一宿,肚内存了几多僧。”[10](P398)
笔者还见近代小说《人海潮》中用了两次。第二回中根云和尚与一女人在寺庙中,被人发现了,一伙人冲进去房间:
可怜那时根云和尚的佛牙,还没有给那妇人看完呢。幸亏妇人眼快脚快,飞奔脱险。根云给他们拳足交加的打了一顿,还把他房间里的东西,卷一个空。[11](P32)
需要说明的是,根云和妇人并没有佛牙,这里显然是隐指男根。否则,如果是正当的看佛牙为什么进去就打人呢?
第六回玉吾告诉衣玉他与一个女人的艳遇后:
衣云道:“我代你说了罢,你替她‘大调水碗’,她给你大捉牙虫,那只‘牙’还是海和尚给人瞧过的,‘佛牙’之‘牙’,也好说海和尚传给你玉和尚的衣钵。”[11](P109)
这里的海和尚其实是指《水浒传》中与杨雄之妻通奸的海和尚。“大调水碗”之“水碗”指女阴,“大捉牙虫”之牙指“男根”。从上面的例子可知,佛牙喻指男根确定存在着。明白这个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中为什么看佛牙了。
当然也不排除《水浒传》流行以后“佛牙”才隐喻男根。但是佛牙必须首先像男根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果海和尚让杨雄之妻去看的是一盆花、一件袈裟,恐怕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一个效果,窃以为施耐庵安排这个佛牙是有用意的。
[1]施耐庵.水浒传[M].影印明容与堂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周清源.西湖二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董源.最新中西乐器制作装配工艺及通用技术与质量鉴别标准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李明权.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钱钟书.人生边上的边上[M].北京:三联书店,2002.
[7]田艺蘅.留青日札[M].影印明万历己酉刻本.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毛奇龄.西河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9]刘昌诗.芦浦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佚名.林兰香[M].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11]网蛛生.人海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the Tuanyu and Sacred Tooth Relic of Buddhain Shuihu
LIU Hong-q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Tuanyu that Lu Zhishen called is not only the soft-shelled turtle but also wooden fish.The sacred tooth relic of Buddha that Hai Buddhist monk showed Pan Qianyun means man’s penis.
Shuihu;Tuanyu;sacred tooth relic of Buddha
I 207.412
A
1673-2103(2012)01-0077-03*
2011-11-17
刘洪强(1974-),男,山东新泰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王 建)